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败《教父》,横扫351项大奖,它凭什么成为“影史第一”?

前有《阿凡达》的潘多拉;后有《魔戒》的中土世界。


“老”好莱坞大片接连上映,再一次席卷了票房。


不过,在众多影迷的心中,真正的“影史第一”既不是《阿凡达》,也不是《复联4》。


而是它,有史以来最好的电影——


指环王三部曲

The Lord of the Rings

导演: 彼得·杰克逊
编剧: 弗兰·威尔士 / 菲利帕·鲍恩斯 / 彼得·杰克逊 / J·R·R·托尔金
主演: 伊利亚·伍德 / 西恩·奥斯汀 / 伊恩·麦克莱恩
上映日期: 2021-04-09/ 04-16/ 04-23(中国大陆重映)

打败《教父》,横扫351项大奖,它凭什么成为“影史第一”?


传言,《魔戒》这本小说,一直以来都是挡在好莱坞面前的一座大山。


包括迪士尼、环球、福克斯等在内的好莱坞电影巨头,都不敢投资拍摄。


一是原著太经典,稍有不慎会引发众怒。


二是小说里的世界观太过庞大,花钱自然如流水,风险也会随之变得很高。


打败《教父》,横扫351项大奖,它凭什么成为“影史第一”?


然而,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恐怖片导演,在缺乏资金与技术的重围下,最终将《魔戒》搬上银幕的设想变成了现实。


这位导演,其实就是——彼得·杰克逊


当年,《指环王》三部曲一经上映,迅速火遍全球,甚至出现了一票难求的盛况。


最终,在全球狂揽29亿美元的票房。


打败《教父》,横扫351项大奖,它凭什么成为“影史第一”?


但是,它当年创下的神话,绝不仅仅是在票房上。


该系列电影共获国际奖项351项,提名284项,包括17项奥斯卡金像奖。


其中《指环王:国王归来》以获11项金像奖的成绩与《宾虚》和《泰坦尼克号》并列成为了奥斯卡影史上获奖最多的影片。


毫无疑问,《指环王》系列在艺术性和商业性上取得了双赢。


打败《教父》,横扫351项大奖,它凭什么成为“影史第一”?


打败《教父》,横扫351项大奖,它凭什么成为“影史第一”?

托尔金的20世纪之书


1930年,牛津大学教授托尔金,在一次监考中无所事事,便在一张空白试卷写下一句话:


"In a hole in the ground,there lived a Hobbit"

(在地底的洞中,住着一个霍比特人)


多年后,这句话成为了《魔戒》的前传《霍比特人》的开头。


打败《教父》,横扫351项大奖,它凭什么成为“影史第一”?


托尔金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影响在于两点:


一是使得奇幻小说登堂入室,成为了一个文学门类。


二是他创造和界定了现代奇幻小说的审美。


那么要有怎样的亲身经历,才能写出这么伟大的故事?


很显然,要有爱情、冒险、伤痛、离别、战争.....


打败《教父》,横扫351项大奖,它凭什么成为“影史第一”?


在年幼的时候,母亲每晚都会给他和弟弟讲各种各样的故事。


当母亲的肢体动作,被烛光投射到墙壁上。


这些影子在托尔金的眼里,便成为了霍比特人、半兽人、精灵、矮人.....


打败《教父》,横扫351项大奖,它凭什么成为“影史第一”?


1911年(19岁),托尔金考入牛津大学,并遇到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人。


一个是挚爱伊迪斯,并与之结了婚。


另一个是他的三个死党,四人成立了一个名叫T·C·B·S(Tea Club饮茶俱乐部和Barrovian Society巴罗人社团)的艺术小团体。


他们会聚在一起,分享彼此的奇思妙想,立志要一起改变这个世界。


打败《教父》,横扫351项大奖,它凭什么成为“影史第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在爱国心的驱使下,托尔金和几个朋友放下学业,参军上了战场。


虽说托尔金侥幸生还,但是这场战争对他影响很大。


后来,他在《魔戒》的前言中,写下了无比凄凉的一句话:


“除了我,朋友们都死了……”


打败《教父》,横扫351项大奖,它凭什么成为“影史第一”?


在大学期间,托尔金最爱的就是语言学,但在当时来讲,是一门极其冷门的学科。


由于人类语言种类繁多且枯燥乏味,很考验耐心,所以很多人都选择退避三舍。


但托尔金却是个另类,他对语言学尤为的专注。


于是在《指环王》里,他创造了60多种语言。


其中,精灵语(昆雅语)拥有充足的词汇和完善的语法,甚至可以用于日常的沟通。


打败《教父》,横扫351项大奖,它凭什么成为“影史第一”?


1937年,托尔金的《霍比特人》横空出世,立刻引起了巨大反响。


于是出版商催促托尔金写续集,《霍比特人》的续集便是大家熟知的《魔戒》。


没想到,托尔金想象力一发不可收拾,创造出了一个独特的中土世界。


打败《教父》,横扫351项大奖,它凭什么成为“影史第一”?


打败《教父》,横扫351项大奖,它凭什么成为“影史第一”?

浩瀚无垠的「中土世界」


在《魔戒》中,托尔金用自己深厚的想象力和语言功底,创造了一个影射现实的中土大陆


而《霍比特人》、《魔戒》的故事,就发生在这片大陆上。


而在这个世界里,生活着霍比特人、矮人、半兽人、树人、精灵、龙等种族。


打败《教父》,横扫351项大奖,它凭什么成为“影史第一”?


如果想将书中的中土世界讲清楚,估计需要花上个好几天。


毕竟,托尔金几乎用尽了一生的时间,构建了一个宏大完整的“中土世界”。


那么在电影中,又是怎样一个“中土世界”?


打败《教父》,横扫351项大奖,它凭什么成为“影史第一”?


在成名之前,彼得·杰克逊的早期作品,以恐怖片居多。


但是,正因为如此,他对于成本的控制,以及如何将其最大化,非常擅长。


而当年,新线影业给三部曲的预算只有2.8亿,平均下来只有9000万


相比《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1.25亿,有些捉襟见肘。


打败《教父》,横扫351项大奖,它凭什么成为“影史第一”?


于是在思考再三后,彼得·杰克逊决定将文字中的任务,从纸张上抽离出来,灌入自己对人物的全新理解。


无限接近于真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咕噜,就这样应运而生。


虽说彼得·杰克逊不是第一个使用动作捕捉的导演,但是他使得这项技术走向成熟。


打败《教父》,横扫351项大奖,它凭什么成为“影史第一”?


众所周知,《指环王》是在彼得·杰克逊的家乡新西兰取景拍摄。


他成功将祖国的壮丽风景,呈现在观众面前,让大家产生了一种错觉:


原来,中土世界在现实中是真实存在的。


据说,片中霍比特人生活的村庄,是剧组花了两年时间建造的。


预先种植各种树木花草,甚至还搭建起了小桥流水等辅助景观,只为了更加贴近现实。


打败《教父》,横扫351项大奖,它凭什么成为“影史第一”?


要说《指环王》最经典的场景,无疑是《双塔奇兵》里的圣盔谷之战,堪称影史上最大规模的战争。


这场前所未有的大场面,震撼达到了超越视觉表象的程度。


打败《教父》,横扫351项大奖,它凭什么成为“影史第一”?


在拍摄三部曲时,影片动用了120名成员组成的团队,并将其分为奇幻生物、特效、化妆、盔甲及武器、微缩模型、模型特效六个小组。


各司其职,以使影片中的综合视觉效果尽善尽美。


这就是彼得·杰克逊的《指环王》。


打败《教父》,横扫351项大奖,它凭什么成为“影史第一”?


“尽管事物并不美丽,但是它们却听起来很美,只因为美丽是它们的意义!”


托尔金摧毁了地域的囹圄,语言的桎梏,想象的偏狭,凭一己之力革新了奇幻文学。


虽然书中的魔幻世界,在现实中从未出现过,但是却与我们的生活互为镜像,折射出我们内心深处的爱和理想。


1978年,17岁的彼得·杰克逊,在威灵顿开往奥克兰的火车上,读完了《魔戒》。


此时,他在一张白纸上,写下了同样的一句话:


"In a hole in the ground,there lived a Hobbit"

转发自豆瓣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中土   魔戒   彼得   杰克逊   好莱坞   语言学   这个世界   教父   票房   指环王   奇幻   大奖   当年   导演   语言   数码   世界   小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