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火箭发动机:推动私营企业太空竞赛的技术

3D打印火箭发动机:推动私营企业太空竞赛的技术

航天爱好者们一定不会忘记不断爆炸的SpaceX的原型火箭,没错,太空火箭发动机的不稳定特性常常意味着,许多早期的原型机最终会坠毁在土堆里,或变成废土朋克风的遗迹装饰物。事实上,意外的爆炸在这个领域是非常常见的,以至于火箭科学家居然想出了一个委婉的说法来形容这种情况:快速计划外拆卸,简称“RUD”。

每次火箭发动机爆炸时,都需要找到故障的来源,以便进行修复。然后,一台新的改进发动机被设计、制造、运往试验场并点火,然后循环再次开始 —— 直到唯一发生的拆卸是缓慢的、预定的那种。在快速发展的航天工业中,以这种方式完善火箭发动机是造成发展延迟的主要原因之一。

3D打印火箭发动机:推动私营企业太空竞赛的技术

上图:火箭发动机在发射时爆炸的场景。

今天,使用耐热金属合金的3D打印技术,正在给反复试验的火箭研制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以前需要数百个不同部件的整个结构,现在可以在几天内打印出来。这意味着,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你会看到更多的火箭被炸成碎片(只是个玩笑),但随着私营企业太空竞赛的加剧,火箭发动机实际构成的部件将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少。

要知道,火箭发动机每秒产生的能量相当于引爆一吨TNT,将这些能量引导到温度远高于3000摄氏度的废气(排气)中。那些既能做到这一点,又不会以计划外的方式迅速拆卸(爆炸)的引擎,至少需要三年时间才能从头开始设计,其中大部分还需要经过重新设计、重建、重新点火和重复的循环过程。

这是因为火箭发动机非常复杂。1969年将尼尔·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送上月球的土星5号(Saturn V)的F-1发动机各有5600个制造零件。其中,许多都来自不同的供应商,必须手工单独焊接或用螺栓连接在一起,这非常需要时间。

3D打印火箭发动机:推动私营企业太空竞赛的技术

上图:土星五号的F-1火箭发动机。

这一漫长而昂贵的过程在20世纪60年代可能还算是高效、可接受的,当时美国政府向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注入了资金,以推动太空竞赛。但对于现在的私营公司来说,这简直是耗时太长。

添加火箭燃料

发动机快速开发的关键是减少零件数量,从而减少组装发动机所需的时间,以及供应链延迟造成的中断。其中,最简单的方法是改变制造工艺。航天公司现在正在从减材制造工艺(去除材料以塑造零件)转向(通过一点一点地添加材料来构建零件)增材制造工艺。

3D打印火箭发动机:推动私营企业太空竞赛的技术

其实,这就意味着3D打印。工程师们越来越倾向于采用一种称为选择性激光烧结(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的工艺,通过增材工艺来实现火箭发动机零部件的3D打印。它的工作原理是先铺上一层金属粉末,激光束在计算机控制下根据零件分层截面信息进行有选择地烧结,一层完成后再进行下一层烧结,全部烧结完后去掉多余的粉末,就可以得到成型的零件。对于火箭发动机而言,会使用铬镍铁合金铜超合金粉末,因为它能承受非常高的温度。

选择性激光烧结允许在几天内在内部打印多个组件,作为一个统一的部件。 当出现 RUD 并发现故障时,工程师可以使用3D建模软件进行修复,将高度复杂的部件集成到新的火箭发动机中,以便几天后进行测试点火。

3D打印火箭发动机:推动私营企业太空竞赛的技术

使用3D打印还可以帮助制造商减轻整个火箭的重量,因为生产复杂结构所需的螺母、螺栓和焊缝更少。3D打印在制造发动机复杂的再生冷却喷管方面特别有用,该喷管将冷燃料输送到热发动机周围,同时冷却发动机壁,并在燃烧前预热冷燃料。

使用3D打印技术重新设计的阿波罗F-1发动机,将零件数量从5600个减少到仅40个。目前,还没有一家公司能将这一数字减少到1,但不可否认的是,3D打印已经带来了一个快速、灵敏的火箭发动机发展的新时代。

商业可行性

这对私营太空企业来说很重要。建造火箭并不便宜。随着 RUD 废品开始堆积,投资者可能会变得反复无常。那些竞相向太空发射有效载荷的公司,每当因火箭故障而被迫推迟发射计划时,他们的公关就会倍受打击。

3D打印火箭发动机:推动私营企业太空竞赛的技术

上图:火箭实验室(Rocket Lab)3D打印火箭发动机。

几乎所有新的火箭公司和太空创业公司都在采用3D金属打印技术。它加速了它们的发展阶段,帮助它们在成功进入太空之前度过了关键的几年。值得注意的是火箭实验室(Rocket Lab)和相对论空间(Relativity Space),前者使用3D打印引擎从新西兰发射火箭,后者使用3D打印整个火箭。在英国的效仿者还有Skyrora和Orbex。后者的目标是最早在2022年发射使用3D打印引擎的火箭。

整个火箭,包括它的发动机,是否可以一次性3D打印,还有待观察。但这显然是这个行业的发展方向。在这个行业中,轻量化、复杂的内部制造,将决定哪些有效载荷可以顺利进入轨道,而哪些最终会在不合时宜的时刻迅速解体。


如果朋友们喜欢,敬请关注“知新了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火箭发动机   太空   喷管   载荷   合金   螺栓   土星   私营企业   部件   零件   燃料   航天   发动机   火箭   故障   技术   科技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