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废车行业将在“十四五”期间进入发展新模式

2020年12月21日,2020年中国报废车产业链延伸论坛暨中再协(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报废车分会会员大会在广州举行。面向“十四五”,中国报废车产业面临着新的巨大机遇和挑战,行业、企业要怎样才能在未来五年发展中更上一层楼,是业内外关注的焦点,也是此次论坛讨论的焦点。

报废车行业将在“十四五”期间进入发展新模式

♦报废车行业将在“十四五”进入黄金期

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执行会长、中国民营经济50人谈成员兼秘书长刘红路强调,任何一个行业、企业都需要开拓视野,站在全球经济发展的角度更好的参与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而中国是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民营企业要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抓住机遇。”全国工商联智库委员会成员、国家发改委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特聘副会长王忠明则认为,面向“十四五”企业的发展必须要有大局观,深刻认识新发展格局,报废车行业的企业要抓住我国再制造经济发展的机遇。

中再生协会报废车分会秘书长张莹认为,未来,报废车行业将围绕容量、价值、多变、量与质、市场化等几个关键词发展。“十四五”期间,生态环境基本制度和重大整体体系创新将是重要任务,包括健全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政策和制度体系,还包括资源回收、垃圾分类和固废处理、清洁生产体系等。这样的要求,将促进促使物尽其用、节约资源的绿色生活方式转型;减少能耗和污染物的排放,特别是碳排放;减少购买车和使用者的经济成本,也将提升相关经济效益。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表示,“资源化的回收方式将得到鼓励,如配件再用、再制造和电池的利用等。”他还强调,循环利用必须“经济”,不经济的循环利用方式得不到市场用户,同时,循环利用也必须安全和绿色。而循环、环境、安全恰是《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的关键词。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汽车市场处副处长王光磊表示,我国汽车报废率低,一方面是因为我国汽车发展历史较短、车龄较新,另一方面是因为我国没有强制的汽车报废政策。未来,保有车龄结构将逐渐老化,10年以上车龄比例将大幅上升,平均车龄也将由现在的5年上升到6.3年左右,这无疑将有助于报废车行业的发展。他判断,“十四五”,将成为报废汽车行业的黄金期,行业将迎来两位数增长的十年。

中汽中心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副总工程师黎宇科认为,大量企业及资本进入,会加速报废车行业“洗牌”。放开总量控制后,企业数量将大幅增加。在“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之际,未来传统作业方式将受到严峻挑战,报废汽车回收行业将逐渐转向技术和资本密集型方向,“行业即将进入转型升级和结构优化期。”在行业“洗牌”的过程中,会有一批技术水平较高、实力较强的骨干企业初选,引领行业发展。黎宇科认为,在国家高度重视循环经济发展的前提下,未来,报废车的行业发展将被打破多种障碍,迎来“暖春”。但同时,市场竞争也将日趋激烈,大量企业进入分享资源,环保“利剑”高悬,企业内外将进入“寒冬”。

“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审视自身,每个企业都能迎来新春天;固守传统,不思创新,只能在冬天被淘汰。”黎宇科说道。北京金属回收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东刚认为,当前,报废车行业出现投资过热的问题,缺乏理性。

♦合规是企业发展的前提

自715号令实施以来,报废车行业正在经历期盼已久的政策和管理变革。在五大总成不再强制报废、报废车辆收车价格可以自由定价、企业资质管理放开等利好管理政策推动下,报废车行业进入蓬勃发展的春天。然而,资本涌入的同时,报废车行业在迈向正规化发展渠道之前,必须面对技术升级、管理加严等系列考验,而当前正是关口期。资质变更申请首当其冲。据了解,按照715号及相关配套政策的要求,报废车企业资质将逐步放开,但相关企业必须要满足新的技术要求,无论是既有企业,还是新进入者都必须按照新技术要求重新审核,通过审核后方能成为新管理办法下正式的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企业。

广东省物资流通协会秘书长彭欣婷介绍,企业在申请资质审核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细节,要素材料要齐备,一些审核如环保设备等是环环相扣的。

四川省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行业协会秘书长鲁胜则表示,各地在制定资质条件时存在一些争议,各省也会根据自身条件有调整,今后报废车拆解企业审核不会“一刀切”。

常纪文强调,不合规的企业未来肯定会倒下,“越早合规越有机会”。黎宇科则指出,安全环保依旧是报废车行业的“红线”,违反环境保护法、违规和强制性标准的企业将被吊销资质认定书,未来安全环保会更严格,行业“脏乱差”的问题将逐步改善。刘红路也表示,新时期要求企业创新发展,而创新发展必须建立在遵纪守法基础上,否则后患无穷。对报废车企业而言,合乎715号令的新要求是创新发展的前提。

目前,报废拆解企业的危废处置存在拆解流程等与现行政策法规不一致;报废机动车拆解、压件、破碎等工序存在露天作业,产生大量扬尘等不规范问题;存在未明确部分拆解物处置要求等问题。

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综合业务部邓毅介绍,新《固体法》也对报废机动车拆解行业的污染防治及环保技术规范做出新要求,这些变化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污染担责原则,生产者责任延伸缘何和全过程管理原则。报废车拆解企业需要把握固废法的新制度要求,才能更好发展。需要注意的是,新《固体法》给固废资源利用自身环境管理水平提升等方面带来了诸多挑战,如严格的环境管理要求倒逼行业淘汰重组,能力提升竞争加剧要求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违法行为处罚力度的增加带来经营风险,高价值危废利用能力过剩等。同时,也带来一些新机遇,如管理加强带来行业管理需求上升,有利于管理规范、环境友好企业扩大规模,有利于新业态建立和新兴创新型企业发展。

♦企业要拓展业务领域掌握主动权

黎宇科认为,未来,报废车企业发展的关键是“开拓”,需要完善收车渠道,提升客户服务质量,增加废车回收数量;开拓回用件市场,增加销售收入;提升信息化水平和拆解水平,提升拆解产物经济性;开拓业务领域,向再制造、动力蓄电池再利用等高技术、高附加值领域延伸。中原商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总经理马辉表示,企业要想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主动、存活下来,必须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拓展队伍、开拓收车渠道和销售渠道。

广西嘉禾润再制造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瑛认为,拆解和再制造是推动报废车企业发展的“双循环”,相关企业需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才能创造更好的收益。而当前,回用件的流通率是困扰行业发展的重点。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汽运中心汽车运行保障部部长刘富佳认为,再制造和回用件使用率低重要是受消费习惯、行业利润低和配件市场假冒伪劣低价件多等因素影响。同时,也与配件销售渠道不畅,再制造件、回用技术供应链不畅,缺少大型配件经销商,现有政策未落实,质量监管、政策引导不足等因素影响。“我们需要理顺再制造件、回用件链条结点;完成供应链技术升级;规范拆解企业、配件标准;提升主机厂参与度;推进绿色维修,提升维修企业参与度,并用政策推动,联合政府、行业和企业共同推进,才能促进拆解回用件行业发展。”刘富佳如是说。

北京赛德美资源再利用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赵小勇预测,十年后,拆解企业回收的车辆将有一半是纯电动车辆,企业需要做好相关准备,迎接新能源汽车报废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他还提出,报废拆解企业可以利用与整车厂共享仓库等方式,提升收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行业   机动车   中国   秘书长   资质   未来   方式   配件   协会   政策   经济   汽车   资源   技术   科技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