教育部发文:将编程纳入中小学课程,强化编程教育师资

近日,教育部官网公布了《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3172号(教育类297号)提案答复的函》,针对全国政协委员提出的《关于稳步推动编程教育纳入我国基础教学体系,着力培养数字化人才的提案》予以回应。

教育部发文:将编程纳入中小学课程,强化编程教育师资

《答复函》主要从三大重点方面,阐述了编程教育发展及未来规划。

重点一:制定专门文件,规范编程教育

针对校内,教育部发布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加强学生信息素养培育、完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将信息技术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等要求。

针对校外,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了《关于引导规范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有序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建立多部门协同联动的监管机制,组织对包括少儿编程教育在内的教育App进行备案、推荐、选用、监督检查等制度。

重点二:持续稳步推进编程教育进入中小学

自2017年起,我国就已开始制定相关政策,推进编程纳入中小学课程。

编程课程从了解所学语言编程的基本思路到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再到了解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概念和人工智能算法的实现过程。中小学生由浅入深,逐步提高信息化素养,并学会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目前,编程教育等信息技术内容已纳入到小学、初中科学课程和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有机融入到相关学科课程,高中阶段还专门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下一步,将继续推动编程教育纳入信息科技课程标准的制定。

重点三:加大中小学编程教育师资投入

编程教育师资也是全国政协委员及广大家长所关心的重要问题,从下方各位家长的评论就可见一斑。

教育部发文:将编程纳入中小学课程,强化编程教育师资

教育部发文:将编程纳入中小学课程,强化编程教育师资

对此,教育部也在《答复函》中给出了明确回应:

一,目前师范院校普遍开设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育技术等专业,培养能够实施包括编程教育在内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师。

二,要重点关注、提前谋划信息技术教师编程能力提升工作,面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研员、骨干教师等组织开展软件编程专项培训,并进一步推动各地开展经验分享交流活动。

教育部表示,将包括编程在内的信息技术纳入中小学课程,能够帮助孩子掌握基础信息知识与技能,发展计算思维,提高数字化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这些也是人工智能时代,必备的刚需能力

也正因此,已开设机器人编程课和软件编程课的贝尔科教越来越受到广大家长与孩子们的青睐和喜爱。

贝尔科教不仅拥有自主研发的在线软件编程平台,在全国还拥有1000余家线下机器人编程中心,可供孩子和家长选择。同时,为了给孩子们带来更好的编程学习体验,贝尔科教还自主研发了沉浸式、智能化的BeBO智能教室和Mabot等多个系列智能教育机器人,研发编程课程超2000套。

教育部发文:将编程纳入中小学课程,强化编程教育师资

除此之外,贝尔科教格外重视优质编程师资的储备和培训,目前拥有计算机、教育学、心理学专业背景的编程教师8500余名。

未来,贝尔科教将继续围绕AIQ理论,自主研发编程课程、智能软硬件产品,持续培养师资队伍,为更多孩子带去优质的编程教育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教育部   中小学   师资   贝尔   课程   信息技术   人工智能   发文   科教   机器人   家长   重点   能力   教师   孩子   智能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