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健康市场,美年健康机遇几何?


万亿健康市场,美年健康机遇几何?

千亿体检市场之外,整个大健康市场前景更为广阔,数据显示,2018年大健康市场规模已达到5.4万亿,2030年有望突破16万亿。借由旗下几大体检品牌,坐拥海量的用户体检数据,再加上阿里的数据技术加持,美年健康面前的“金矿”将更大。

本文由无冕财经(wumiancaijing)原创首发

作者:杨一轩

编辑:雷缓之

设计:布冬

实习生:郭曼怡

近日白马股轮流杀跌,体检行业龙头美年健康(002044.SZ)也未能幸免,市场传言其业绩不及预期所致。

4月12日晚,美年健康发布2020年财报,全年营收78.15亿元,同比下滑8.33%。归属净利润5.54亿元。

万亿健康市场,美年健康机遇几何?

2020年,美年健康扭亏为盈。图片来自美年健康财报。

翻阅财报发现,在疫情减缓的2020年下半年,美年健康收入迅速恢复,第四季度达到创历史新高的33.96亿元,同比增长51.1%。此外,财报显示,截至去年底,美年健康账面货币资金余额约35.45亿元,相当于仅四季度就增加50%,流动性问题已经得到极大缓解。

业绩发布后,美年健康股价立即止跌,多家机构维持“买入”。

要真正认识一家公司的价值,除了短期数据,也可以看看它正在或将要做什么。美年健康董事长俞熔去年曾在一次采访中表示,“我的理想是希望美年未来成为一家技术公司”

体检的基本盘之外,美年健康如今的实力到底如何?


机构看好维持“买入”评级

财报显示,去年第一季度,美年健康营收5.35亿元,同比下滑逾58%;第二季度继续同比下滑约45.8%;但到第三季度,收入上升至26.04亿元,将要追平同期收入;第四季度收入大幅增长超过50%,是历史最好水平。

对于收入情况,美年健康也在财报中指出,下半年公司迎来传统业务旺季,体检需求被疫情压制后的反弹,叠加公立医院产能不足的客户溢出,2020年四季度公司收入创下历史最高点。

全年而言,在疫情导致的人次下降影响下,美年健康客单价同比有小幅上升,同时,销售单人产出达到82.7万,较上年增加3.7万。因此,美年健康的内生增速并没有太大问题。

万亿健康市场,美年健康机遇几何?

美年健康客单价同比有小幅上升。图片来自美年健康财报。

美年健康旗下现有美年大健康、慈铭、奥亚、美兆几大品牌,其中美年大健康去年贡献了60.72亿元收入,占总收入的78%,慈铭和奥亚总计收入16.31亿元,美兆占比约1%。

此外,美年健康也在财报中表示,将进一步加强对收购标的公司的日常管理、运营管控,不断提升整体盈利能力。事实上,美年健康旗下体检中心也正逐渐进入成熟期。

财报显示,截至2020年底,美年旗下体检中心数量为605家。从这些体检中心发展阶段看,2017-2020年,存续期五年以上体检中心占比从29%逐步上升至57%,2020年存续期三年以内体检中心占比10%,存续期三年及以上体检中心占比90%。预计盈利门店及成熟门店数量占比将持续提升,带动整体净利率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美年健康的债务问题也有好转趋势。截至去年三季度末,其账面货币资金余额为23.72亿元,到了去年底,这一数据增加至35.45亿元,而同期短期有息借款降至约39.58亿元,短债比已经到了相对安全区间。

美年健康业绩发布后,多家券商发布研报维持“买入”,其中,开源证券认为,从年报数据看,公司业绩好转趋势不变,仍对今年二季度-四季度的业绩恢复保持信心。


掘金“数字金矿”

创立十多年,美年健康已成为民营体检机构的龙头,并在市场份额上与其他体检机构拉开一定差距,龙头效应逐渐显现。

数据显示,近年来体检市场扩容明显,健康体检人次从2011年的3.44亿人次,增长到2018年的5.75亿人次,年复合增长率约7.6%。另据前瞻产业院预计,到2024年,体检市场规模将达到3284亿元。

而相对其他发达国家,我国的国民健康体检覆盖率仍然较低。据公开资料显示,2017年国民健康体检覆盖率为32.68%,而美国、日本超过73%,德国更是高达95%。

除了体检市场规模持续膨胀,这个行业的服务其实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2019年发布的报告,我国健康管理服务形式单一,95%以上的健康管理服务仍以体检为主。而随着互联网巨头与金融巨头等介入,整个行业正在尝试与保险、购药、寻医等深度结合,完善检后服务。

而这其实也是美年健康这几年正在着力做的事。手握多年来累积的海量用户数据,美年健康要从这些数字金矿里挖掘到更多价值,正在打造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

俞熔曾表示,早在公司2015年上市后,面对当时100多家机构的管理,就已经感受到了压力。美年健康的数字化在那时就提上了日程。

接下来的三年时间里,美年健康利用数字化技术提升管理效率,也在逐渐改善用户体验。

据悉,美年健康总部有专门监控全国所有门店的大屏,能监测到检验科每天的开机、校验情况,每一台CT的检测人数、检查时长,甚至每个用户的辐射剂量等,这些细微的数据,美年都可以掌握。

而对于消费端来说,用户到了前台可以扫码自助登记,省去排队时间。用户也能及时获得哪一项检查排队人数较多等信息。

在健康体检行业,目前业界共识是,可以基于个人数据的定制化服务,将检前、检中和检后连接起来,从低频体检变成高频的健康管理服务。

2018年,美年健康就推出了“美年好医生”,提出为体检消费者提供“检、存、管、医、保”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的健检服务。而随着2019年阿里巴巴的战略入股,美年健康的数字化发展提速。

万亿健康市场,美年健康机遇几何?

“美年好医生”开创了从健康体检到健康管理“全程保障”的服务模式。图片来自网络。

引入技术中台和数据中台,将全国所有门店的数据打通,科技共享。美年健康还上线体检报告线上解读入口,在原有纸质报告基础上,重新生成电子可视化体检报告,可查看历次体检结果。通过大数据技术,形成个人健康档案与健康状况评估,美年健康再继续提供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

千亿体检市场之外,整个大健康市场前景更为广阔,数据显示,2018年大健康市场规模已达到5.4万亿,2030年有望突破16万亿。借由旗下几大体检品牌,坐拥海量的用户体检数据,再加上阿里的数据技术加持,美年健康面前的“金矿”将更大。


体检白马股的长期价值

“未来在医疗健康行业,特别是在预防医学和健康消费领域,会出现很多新机会,只有坚持创新和提高科技水平才能够抓住这些机会。”俞熔的判断正在成为现实,美年健康也是沿用这一战略思路进行布局。

随着老龄化时代来临,生命科学成为当今社会重要的研究课题,连正值盛年的拼多多董事长黄峥,也宣布将自己一部分精力投注到这一领域。而健康体检下的精准预防及预警,也能体现出生命科技的重大价值。

大肠癌已是全球发病和死亡居首位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在中国,2019年发病病例数达52万,死亡病例数升至24万,是全国恶性肿瘤发病第三位。但统计显示,中国无症状人群、肠镜检测率低于1%,出于忽视或尴尬,体检项目中的肛检往往被弃检。

2020年,美年健康推出“S9无创大肠癌早期筛查”,是一款运用基因检测技术、针对单一病种的癌症早筛体检产品。只需要查一管血的便捷,极大提升了用户的受检率和大肠癌的早期检出率。

数据显示,2020年7-9月,美年健康下属分院进行了逾4万余例筛查,其中阳性检出率为3%。而大肠癌早期治愈率可达到80%,这相当于1000多个患者能提早进行治疗,避免更大的痛苦。

除了“S9无创大肠癌早期筛查”,近年来,美年健康已推出多个创新体检产品,包括胶囊胃镜(优化胃部检测)、肺部低剂螺旋CT(将辐射控制到最低)、无创冠脉核磁(无造影剂冠心病检测)等,在常规体检之外,解决对特定体检产品的个性化需求。

另一方面,针对特定人群的特定体检产品创新,其社会意义和价值重大。

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报告,2019年,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位居第一,达到1.164亿人,国家花费的相关费用约为1090亿美元,糖尿病已然成为沉重的公共卫生难题,但我国成人糖尿病知晓率仅为36.5%。2016年,美年健康联合国家卫生计生委及相关企业,发起为期十年的“全民控糖登月计划”,在高发的河北、辽宁、内蒙古开展公益活动,进行糖尿病筛查、宣传教育及检后管理服务等。

但这还不够,美年健康在精准预防这条路上想走得更远。

2019年,美年健康产业研究院牵头科技部健康体检大数据云平台项目,参与健康大数据运用、脑健康预警、脑动脉瘤筛查、糖尿病眼底检查、糖尿病筛查、肿瘤筛查等具体工作规划和学术指导。

对于目前威胁人类健康第一大杀手阿兹海默症,美年健康也希望能进行早期预警。据俞熔透露,美年健康有全球最大的脑影像数据,可以通过分析脑容积、基因加影像、眼底等指标,判断未来10年-20年是否可能患阿兹海默症。“如果症状能推迟哪怕两年、三年,都是对医疗卫生领域的巨大帮助”。

高科技技术加持下的精准预防,这正是美年健康的长期价值所在。


版权声明

本文由无冕财经原创首发,版权归无冕财经所有,未经授权,转载必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例数   健康   疫情   金矿   几何   糖尿病   机遇   旗下   收入   价值   机构   报告   数据   用户   体检中心   市场   技术   科技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