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隐身好人——顾逢兰||作者:王永波


隐身好人——顾逢兰

作者·江苏·王永波

编审:天美五星

(2020.04.08)

原创|隐身好人——顾逢兰||作者:王永波

顾逢兰

一、现身

  我曾经在自己的qq空间、博客上多次发了《好心人顾逢兰,你在哪里呀?》一文,在《淮海晚报》、《淮阴报》等多家报纸上也曾多次报道默默做好事、善事,并隐居茫茫人海中的好人顾逢兰。在不久前,举行的全国母爱文化节期间,我投寄的一篇有关她的先进事迹文章还获得一等奖。在颁奖仪式上,我也曾放声朗读此文,参会者都被我文章的主人公顾逢兰的事迹深深感动。我更感觉到我的文章能获得如此殊荣,应该是沾好人顾逢兰的光。

  我的这篇文章简介了当年江苏淮安食品学院学生——顾逢兰。她从《淮安日报》上得知我报道的江苏淮安某校学生李牛跟着年迈的爹爹和奶奶生活,仅靠吃低保来维持三人生计这一消息后,第一时间前来学校看望李牛,还带来许多水果和学习用品。遇到逢年过节她都要带着李牛去逛街,让他体味家一般的温暖和姊妹的情谊。每学期开学初,她总要从自己的生活费中扣除一部分留给李牛。当时的顾逢兰家境也很窘迫,与小李牛相比,也好不了多少。逢兰身上的衣服大部分也是好心人接济的。就是这样的姑娘,一直默默地为李牛奉献爱,为了张扬她的精神,我去信给她学院原老院长,当老院长在全校集会上倡议全体学生学习她的感人事迹时,她立即找到我,并反复请求我下次不要再宣传她了。我带着对这位瘦弱姑娘的深深的敬意暂时结束了对她的报道。可有谁知道,为了让李牛能顺利读书,她竟然提前赴无锡打工。并把第一个月工资的一半寄到我手中,让我转给李牛时,我的心感到沉甸甸的,我感到手中攥的不是钱,是逢兰一颗滚烫的心,是在现在物流横溢的社会中紧缺的善良爱心,谁会想到?再后来,逢兰搁三差五给我来信询问李牛情况,让我把她的心意转给李牛,可由于我自身种种原因,尤其是工作单位无端地被变动,她的信到我这,都是如泥入水,寄来的钱我只能通过他的班主任转给李牛。后来,我带着愧疚的心去电江苏电视台《大写真》、《真情》栏目组,又通过在省公安厅工作的网友去寻找好心人“顾逢兰”,都如大海捞针。

  可是,一段时间里,在我的博客上,总有一个博友,不时地在我那篇描写好人“顾逢兰”的博文上留言,留言的内容不是关心的是好心人顾逢兰,而是一味地关心被逢兰帮助的孩子,并且执意想了解孩子现在的境况,还把我的那篇博文转载在她的博文里。这,引起了我极大的好奇,我打开了对方的博客,在博客的首页清晰地看到一张面目清秀、亭亭玉立、精明能干的女强人模样的照片,由于此人对我文中的那个孩子如此关注,更激起我对这富有爱心女子的敬佩(但我没想到她就是好心人顾逢兰)。

  就在那周的周日上午,我突然接到区号为“0513”的一个电话,对方称是我的博友***,经过一番寒暄,她明确告诉我,她这次打我电话的宗旨:想了解我那篇文章中曾经被帮助的学生李牛的近况。我说服她,作为我们都应该关心好心人顾逢兰,但无论我怎么讲,她还是执意不接受我的意见。此时,我的头脑中立即闪现出“她就是顾逢兰”的念头。在我的再三追问下,对方终于说出真相:她确是顾逢兰,当时的她在一家大型酒店做店长,她做梦都想知道昔日帮助过的李牛近况。

真是“踏破铁蹄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我喜不自胜,随之和她交换了qq号,我答应她:“无论怎么忙,我一定找到李牛,让断线的爱再次续上!”她听了我的承诺,话语中显得又高兴又激动,也不知她对我说多少句感激的话。

就这样,通过一线网络我终于找到了好心人顾逢兰,别提我多高兴了。我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家人、网友,让他们也尽情地分享了我的幸福。

二、寻找

  至从我通过网络找到了好心人顾逢兰后,我就一直挂念这位好心人,真心希望好心人工作顺利、家庭幸福、一生平安。但在与她通过网络互动中,我发现她执意关心的还是那位被她曾经帮助,后来因为我的原因而断了联系的那位孩子——李牛,并且一再表露只要这位孩子过得还不幸福她还会一如既往地帮助他,包括为他找工作,解决家人的生活困难。为了满足这位好心人的要求,我下定决心:无论怎么忙,无论通过什么途径,哪怕“踏破铁蹄”,我也一定要找到李牛。

  一个星期六上午,我因出席了由淮安日报社、淮海晚报社、淮安电视台、上海绿地集团淮安置业有限公司联合举行的全市中小学生“绿地世纪城杯”教师节有奖征文大赛颁奖大会回来很迟。下午简单休息后,我和妻子拖着疲惫的身子、怀揣着希望、带着好心人顾逢兰的重托再次踏上寻找被顾逢兰帮助的李牛。

  其实我对当初的李牛已经没有半点印象,现在除了知道他的名字和家里大概情况外,其余什么都不知道。他的近况更是一无所知。在我的印象中,李牛读二年级时,站的路队大概是顺着当时学校向南的方向。于是,我和妻子首先来到学校大门南的小盐庄,在一个小店里,看到一位年近70岁的老人。我把情况向他叙述后,他非常热情,指着前面两间平房对我说:“我知道前面这两家姓刘,你问问看!”我一听这,来了精神一路小跑,找到了这两家,接待我的是两位50几岁的妇女,她们非常钦佩好心人顾逢兰的举动,当然,也在夸我的尽职。但最后,都带着失望的表情对我说:“我们这里没有这孩子,但听说过有这么个孩子家庭曾经发生的情况,但由于时间久远,也不知那个孩子究竟住哪?”

  希望再次让我落空。但我没有泄气,还是顺着淮安的淮海东路向前走,在另外一个巷子里(我也说不上名字),可拐进去向前走不到20米,就成了死胡同了,我只好返身回来。正好有五六个妇女在一起杀一盆小鱼,我忙凑过去,向她们打招呼。并把我的来意向她们说了,她们都摇头作答。突然,一个穿白衣服的女子,用手拍了拍自己的脑袋说:“想起来了,是有一个李牛,好像住在五条路那!”根据白衣女子提供的这新的线索,我又再次带着满怀希望去了五条路,因为这条路上我认识当地的一位居委会书记。我想:他是当地的地头龙,通过他,找到李牛应该没问题。敲开他家门,向他说明来意。他笑着说:“不错,有这么个人,这个孩子父亲不久前与人打麻将,欠人债太多,跳楼自杀了,这个孩子母亲现在正和一个叫阿三的谈恋爱。”这种情况与我知道的李牛情况显然不符,我只好表达谢意后继续前行,从下午4点半我一直找到晚上8点20分,才失望地向家里赶。

  在回来的路上,我一遍遍地责问:李牛呀,李牛,你究竟在哪里呀?你让我找的好苦呀,你究竟让好心人顾逢兰牵挂到什么时候呀????

三、相会

  真是“踏破铁蹄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经过我近两个月不懈努力,我总算找到了被逢兰帮助的李牛。得知这消息的顾逢兰喜不自胜,她的心早已飞到了千里之外的淮安。她执意要专程来淮安约见曾经受到她热心帮助,现已长大成人的李牛。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当年弱不禁风的小李牛,现已长成一个成熟的帅小伙子了。并且在军营这个大熔炉里接受了两年的锻炼。为了近90岁的奶奶,懂事的李牛含泪告别了朝夕相处的战友,毅然回到家乡。在这期间,他无时无刻不在挂念着恩人逢兰姐姐。但人海茫茫,他又到哪里去寻找呀?他殊不知逢兰姐姐也无时不牵挂着他。她不知在心中问过自己多少次:李牛现在生活的怎样?他有工作吗?家里还那么穷吗?……

  在我找到李牛的当天晚上,她就与我联系,第二天她将放下手中事情,请假来淮见见李牛,亲眼看看他的近况。并明确对我说,如果李牛现在没有工作,她将利用自己的关系,为李牛物色一份工作;如果他家境还不理想,她还将继续资助他。与逢兰姐姐联系上的李牛也在思忖着:逢兰姐姐帮助他时,他还小,不懂得感恩和报恩。可现在自己长大了,他要乘见面的机会好好感谢当年的恩人。

逢兰坐的是晚上5点从南通赴淮安的火车,火车虽然风驰电掣地向淮安驶来,但在逢兰看来,火车速度还是觉得慢,由于中途耽搁,到淮安已经是晚上11点多钟了。逢兰顾不上旅途的颠簸和工作的辛劳,马不停蹄地与李牛联系。

  得知这喜人消息的李牛也彻夜难眠,他做梦都想见见曾经在生活上帮助过他、在学习上鼓励过他的好心姐姐——顾逢兰。现在的姐姐已经来到身边,他能不高兴吗?此时,他只是怪自己那时候年龄小,不懂得感恩,更谈不上报恩。可现在,他已经长大了,他多么想在见到好心姐姐时,亲口由衷地说些感激的话呀。这一夜,刘牛总觉得钟表走得太慢太慢。于是,他干脆翻身起床,但他又不忍心去打扰窝在火车站附近小旅馆姐姐休息,只好坐等天明。

  第二天早晨5点多钟,刘牛终于接到逢兰姐姐的电话,他连忙推着自行车,准备去接姐姐到他家里来做客。

  逢兰真是做梦都没有想到,眼前这位温文尔雅,又不失大方的小伙子,竟然是当年那个蒙头灰面的野小子——李牛。一阵寒暄之后,逢兰坐着李牛的自行车径直向李牛家驶去,虽然李牛再三邀请姐姐到市区转转、玩玩,但逢兰归心似箭,刘牛也只好随客人便。

  在路上,逢兰被淮安的一路风景陶醉了,她感慨地说:“9年了,淮安的变化太大了,变得真让我认不识她了!”是呀,9年前的顾逢兰还是淮安食品学院一名普普通通的学生,是因为我在《淮安日报》上写的一篇报道,使她认识了父亲早逝,母亲改嫁,与爹爹奶奶相依为命的小李牛。在这9年中,淮安城市改造,老百姓的聚居的环境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不变的是这位南通姑娘对刘牛持续的关爱。

  不到20分钟,逢兰就来到了李牛的家门口。虽然在来时,她都做了种种猜测,但眼前的一幕还是让她惊呆了:房子依然如故,推门进入院子,室内外一片狼藉,这与逢兰一路看到的风景形成严重的反差。从逢兰姐姐的眼神中,李牛读懂了她内心的不解,连忙说:“我和奶奶过得很满足!”话音还没落下,李牛的奶奶从里屋出来,虽然是近90岁老人,但耳不聪、眼不花。她见当年的恩人顾逢兰手里大包小包提着滋补品。连忙拉着逢兰的手,动情地说着颠三倒四的话:“好人呀,欢迎,欢迎,欢迎你呀!上帝保佑你,幸福,发大财呀!”逢兰拉着奶奶的手,连声道谢。

  那天,逢兰还自己掏钱在李牛家做了一顿丰盛的中餐,李牛的奶奶脸上始终挂满笑容,心疼地说:“姑娘,可不要累着呀!”

在饭桌上,主客互致敬酒,彼此问候。饭毕,逢兰又忙不迭地收拾碗筷,俨然在家一样。

  世上没有不散的筵席。为了赶上明天的工作,逢兰恋恋不舍地告别了李牛和奶奶,去火车站赶火车了。临别前,逢兰一再叮嘱李牛,家里遇到困难一定要告诉她,如果现在的工作不够理想,她可以在南通为他谋个职业,李牛连声道谢,眼里渗出晶莹的泪珠。直到火车消失在李牛的目光中,他才缓缓离开车站……

四、反思

  故事虽然还没有结尾,但写到这里。已经足以让我思绪翩翩。我想,当你在说话、写作中,应用到“一饭千金”、“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胯下之辱”,“十面埋伏”、“四面楚歌”等这些历史典故时,自然会想到西汉王朝的开国元勋——淮安的淮阴侯韩信,然而在“母爱之都”——江苏淮安,更盛行的是“一饭千金”的故事。

  后人都应用这个故事作为知恩图报的代表,暗暗欣赏,欣赏韩信的不忘恩,但我们淮安人更欣赏漂母那种仁爱和不图报精神。由此我想到了,我多次报道过,又在博客中反复提到的南通的海门姑娘顾逢兰在学生时代,在家境同样窘迫的情况下,无偿帮助苦命李牛的感人事迹。更催人泪下的是,在失去联系后,仍然苦苦寻求,在9年后找到了日夜牵挂的李牛后,又马不停蹄地来淮安看望他,并嘱咐他,家中有困难、工作有难度,乃至结婚买房,她还将尽力帮助他。并再三请求我对于她的事情不要报道,她不想出名,做好事也不是为了出名,她做了只是自己想做的事。如此真情的自白,道出了南通姑娘的真情。无怪博友林晓说:“有爱心并不沽名钓誉,有始有终方为真人!向顾逢兰致敬!”有个叫“点灯的心”的博友看到我的博文“南通姑娘献爱心,千里寻弟寄深情”后,这样评价和祝愿她:“真诚的友谊不会忘记,执着的感情不会放弃,贴心的朋友不会分离,热情的关怀不分四季,让温暖的风伴随着你,让盛开的花簇拥着你,让我的祝福温暖着你! ”还有个叫“yearning”博友这样评价她:“你把爱心撒向大地,因此花开泉涌!你弹响美妙的音节,因此琴弦飞扬!”……

  是呀,在南通姑娘顾逢兰身上,我们看到的是新一代“漂母”形象。折射出“施恩不图报”这中国人的传统美德。顾逢兰资助他人的目的不在于回报,她的资助是无私的,不带任何条件的。不是为了“作秀”,也不是为了沽名钓誉。

  在我们这样一个物流横溢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多么需要像顾逢兰一样“漂母”式的关爱呀。爱,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随着时代的发展,又不断赋予崭新的内容。我想,这里的爱,不是卿卿我我的甜言蜜语,不是信誓旦旦的海誓山盟。也不是会场之上的豪言壮语,它是飘扬在人性天空最亮丽的旗帜,是人类情感大花园最瑰丽的花朵,是闪耀在人们头顶,给人指路的最璀璨的明星。关爱不是交易,不是我付给你一定的价码,你就要给我相应的服务或者物品,它是一种至善,不夹杂任何自私的念头,卑鄙的动机。关爱虽然需要表达,但绝不仅仅是表达,应该歌咏,但绝不要歌咏。关爱,有时可能要承受等待的煎熬,被误解的烦恼,新生前的阵痛,但它带给人更多的却是宁静与幸福,它让人成熟而厚重。总之,有了像顾逢兰这种纯真的关爱,就能给亲人带来温馨,给人间带来和谐,给国家带来繁荣。关爱让社会充满温情,让人类生生不息,让世界欣欣向荣。有人说,如果世界是一间小屋,关爱就是小屋中的一扇窗;如果世界是一艘船,那么关爱就是茫茫大海上的一盏明灯。是呀,被人关爱是一种美好的享受,关爱他人更是心灵的一次升华。

  生活是现实的,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公平的。它常常会给人带来喜悦或烦恼,带来幸福或悲伤,带来顺利或困难,带来成功或失败,无论处于何种境地,人都需要别人给予相应的理解和关爱。所以,生活在社会中的你、我,就应该像南通姑娘顾逢兰那样学会关爱,关爱父母、关爱老人、关爱……,关爱一切需要关爱的生灵。别人需要我们的关爱,其实我们同样需要别人的关爱。只要你细心观察,你就会发现你的身边有许许多多的人都需要你去关爱。我们知道,幸福是人人都追求的,但如果你要想得到幸福,那就应该学会如何去关爱他人。得到他人的关爱是一种幸福,关爱他人更是一种幸福。让我们像默默无闻、隐居茫茫人海中的顾逢兰一样去关爱他人,并因此得到幸福。从而,让人间充满爱,让世界充满爱吧!

-

2020.4.30通过审核,本文图片作者提供

原创|隐身好人——顾逢兰||作者:王永波

作者简介

原创|隐身好人——顾逢兰||作者:王永波

王永波

王永波,王永波,空竹爱好者。中国散文学会写作中心创作员、平台签约作家、湖南特立研究所特约研究员、作家协会会员、《人民日报》(海外版)小记者指导员,《读写算》《新教师教学》《快乐作文》特约编辑。业余时间发表了小说、童话、寓言、散文等近千余篇。参加全国散文、小说等大赛屡屡获奖。个人事迹曾在《跨世纪名人怀历》《课程教育研究》《读写算》扉页中登载,面向全国发行。近期在《首都文学》《大上海文化》《大连文学》《深圳诗歌》《南方文学》《湖北文学》《现代作家文学》《作家文学》《文学时代》《人民作家》《作家驿站》《乡土作家》《家乡》《网络文学》《课外课内》《桃花源文轩》《新楚风》《文学微刊》《原创幽默故事》《邳州图话》《黄河风文苑》《黄冈新风》《金秋文学》《小楼夜听》《 书香怡苑》《天美新媒》《淮阴语文》《中国爱情广播电台》等文学刊物及平台发文。作品集有《轨迹》《痕迹》《足迹》等。


网 络 文 学

NetLiterature

编 审

天美五星

做时尚之事 话文化之观

正生活之风 扬艺术之能

传播原创文化 弘扬创作精神

感谢你的关注与支持、让我们在文学的路上同行,路上有你、有我、有她,有我们的点点滴滴。因为有心,所以精彩,因为有情,所以温暖,因为有爱,所以欣赏。2020,原创有你,一路芬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淮阴   淮安   南通   铁蹄   江苏   好心人   近况   奶奶   好人   姑娘   姐姐   作家   孩子   幸福   作者   数码   工作   文学   王永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