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被认定违背公序良俗,知乎玩梗注册“B乎”商标翻车

企业通过玩梗,可以达到扩大知名度、拉近和消费者的距离等效果,尤其是定位于年轻人的一些互联网平台,更是对网络热词使用得游刃有余,甚至不惜认领“黑称”,将一些“野生”梗纳入自己品牌旗下,反而博得了一批用户的好感,顺便夯实了品牌资产。比如拼多多,在多个类别申请了黑称“拼夕夕”商标,而腾讯则很早就申请了“鹅厂”及相关衍生词汇商标。



“自黑”成为流量密码




谢邀。人在美国,刚下飞机。这是知乎最为人知的一个梗。


知乎,一个致力于为用户搭建高端知识问答平台的互联网社区,因平台内答主水平普遍B格(逼格)更高,被众多网友称为精英社区。随着更多用户涌入,不少人为了逼格而逼格,知乎也因此被调侃为“B(逼)乎”。而黑称作为现今网络平台的流量密码,自然也不会被知乎放过。就在去年的愚人节,知乎首度上线“B 乎”模式,以自黑来博一把眼球。


因被认定违背公序良俗,知乎玩梗注册“B乎”商标翻车


在尝到“自黑”的甜头后,知乎运营主体——智者四海(北京)技术有限公司也开始借鉴其他平台的操作,在2020年3月份将“B乎”申请注册成商标,国际分类涉及教育娱乐服务、软件产品和科学仪器。


因被认定违背公序良俗,知乎玩梗注册“B乎”商标翻车


不过,知乎在申请“B乎”这一商标的时候,被商标评审机关认为“有悖于社会公序良俗,整体格调不高,对我国公共秩序产生消极、负面影响,属于《商标法》第十条第一款第(八)项所指不得作为商标使用的标志”,最终决定对该商标予以驳回。



“玩梗”也要适度




相比较其他网络平台“自黑”后获得一波流量,知乎这次翻车可谓是相当尴尬了。事实上,企业保护自己的“黑梗”商标本身并没有错,尤其是这种具有高度指向性的词语,极容易被他人“搭便车”(经查询,此前已经有公司成功注册“B乎”商标)。但知乎这次申请“B乎”失败也再次提醒各位企业主,商标申请并非必然都会通过,除了要与在先注册或申请的商标进行近似检索以外,核准商标注册还有合法性和显著性的要求。


因被认定违背公序良俗,知乎玩梗注册“B乎”商标翻车


例如,这几年比较著名的案件,包括“MLGB”商标、“叫了个鸡”商标,都涉及含义消极、格调不高,用作商标有害于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易产生不良影响。


从《商标法》来看,不良影响条款是法律的绝对禁止条款,只要申请注册的商标可能损害社会道德风尚或社会公共秩序、公共利益,就无法取得核准注册。如今,网络热词和社会热点逐渐成为注册商标的争夺主战场,究其原因,越个性的商标越容易被人记住。但对企业主体来说,不良影响商标存在大量法律风险,盲目博取眼球,提高关注度,对个人、企业都是不负责任的。


因被认定违背公序良俗,知乎玩梗注册“B乎”商标翻车


总之,申请商标前一定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如果您不具备丰富的商标注册经验,对我国的《商标法》也缺乏深入的了解,可以联系盛凡知识产权,为您提供专业的一站式知识产权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商标   商标法   翻车   格调   风尚   商标注册   消极   眼球   知识产权   流量   不良   社会   用户   平台   科技   网络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