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咬文嚼字:爨》 作者:文微忍

咬文嚼字:爨

作者/文微忍

编审/天美五星

(2020.4.22写于西安)

原创《咬文嚼字:爨》 作者:文微忍

咬文嚼字:爨

春日覌赏千亩油菜花,游武功(古邰城),走在碾盘街碾盘路上,见临街商铺销售邰城传统食品“香爨豆面”,一行数人,竟无人识得“爨”子。老板娘说:念“爨”,cuan爨。

大家都知道,中国字起源于“象形文字”,比如“日”像太阳;“月”像月亮。话说得多了,象形就象不过来了,于是将象形文字进行整合扩展,于是1生2,2生3,3生万字,现在大约有近十万个汉字,当然还可以增加,可以无限扩展,只是我们认不过来罢了。

汉字是方块字,基础字是:象形字,其次有: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等。正是由于这些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等的贡献,才创造出了更多的汉字,特别是形声字,一个字有形有声,理解字义靠“形”,发出字音依“声”。拓展空间非常大。

那么“爨”字是怎么回事?我们的汉字经过多次简化,很多常用字笔画减少了,变得好认易写了;可能是有些字较少用到,专家们可能也就懒得去简化或没有功夫去简化了,比如“爨”。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王力,等主编,商务印书馆,第四版):爨cu"àn" ①烧火做饭。《孟子•滕文公上》:“许子以釜甑,以铁耕乎?”杜甫《空囊》诗:“不爨井晨冻,无衣床夜寒。”《水经注•灅水》:“以草爨之,则烟腾火发。”②灶。《墨子•备城门》:“二舍共一井爨。”

“爨”字写法繁杂,是个“会意字”。上下结构。子底为“火”火上架“大”木烧“林”;“冖”字腰表示在家里;字头上是“两只手”在做事、或一家数人一“同”在炉灶旁烧火做饭。

原创《咬文嚼字:爨》 作者:文微忍

作者简介

原创《咬文嚼字:爨》 作者:文微忍

文微忍

文微忍,陕西佳县人。外科学教授。


网络文学

NetLiterature

编 审

天美五星

做时尚之事 话文化之观

正生活之风 扬艺术之能

传播原创文化 弘扬创作精神

感谢你的关注与支持、让我们在文学的路上同行,路上有你、有我、有她,有我们的点点滴滴。因为有心,所以精彩,因为有情,所以温暖,因为有爱,所以欣赏。2020,原创有你,一路芬芳。


原创作品授权天美五星全网首发,文章阅读也可在微信读书上检索此文,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咬文嚼字   水经注   墨子   商务印书馆   孟子   形声字   指事   碾盘   象形字   豆面   常用字   汉字   象形文字   会意   路上   作者   数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