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壮士断腕“从10到1”,必将“从10到0”尸骨无存

不能壮士断腕“从10到1”,必将“从10到0”尸骨无存

近日,SMG总裁高韵斐在上海文广集团的年度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从0到1难还是从10到1难”的问题。所谓“从0到1”,就是从无到有开创出一个全新的事业,而“从10到1”则是积极进行供给侧改革,淘汰和关闭落后产能。在传统媒体断崖式下滑的当下,“从0到1”无疑很难,而“从10到1”更是炼狱之行。

“从10到1”会被扣上“败家子”的帽子

在传统媒体的黄金发展期,优秀的传媒人及时抓住市场中的新机会,实现了“从0到1”的创业,《读者》、《华西都市报》等新市场的创业者破茧而出,成功开创了全新的传媒市场。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传媒业市场高速发展并带来了众多的细分市场空间,优秀的传媒单位实现了“从1到10”的规模化发展,有的表现为月刊裂变为半月刊、旬刊或周刊,有的表现为创办了更多的子媒体。享受到了传媒业市场高速增长的市场红利的传媒人多把高速增长作为常态,多把稳定当成常态、多把高利润当成常态,正可谓“温水煮青蛙”。

但在互联网的冲击下,形势急转而下。2012年之后,我国的传统媒体开始进入断崖式下滑,短短的几年时间过去之后,绝大多数的市场化媒体已经入不敷出,陷入严重的亏损之中。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按照市场在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原则,陷入严重市场亏损的媒体就需要关闭,但是真到了需要壮士断腕的时候,依然在位的媒体创始人会深陷“错把猪仔当儿子”的情绪中而难以自拔,具有浓郁“文人情怀”的创始人早已把自己亲手拉扯大的媒体当成自己的“儿女”,自然在遇到困难时,不舍得亲手把自己的“儿女”送上断头台;而对于那些不是媒体创业者的继任者领导来说,如果自己关闭了前任辛辛苦苦创办的媒体,就必然会背上“败家子”的骂名,在自己没有任何股权的情况下,又有谁去愿意背下这个骂名呢?

“从10到1”会遭遇强大的阻力

“温水煮青蛙”的环境已经使得传统媒体的不少从业者难以适应白热化的互联网竞争,最关键的是长期以来与市场脱节的运营方式使得从业人员的市场化能力普遍低下,难以对市场有效对接。在这种情况下,当传统媒体的领导者已经每天都在面临“生死存亡”的抉择时,而普通人员还依然沉浸在“旧日荣光”的怀念中。

传统媒体的领导人真正要动刀进行供给侧改革时,一方面,会遭受绝大多数普通员工的不服从甚至抵制,尤其是当降低“刚性”极强的薪酬或者改变“薪酬结构”时,不仅会遭受或明或暗的反对甚至可能会引起单位的不稳定;另一方面,尤其是很多传统媒体关系盘根错节,“关系户”、“人情户”比比皆是,使得供给侧改革难下决心更难以有效推进。

无“从10到1”,必将“从10到0”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在传统媒体处于断崖式下滑的当下,对现有媒体全部实现转型和保存已经不现实,即使强大如默多克等也在不断推进供给侧改革。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大刀阔斧关闭已经不具备生存能力的,才能给仍然有转型媒体的媒体留下生存的火种和转型的希望,否则就可能有转型希望和没有转型希望的一起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最后只能迎来“从10到0”的悲惨下场。

对于所有的传统媒体来说,其基本原则就是先生存后转型,如果生存都成问题,何以奢谈转型和发展。在这方面,上报集团积极推进“从10到1”的供给侧改革就为传统媒体提供了很好的借鉴。通过5年的改革,上报集团旗下的报刊已经从成立之初的32家降低为实际运营的21家,对《新闻晚报》《东方早报》等将近三分之一的报刊进行了休刊。

本文拟载于《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手把   断崖   败家子   骂名   尸骨   壮士   常态   温水   创业者   薪酬   儿女   报刊   传统媒体   传媒   媒体   集团   市场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