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反诈进行时,AI“亮剑”打击网络诈骗

新一代信息科技在我国加速赋能产业、催动社会变革的同时,随着技术创新的触角不断下探,其所能扮演的角色越发多样,所能发挥的作用越发巨大,来自公众利益的呼声随之不断涌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将“科技支撑”作为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主导的先进科技力量在现代社会治理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正在成为打造新一代社会治理体系的关键环节。

不同于商业价值丰富的产业领域,社会治理是一块“回报有限”的硬骨头,更能见证科技企业的情怀与初心。透过网络安全与信息治理领域这一近年来的实践案例可以窥见,以百度为代表的人工智能科技企业,正积极践行企业社会责任,运用AI技术与产品解决方案,助力防范并解决新型社会治理问题,为公众福祉增添更多保障。

随着以“AI反诈”为代表的社会治理科技不断发展升级,尽管新的风险与隐患仍可能层出不穷,但社会治理力量将被赋予更多技术自信与底气。人工智能企业多一份贡献,AI社会治理能力多一份完善,社会安定便多一份稳固。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网络进行诈骗的“招数”也在升级加码,让人防不胜防。电信网络诈骗现已成为发展最快、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刑事犯罪之一,严重影响社会的长治久安,人民生活的安定幸福。

全民反诈,势在必行。作为一场攻坚战、持久战,反诈工作需要国家、地方、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而且在这个过程当中,以企业为单位的主体,特别是AI科技企业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事实上,从事反诈防诈,一直是国内互联网企业的重要课题之一。百度、腾讯、阿里、京东、科大讯飞等互联网巨头,或针对自身内容平台相进行重点清理,或开展政企合作,利用科技手段协助警方打击电信网络诈骗。2021年9-10月,国家反诈中心主办了“全民反诈”系列直播活动,百度安全专家受邀做客直播间,向广大网民科普网络诈骗、解析新型诈骗手法、提升公民防诈意识。百度安全近年来持续AI反诈技术的研究,并积极与政府公安机构进行合作,承担起“AI反诈先锋”的作用。

多方携手,攻坚网络生态环境治理

近年来,网络有害信息及其关联的网络犯罪日益增长。传统犯罪加速向网络空间蔓延,特别是利用网络实施的诈骗和赌博犯罪持续高发,2020年已占网络犯罪总数的64.4%。2020年,全国检察机关起诉涉嫌网络犯罪(含利用网络和利用电信实施的犯罪及其上下游关联犯罪)14.2万人,同比上升47.9%。

“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这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战略部署。2019年底,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正式发布《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明确压实了互联网企业的平台责任。百度第一时间参与到了网络安全生态多方治理格局当中。

百度AI依托威胁情报大数据和百度大脑核心技术之一的知识图谱,搭建全网基于搜索生态、内容平台的安全态势感知系统,针对网络诈骗上游进行治理、清理。

全民反诈进行时,AI“亮剑”打击网络诈骗

一方面,通过百度安全态势感知系统,可针对全网文字、图片、视频、代码等进行智能建模和7×24小时实时监控,对欺诈、违法、风险等恶意网站及第三方浏览器、第三方APP、社交平台、短信网址有害信息采取风险标注、拦截提示、搜索屏蔽等拦截措施,该系统目前通过事前监控—— 事中拦截——事后追溯的保障机制,从源头阻断网络黑灰产触达用户。另一方面,针对电信网络诈骗的源“公民个人信息泄露”进行集中治理,对相关涉嫌网站进行拦截屏蔽,对内容平台相关违法违规信息进行重点清理,并对相关行为人实施永久封禁账号等处罚措施,多方位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

阻击AI滥用,让“AI换脸”、“AI换声”无处遁形

某一天,你的家人接到了一个来自于“你”的求救电话,电话那头的“你”无论是声音还是语气都和真实的你如出一辙,甚至通过视频也能看到“你”在手机那段心急如焚地求救……

这样的场景不再是电影里的高科技,而是如今利用AI技术进行网络诈骗的手段之一。

以AI换脸为例,百度安全此前多次面向公众进行展示,只需通过简单几步操作,视频里的角色就能轻易替换成另一个人,连眨眼的表情与姿态几乎都能做到完全同步。此类基于AI的人体图像合成技术被统称为Deepfake,即“深度伪造”。Deepfake为代表的技术滥用带来了一系列的“AI黑灰产”问题,通过 "换脸"技术进行色情图片、视频生成、虚拟政治人物讲话等,使人脸识别技术的信息安全受到威胁,对社会秩序与舆论环境带来极大的风险。

再以AI换声为例,据百度安全研究发现,从早期利用传统设备的语音拼接,到当下主流的韵律迁移,仅收集非常有限的个人语音数据,利用AI模型进行学习,提取发音特点(重音、语调、语速、停顿等),即可生成个性化的语音片段,即便是此前收集的语音数据中未曾出现的字眼,亦可生成。获取30s时长的语音数据,即可实现对任意一段内容的以假乱真,获取1分钟的语音数据,合成效果则更加流畅逼真……

全民反诈进行时,AI“亮剑”打击网络诈骗

业内人士认为,黑灰产滥用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升级攻击工具和策略,针对人工智能的应用边界、检测技术及配套监管措施引发了网络安全生态治理新课题。

面对层出不穷的AI网络诈骗该怎么办?百度给到的解决方案是——“用AI来对抗AI 的滥用”,2019年,率先推出国内首个基于人脸搜索、人脸属性提取、语音识别和OCR识别的深伪检测平台。

据介绍,该平台基于多因子检测引擎,覆盖10+种“深度伪造”技术与40+款相关应用的检测,对主流“深度伪造”数据识别准确率在99%以上。平台以识别面部的边缘效应、纹理、肤色变化、分辨率差异、扭曲等特征来鉴别假脸,无论是检测传统的AI换脸,还是识别兼具两张人脸特征的人脸融合,均有出色表现。

目前,百度AI换脸检测工具已面向业界开源,致力于促进多方部门开展联合开发及测量评估,从源头阻断滥用AI实施电信网络诈骗行为的蔓延。

“科技为更好”是科技的使命,更是科技缔造者的初衷。对于科技企业而言,如何使AI服务于民、造福于民,为“全民反诈”注入科技力量,必将是行业研讨的重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全民   科技   网络   人工智能   网络安全   语音   生态   风险   电信   社会   内容   数据   平台   技术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