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历史重要关头,广州和广交会都会冲到前面

每到历史重要关头,广州和广交会都会冲到前面

越是困难的时候,越是需要广交会,越是困难的时候,越是需要广州这样的城市站出来力挺经济上行。

作者:今纶

很多人喜欢说广交会是一个平台,没错,它的确是一个交易平台,但是在我看来,它不仅仅是一个平台,而是一扇明亮的窗户。


65年前,为了打破封锁、发展对外贸易、换取国家建设急需的外汇,1957年4月25日,首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开幕,周恩来总理提议简称为“广交会”。


每到历史重要关头,广州和广交会都会冲到前面

▲首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


广交会第一年即成交8686万美元,占当年全国创收现汇总额的20%。


65年后的中国,又是面临各种高新科技领域的“卡脖子”(其实也是一种封锁),加之疫情导致的复杂局面,总理出席第130届广交会暨珠江国际贸易论坛开幕式。


每到历史的重要关头,广州、广交会都会冲到前面,为冲破封锁助力,为国家的经济助力。


广交会是一扇有光亮的窗户,它释放开放信息,它交换新鲜信息,它给企业带来新技术、新订单,当然也给各地的工人带来工作机会。


01广交会是很多民营企业的福地


30多年前的浙江萧山万向节厂艰难维持,领头人鲁冠球瞄准了广交会,希望在这里拿到大单。经过努力,1984年,拥有世界上最多万向节专利的美国舍勒公司代表在广交会上相中万向,下了3万套万向节订单,那是中国汽车零部件第一次出口美国。


每到历史重要关头,广州和广交会都会冲到前面

▲1957年广交会工业样品陈列馆


在广交会上,这样的传奇故事很多。


很多企业负责人、业务员在广交会上接触到买家,从此产品漂洋过海,有的越做越大,成为行业的领先企业。


在互联网尚不发达的八九十年代,到广州参加广交会,成为一些企业一年中最大的事情,尤其是一些民营企业,没有特殊政策照顾,没有强大的渠道,到广交会上来碰一碰运气几乎成了大家公认的模式。


每到历史重要关头,广州和广交会都会冲到前面

▲80年代的广交会,一张桌子几张椅子,中外双方就这么坐下来洽谈生意。


一杯热茶,几句寒暄,笑容满面,电话号码留存下来,在现场观摩甚至抚摸产品许久,然后就是后续交流,乃至到厂家参观,下订单……多少民营企业因了广交会这个渠道变大变强,无从统计。


广交会是一扇明亮的窗户,暖风吹进来,寒气尽消,货币、信息、商品的流动让企业的血液开始沸腾。


每年广交会上的旧雨新知,每年欢聚羊城的短暂时光,成了诸多民营企业的加油站和魔法棒,也因此,广交会是很多民营企业的福地。


每到历史重要关头,广州和广交会都会冲到前面

▲服务广交会超过34年的流花路展馆


广交会的成长与壮大,几乎与中国经济同频共振,在广交会走一圈,看看人们脸上的喜怒哀乐以及各种细节、微表情,你就大概能猜到今年的经济温度。


广交会跟随广州的壮大而不断成长,成了线下展会的顶流。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广交会是中国经济的助推器一点不夸张,而且这个助推器即使在非常特殊的时段都没有停止过。


每到历史重要关头,广州和广交会都会冲到前面

▲位于广州国际会展中心的广交会展览馆


越是困难的时候,越是需要广交会,越是困难的时候,越是需要广州这样的城市站出来力挺经济上行。


广交会的特殊使命,广州这座城市的特殊使命,从一开始就注定。


广交会广交天下朋友,这是开放的象征,宣示这一点在当下尤为重要。


对企业来说,广交会仿佛是一条输送养料和水分的重要渠道,也是带来财富好运的宝库。


02广交会与广州共同成长


广州作为交通枢纽城市,举办交易会有自己的优势,交通特别发达,而且广州正在流量大城的路上奋力奔跑。


规划显示,“十四五”期间,广州将打造成为国内大循环中心节点城市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城市。


每到历史重要关头,广州和广交会都会冲到前面

▲广州国际会展中心


航空、铁路、港口、道路的交通枢纽能级都会得到大幅度提升,以航空为例:规划至“十四五”期末,旅客吞吐量达到 10000 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达到350万吨。


这也就意味着,广州不但有广交会,还会有越来越便利的交通,而这又会吸引更多企业、资源汇聚广州,形成一个正向循环。


广交会是一扇明亮的窗户,让一些初次参展的企业见识到了广州的魅力,有的直接迁册到广州,有的到广州开分公司。


广交会与广州是一种共同成长的关系。


毋庸置疑,广交会对广州贡献不小,所以广州决定利用广交会等平台加快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情况,且明确了“打造全球会展之都”的建设目标。


每到历史重要关头,广州和广交会都会冲到前面

▲广州国际会展中心内景


广州在消费领域呈现出“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打造全球会展之都”将强化这一效应。


在当下,消费力引导生产力,消费力强意味着城市经济繁荣,广州拿到了好牌。


扩大一点视野来看,我提醒大家去看看我今年二月份写过的一篇文章《大湾区发展重心逐渐“北移”》:


也就是说,在复杂的情况下,所有的努力都不可能改变趋势。


广交会带来的交易机会不是暂时的,而是草蛇灰线伏延千里的,广州的交通枢纽力量、相对其他一线城市的成本优势以及相对丰富的土地储备,会使得广交会这扇明亮窗户引来的资源加速流入。


每到历史重要关头,广州和广交会都会冲到前面

▲第130届广交会正在进行


可能整体经济在遭遇复杂期,但是广州的经济结构转型已经进入初步的收获期,而且在持续稳定加速。


广州上半年在一线城市中增速第一,并非浪得虚名,经济规律决定了生产要素的流向。


如果借力广交会,广州再把“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这块招牌擦亮做大,获得相应的实际收益,这就意味着广州趟出了一条新路。


广交会以及其背后的会展业,是广州极其看重,而且有希望做得更大更强的产业,其带来的就业、税收亦颇为可观。


另外,本届广交会线下展为时隔两年首次恢复,共吸引7795家企业,其中318家为首次参展,覆盖电子、机械、能源等众多品类。


据媒体报道,广州某公司的自动驾驶飞行器受到热捧,有福建企业展示了企业全球物流网的电子地图,深圳比亚迪也在广交会亮相参展,广交会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


每到历史重要关头,广州和广交会都会冲到前面


其实,这背后不仅是整个中国经济的结构转型,也是广州结构转型结果的一个直接投射。


广交会以及广州以开放的姿态迎接客商,以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的形象展示中国转型成果,这背后展示的是低调自信和持续奋斗的决心。


广交会是风向标,是平台,也是企业与城市倔强生长的陪伴者和助力者。


无论企业乘风破浪,抑或逆风飞扬,广交会都是城市那扇明亮的窗户,透着温暖气息,展示无限生机,我们甚至能听见窗边那些藤蔓快乐生长时发出的窃窃私语。


看看窗外,这是一段温暖的日子,这些日子属于广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广交会   广州   福地   万向节   都会   中国经济   枢纽   助力   关头   民营企业   窗户   明亮   困难   交通   城市   经济   历史   科技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