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从"数据中心"到"智能计算中心",一文门清

自某央媒报道将"新基建"内容阐述为5G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七大领域后,新基建概念开始火爆。近日,发改委对"新基建"进行官宣,明确"新基建"主要包含: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构成的基础设施体系。在发改委的官宣中,细心的人可以注意到,官方在信息基础设施中首次提出"智能计算中心"这一概念。这一概念与大众所熟知的"数据中心"概念相并列。这二者又有着什么样的差别与联系,下面笔者带你一文理清。

新基建从

一、数据中心智能化

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应用带来了全新的商业模式与生产力的提升。作为其关键支撑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数据中心,故名思意,其核心功能便是数据的存储、管理、共享交换与安全。围绕这一核心功能,建设了服务器集群、云计算系统、安全系统、电源系统、通信网络系统、空调系统、主备系统、机房楼宇等一系列的软硬件基础设施。

早期的大型数据中心基本上由电信运营商建设运维,在运营商由CT与IT融合形成ICT转型过程中,建设了大量的ICT融合数据中心。互联网的发展与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大量的企业或云计算运营公司等机构也开始自主建设企业数据中心。物联网与边缘计算技术的发展,边缘数据中心也可以逐步得到关注。

新基建从

这些传统的数据中心涉及大量的运维工作。这些工作往往采用着劳动密集型的方式,即大量的运维人员24H值班完成。例如UPS故障、蓄电池故障,空调故障等。运维人员定期的手动对电池组、空调、设备进行巡检,以排除安全隐患。而人工运维存在着不可靠性,细心有责任感的员工与随意的员工发现问题的能力天差地别。据有关报告统计,数据中心的故障有70%以上是人为因素导致的。

这便萌生了数据中心智能化运维升级。智能数据分析,智能自动检测,智能决策执行等智能化手段在数据中心的应用,大大提升了数据中心的服务能力,减少了数据中心运维的人力成本。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手段将传统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从升级为精确感知和精准控制的智能设备,实现自动化故障检测、故障定位、预警发送、故障隔离与自动故障恢复,最终实现无感知的自动化智能运维,提升数据中心的安全可靠。

新基建从

二、面向人工智能应用的算力中心

发改委首次提到的智能计算中心,笔者认为其更多关注于面向人工智能应用的算力中心。笔者多次提到,人工智能的三驾马车:算法、算力、数据。数据中心解决了数据的积累与组织管理的问题。那么,算力则由算力中心进行提供。数据中心大多数采用以x86为主的服务器架构,而算力中心更多采用GPU、TPU加速芯片、x86等融合的异构服务器架构,更关注于如何提升浮点计算、并行计算能力。AI算力中心在于建设一个异构系统融合的统一平台,形成AI算力资源池、算法资源池,通过统一的算力和算法调度平台,支撑人工智能应用的快速部署、动态算力扩容。

新基建从

在未来无处不智能的时代,算力中心或将成为社会生产生活所必须的重要基础设施。据有关报道,人工智能计算需求未来将占据80%以上,而这部分算力的提供将主要由算力中心来完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3

标签:计算中心   基建   数据中心   智能   人工智能   算法   基础设施   笔者   故障   概念   能力   服务器   数据   数码   系统   中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