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设备智慧到场景智慧,华为智慧办公破局“办公不自由”

从设备智慧到场景智慧,华为智慧办公破局“办公不自由”

9月13日,华为智慧办公新品发布会上,不仅推出了华为MateBook 13s、MateBook 14s和华为MateStation X等多款新品,不断丰富华为PC产品矩阵,构建起了相对完善的产品布局,更令人意外的是,华为移动应用引擎的首席应用,让华为在新品上实现了移动App与Windows平台的完美融合,让PC变成了一个“大屏手机”。华为从底层打通了Windows与移动应用生态,让PC完美兼容了移动App,打破手机、PC应用生态十余年割裂困局的同时,为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智慧办公体验。

从设备智慧到场景智慧,华为智慧办公破局“办公不自由”

经过5年的发展,通过本次发布会,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华为PC已经从产品的单点创新开始向办公场景智慧化方向演进,对于华为PC而言这是一次质的飞跃,在PC智慧化日趋明朗化的今天,华为的“智慧办公”理念也正引领整个PC产业发展的方向。

PC市场的探索,从设备智慧化到多设备协同

华为进入PC领域的这五年,不仅在产品形态和外观设计方面在改变着行业趋势,更大的价值还在于通过对产业和技术的创新性研究,正在重构办公环境中智能场景中多类型设备的协同方式,以此来推动办公场景中生产力最大程度的释放和沟通方式的转变,从而提升办公场景中用户的创新能力和沟通效率的极大提升。

华为从进入PC领域,就以其全新的产品思维开始改变几十年未变的产业形态。华为MateBook X Pro的出现,让Windows阵营的PC产品,第一次触摸到了Unibody设计带来的时尚和精致的用户体验,配合极具创新性的时尚配色,彻底改变了PC产品长期在用户心里形象的刻板印象。

时至今日,MateBook X Pro的设计风格和配色仍然是行业追逐模仿的一种标杆。

PC智能化是产业发展的大趋势,然而从目前产业生态和产品进步来看,并没有形成产业发展的共识,传统PC场景仍然处在生存的舒适区,这也就形成了PC作为办公场景中无法取代的生产力工具,但在更多的应用领域,其价值正在被不同类型的智能终端所取代。PC的智慧化,需要厂家从产品到场景,再到生态的重新构建,需要以用户在办公场景下的智慧化需求,构建理论体系和生态体系。

华为的PC产品以及其表现出来的生态体系,正让我们看到了未来PC智能化的趋势。

PC的智慧化,需要从硬件到软件的协同发展,更需要从技术架构中探索目前办公环境中多类型设备的协同和高效连接,以及场景切换和数据流转。

华为从进入PC产业,事实上是在用智能手机的思维方式,重新解构PC产品的价值和应用场景。从最早的华为分享、一碰传,再到多设备的协同,以及前不久的跨设备搜索、Desktop Mode,其本质上就是在构建基于办公场景的多类型设备的高效协同机制和技术体系。

以物联网时代,我们在讨论一般意义上的办公环境中的智慧场景,更多的关注重点是在于如何通过构建统一的数据结构,实现多类型多设备的统一数据平台,这是一种极致化的场景智慧,但这一方向,至少在当下很难说是用户真正的需要,况且构建这种智慧场景,不仅需要PC厂家在产品和软件方面的努力,更多的是需要构建起整个行业标准,很难在短时间内让用户感知到智慧场景带来的便捷和高效。

简单化来说,如何说智能手机是移动场景中的主要设备,那么在办公场景中,PC才是最主要的核心设备,事实上,在特定的环境中,受人的关注力的限制,很难会有超过二种以上设备成为核心交互设备。所以,在办公场景中,PC仍然是现在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内最核心的生产力工具,这就意味着其它智能设备或终端与PC之间的关系必然是主次关系。

PC在办公场景中与其它设备的这种主次关系,决定了其在设备连接和数据共享方面的方式。就像我们不能在办公场景中一会儿看电脑一会玩手机一样,手机在办公场景下的从属地位就意味在这一场景中,如何将手机的数据和信息融合到PC之中,才是最有价值的设备协同方式。

华为PC经过5年的发展,在办公环境中的场景智慧方式,我们看到了一种既基于用户现实需要,又符合未来智慧化的系统化方案。在基于华为分享技术,围绕PC,构建起了多类型设备的轻连接重交互的多设备协同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场景智能。

这一体系的优势在于,在办公场景中,PC与手机、智能音箱、手机、显示器等设备既形成了快速高效的连接,又可以实现非统一数据平台下的高效数据分享,同时又可以有效利用不同设备在办公场景中的最优势的功能,这一技术体系,可以最大可能的释放用户在办公场景中的生产效率。

华为余承东本次发布会上表示,“华为智慧办公的理念是将硬件与软件有机的联合在一起,打造设备相互协同,生态相互融合,数据无缝流转的智慧体验,极大提高创造与沟通的效率。” 从目前华为PC的实现使用体验来看,正验证了这一构想。

事实上在此次华为智慧办公新品发布会上,第一次在PC产品中实现PC和移动App应用生态融合,为下一步实现PC和手机在办公场景中的深度融合创造了先例。

无论是苹果抛弃X86结构的处理器,从而实现苹果笔记本、苹果平板与苹果手机的全面兼容,还是不久以后微软推出的Windows 11开始尝试兼容安卓应用,行业的引领者已经全面开始全面思考如何实现多终端的协同与融合。从这一趋势看,华为PC目前构建的多类型终端的融合和协同显然要更加实用和高效。

从设备智慧到场景智慧,华为智慧办公破局“办公不自由”

从设备协同到生态融合,华为PC不再只是“PC”

“14寸的大屏手机”是华为推出新MateBook时的一种调侃表述,但从目前华为在PC上实现移动应用生态融合的表现来看,确实也不为过。

基于华为移动应用引擎,华为MateBook 13s、MateBook 14s上精选了若干主流移动App,进行了多重测试、定制调优,并将其与华为应用市场整合。让海量优质移动App,通过华为应用市场便可轻松下载。结合深入底层的桌面级移动App交互体验,让PC生态与移动App生态实现了一体化。另外,在华为MateBook 13s、MateBook 14s使用移动App还可以实现“平行世界”的功能,这极大地提高了移动用户在PC端的使用价值。更大的屏和两级菜单的功能,让用户在实现使用移动应用时,提升了信息获取效率和沟通效率。

前面我们已经说了,无论是苹果试图打破移动生态和PC生态,还是微软尝试去兼容安卓应用,其本质就是如何在办公场景中,让用户专注于核心工作内容,但又可以兼顾到移动终端的信息。而在华为的PC上的表现,我们看到了更为广阔和更加具有探索价值的方向,那就是基于办公场景下的核心设备(PC),构建起跨平台、跨设备,多类型设备融合的信息体系,通过发挥不同类型设备的优势功能,从而为用户提升智能场景中更加智慧化的使用体验。

华为PC正在通过5年的探索,通过实现设备智能到设备协同,最终实现多生态的融合,实现不同场景的无缝切换和数据的无间流转。

在这一技术体系中,我们可以很明确看到华为与苹果和微软的巨大不同,如何说苹果实现的是底层的数据完全统一,是将移动生态完整地复制到PC生态,反之亦然;而华为要实现的是基于不同场景下核心设备和边缘设备的高效连接和数据的高效传输,同时也解决了跨场景间核心设备的转变和场景切换。简而言之,华为的智慧办公,是基于华为全场景智慧生活战略下的一个分支,需要系统性考虑与智能家居、智慧出行、运动健康和影音娱乐场景的协同以及各场景中多种设备的协同。

在华为设备构成的办公场景中,华为PC不仅可以呈现手机界面,使用手机上的全部功能,而且可以让平板形成第二块屏幕;同时不仅可以无线连接到华为MateView,可以便捷地使用华为SOUND X和华为耳机,可能未来还有更多的设备共同为提升办公效率服务。

从这一方向来看,华为PC的生态融合,不仅仅只是PC生态和移动生态的融合,未来更多是多种生态在统一的交互逻辑和技术体系下的多生态融合,是围绕用户在不同场景下需求变化带来的多场景融合。

定义智慧办公新时代

从2015年人工智能的再次兴起,智能办公也就成为了各大会议各种厂家不断重复的一个话题,然而在用户体验上,绝大多数厂家的产品,并没有让我们感到些许变化。

虽然从产业发展而言,统一的数据平台和应用结构,广泛被行业讨论,但受制于Windows平台的绝对领导地位,设备厂家很难从数据结构和应用方式的改变来实现PC智能化的理想。尽管苹果是最早实现移动终端、平板和 苹果PC文件共享的厂家,但其“隔空传送”也仅仅实现了文件在苹果产品中的有限传输,至于其智能化的表现,也仅仅停留在“Siri”带来的一些便捷。

特别是Windows平台,如何能在现在的技术体系下,实现多类型终端的融合,从而实现办公环境中的场景场景,才是可行的方式。

从设备智慧到场景智慧,华为智慧办公破局“办公不自由”

从华为PC五年的变革来看,这一方式正在改变着PC智慧化的方向和智慧办公的方式。

在产品方面,通过智慧化管理和智慧语音系统,让PC的使用更趋智慧化,更大范围地为用户提供更智慧更便捷的交互和使用方式。同时通过华为的分布式文件架构,从底层打通各智能终端与Windows的连接,实现多设备的有效连接,围绕用户在办公环境中的核心需求,协同多类型设备,发挥不同类型设备的核心功能,为PC提供更加高效的输出和输入方式,从而构建起以PC为核心的多终端协同体系,实现办公环境中的场景智慧。

华为的这一体系,或者说智慧办公场景实现方式,为智慧办公的发展提供了一条现实的演进之路。正如之前华为在PC端推出的华为分享和“一碰传”功能,成为PC厂家和手机厂家争相借鉴的方式一样,华为的智慧办公场景的实现方式,重新定义了智慧办公的方式,未来或将推动整体产业向智慧化方向迈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华为   场景   智慧   设备   高效   终端   生态   核心   体系   苹果   方式   数据   数码   用户   手机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