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的禀赋特征

黄剑辉

河北,简称“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石家庄。河北地处华北、环抱京津,头枕高原、面朝平原,地处温带、四季分明。河北具有丰富的煤 矿资源,钢铁产能丰富;棉花种植面积大,为我国第二大的产棉大省。由于其特 殊的地位位置,河北长期以来作为京畿重地,对其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 影响。

(一)地理环境特征

1.区域位置:地处华北、环抱京津。

河北省地处东经113°27′-119°50′,北纬 36°05′-42°40′之间,位于中国华北平 原的北部,黄河下游之北,总面积18.85 万平方公里,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居第十四位。河北省横跨华北、东北两大地区,环抱北京、天津,北距北京 283 公里,东与天津市毗连并紧傍渤海,与京津经济、文化、科技发展联系紧密, 形成京津冀经济圈;东南部、南部衔山东、河南两省,西倚太行山与山西省为邻, 西北部、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东北部与辽宁省接壤,成为华东、华南和西 南等区域连接“三北”(东北、西北、华北)地区的枢纽地带,也成为“三北”地区的重要物流中转站和出海通道。河北省是全国12个沿海省市之一,有长度487 公里的海岸线。濒临渤海的秦皇岛、唐山、沧州三市,是河北的海上门户,经国 务院批准,1988年3 月在这里设立了秦-唐-沧经济开放区。

2.地势地貌:头枕高山,面朝大海。

河北省地势背山面海,西北高,东南低。地貌类型比较齐全,涵盖了高原、山地、丘陵、平原、洼地等多种地形,其中高原和山地约占全省面积的 57%,盆地站 12.1%,丘陵占 4.82%。高原位于北部,平均海拔 1200-1500 米,属内蒙古 高原的南缘,人们所熟知的“坝上草原”“张北围场”即位于此。山地主要由燕山和太行山两大山脉组成,燕山山脉横亘于北部,呈东西走向,太行山脉在西部,其 主体部分呈东北-西南走向,是河北省与山西省的天然界限。平原位于东部和南 部,属于华北大平原的一部分,平均海拔在300 米以下,土质肥沃,主要为农业区。在河北平原上,分布着总面积约1000 平方公里的洼地,如白洋淀、文安洼、大洼、大陆泽、宁晋泊、永年洼等即分布在此。

3.气候条件:地处温带,四季分明。

河北省地处中纬度亚欧大陆东部,虽然面临渤海,但受亚欧大陆的影响很大,气候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省四季分配不均,春秋为两个月左右,冬夏为4 个月左右;具有春节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干 燥等特点。全省平均气温0-14℃。河北坝上及北部山区地势高,纬度低,冬季可 长达 7-8 个月,而夏季仅为 1 个月,且气温较低,昼夜温差较大,适宜特种植物 生长;中南部地区气温偏高,光能潜力充足,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二)资源禀赋特征

1.自然资源:煤钢丰富,水电缺乏,

河北省煤钢资源极为丰富。河北矿产资源方面,河北省地质结构复杂,成矿 条件较好,矿产资源丰富,矿产储量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矿产资源储量排位居 全国前5位的有冶金用白云岩、铁矿等41种,其中铁矿保有资源储量93.28 亿 吨,居全国第3位;位次在6~10位的有钼矿、水泥用灰岩、盐矿等18 种;煤 保有资源储量227.57亿吨,居全国第12位;金矿保有资源储量244.08 吨,居全国第17 位。归因于丰富的矿产资源,尤其是丰富的铁矿石和煤炭资源,河北省 钢铁产能丰富,2019年钢材产量达到2.4 亿吨,居全国首位。

河北省淡水资源严重缺乏。

淡水资源方面,全省水资源总量从1980年的 236亿立方米下降到2018年的157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总量也由2000年123 亿立方米下降到2018年的89亿立方米。河北省人均水资源量307 立方米,只占全国平均用水量的七分之一,全国人均水资源用水量2000 多立方米,按照国际标准,人均水资源量不足 500 立方米,被视为极度缺水地区。 已经形成了地下超级大 漏斗,每年需要利用南水北调、海水淡化等方式弥补淡水不足问题。

河北省河流众多,但水电资源贫乏。

河北省长度在18公里以上1000 公里以下者有300多条,大都发源或流经燕山、冀北山地和太行山山区,主要河流从南 到北依次有:漳卫南运河、子牙河、大清河、永定河、潮白河、蓟运河、滦河等,分属海河、滦河、内陆河、辽河4 个水系。其中海河水系最大,滦河水系次之。但由于多数河流均处在华北大平原上,水位落差小,因此河北省水电资源不丰富,水电站少,水力发电量小。水电站建设上,只有北部的滦河上有小型水电站。

河北省拥有一定海洋资源和地热资源。

海洋资源方面,河北省是全国沿海12个省市之一,沿海地处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地带,海岸线长达487 公里,海岸带总面积11379.88平方公里,其中浅海和潮间带海域面积7623.5 平方公里,陆域面积2732.2平方公里。

地热资源方面,河北省早在20世纪70 年代即着手地热资源调查,根据地质普查和石油勘探资源证实,河北省地热资源储量十分丰 富,11个省辖市均有分布,是我国东部开发中低温热水最优越的地区之一。

2.农业资源,耕地广袤,农业大省。

河北耕地面积大,但人均耕地面积有限。

截止2018 年末,河北省共有农用地1306.14万公顷(约2亿亩),其中耕地652.36万公顷(约1亿亩),园地82.78 万公顷,林地 459.27 万公顷,牧草地 40.07 万公顷;建设用地 226.43 万公顷,含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95.62万公顷。河北省人多地少,人均耕地不到 1.4亩,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河北是农作物产量大省,秸秆等生物质资源丰富。河北的农业资源主要包括 粮食作物、棉花、油料作物等。粮食作物主要有冬小麦、玉米、谷子、高粱、甘 薯、豆类(包括大豆、红小豆、绿豆等),其次是春小麦、大麦、莜麦、马铃薯、 糜黍等。耕地面积大,决定了河北省秸秆等生物质资源丰富,每年主要农作物秸 秆年产量约6600 万吨以上。

河北省盛产棉花、油料等经济作物。河北省棉花种植面积较大、产量较高,2019 年,河北省棉花总产量 22.7 万吨,位居全国第二。

油料作物方面,河北省在花生、胡麻、芝麻、向日葵、油菜籽和蓖麻等方面产量较大,其中花生播种面2资料来源:《当代中国的河北》。积和产量分别占油料作物的50%和 70%左右,主要分布在滦河、永定河、大清河、老磁河等河系的范区,以滦河流域的滦县、滦南、迁安等县最为集中。

3.旅游资源:人杰地灵,山海俱全。

河北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迷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达168 处,居全国第三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30 处,居全国前列。河北省拥有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总数在全国排名第三,有3 处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同时也占全国文化遗产的1/9。河北省也是最大的著名文物省,具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8 处,省级重点文化保护单位共670处。 此外,河北省还具有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5 座,全国的十大风景名胜共有2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5处, 国家级地质公园 3处,从整体而言,河北省的品牌旅游资源在全国排名第七,在全国各省中占有非 常大的优势。

4.交通资源:陆港俱全,四通八达。

河北是“三北”地区重要的出海通道,是连接北京与全国各地的交通枢纽。目前,河北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陆、海、空综合交通运输网。

陆地交通方面,一 是铁路资源丰富。主要有以北京为中心向四面放射的京哈、京沪、京兰、京广通 道,京通、京承和京原主干线,有东西方向分布以运煤为主的石太、石德、邯济、 邯长、朔黄和大秦线。二是公路交通发达。通过河北境内的高速公路主要有京 沪高速、京台高速、京昆高速、京港澳高速、京藏高速、京新高速以及以石家庄 为中心,西到太远,东到黄骅的石太、黄石高速。通过河北省的国道17条,位 于全国前列。2020年,河北省累计完成营业性道路客运量1.1 亿人、旅客周转量 83.1亿人公里,完成营业性道路货运量21.2亿吨、货物周转量8103.3亿吨公里。

海洋港口方面,河北有秦皇岛港、京唐港、黄骅港等较大出海口岸。具有百多年 历史的秦皇岛港拥有生产泊位29个,年吞吐量在亿吨以上,是我国第五大亿吨 港口和第一个亿吨煤炭输出港。2020年,河北省港口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12 亿吨,同比增长3.6%;完成集装箱吞吐量446.8万TEU,同比增长 8.3%。

航空交 通方面,河北有石家庄、邯郸、秦皇岛三处机场。石家庄正定机场是国家批准的 国际口岸机场,现已开通47条航线,通往全国32 个大中城市,并开通了石家庄至香港及俄罗斯航线。秦皇岛山海关机场开通21条航线,通往全国27 个城市。 邯郸机场已开通至上海、重庆、青岛、深圳等城市航线。

(三)人文环境特征

1.历史区划:长期直隶,拱卫京师。

河北古称冀州,是禹贡九州之一。战国时分属燕、赵等诸侯国,故河北有“燕赵”之称。从元朝开始,河北作为元明清三个朝代的直隶地区,归属中央管辖, 拱卫京师,时间长达600 多年,对其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发展带来非常重大的影响。直到1928 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才将河北从直隶省改为河北省。1949年之后,北京市、天津市先后成为直辖市;至1973 年,河北省现代管辖范围基本形成。

2.文化特点:燕赵大地,文化多样

(1)燕赵文化。河北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被称为燕赵大地,并形成独特的燕赵文化。燕赵文化形成于波澜壮阔的战国时期,在战到国中期开始形成, 到战国后期成熟和定型。从地理环境和生产方式上看,燕赵文化是一种平原文化、 农业文化、旱地农耕文化。从民族特色上看,它是一种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文化10。 燕赵文化具有慷慨悲歌、好气任侠的特点。

(2)京畿文化。由于京师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全国的核心资源均由河北进京,在京师融合、交流后,又经河北辐射至全国各地,因此河北受京都文化的 熏陶很影响较深。同时,作为京畿重地,河北又承担着保卫京师安稳的重要职责, 长期以来将“政治任务”作为第一要务,形成了重礼仪、重传统、安分守己的文化, 创新精神显得不足。

(3)多样性文化。河北文化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多样性。历史上,为了强化河北的军事堡垒作用,统治者不断扩张、调整河北疆域。直至清朝,河北 作为直隶省,北至内蒙古,东至辽西,南部跨过黄河,西达山西北部,成为名符其实的大省。大省的背后,是各种文化不断碰撞、融合,例如东北部属东北文化圈,张家口属于草原文化。此外,河北各市之间方言差异较大,其中以冀鲁官话 为主,部分地区使用晋语、北京官话、天津话等。

(4)商业文化。历史上,以“老呔帮”、“张库帮”、“冀中帮”为代表的冀商, 曾对河北的商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对河北的商业文化也产生了重要影 响。其中,“老呔帮”以冀东的乐亭、滦县、昌黎商人为主,包括丰润、玉田、遵化以及抚宁、临榆、宁河、宝坻、蓟县等地商人,把东北作为主要的活动区域和 势力范围。“张库帮”以束鹿、深州、饶阳、辛集、南宫等地的河北商人为主,经 营范围为张家口到蒙古草原乌兰巴托的贸易运销线,史上成为“张库大道”,主要运销烟、酒、茶、糖,以及蒙靴、小量的茶砖、褡裢布、烟袋杆等生活用品,以 及珊瑚、玉器等商品。“冀中帮”则是依靠向全国各地售卖境内特产,如保定酱菜、 安国药材、高阳棉布、辛集皮毛、安平罗网、顺平肠衣等而闻名。河北人侠义坚 忍、务实内敛的性格注定了“冀商三大帮”踏实、稳重的经营风格。对于冀商而言, 利润不是追求的唯一目标,冀商之所以能够成功,很大程度在于其“文商并举、 培养人才”的独特商道。上世纪初叶,“老呔帮”每年都要将数千万银元捐于教育。 上世纪 30 年代初,乐亭县的商人们在家乡捐资办起了 164 所中小学,遍及城乡 各地,到解放前乐亭全县有4720名大专毕业生、76 名留学生,其中绝大多数都 在这些学校受过启蒙教育和基础教育。乐亭县更是拥有“文化县”的美称。据考 证,只有不到 50 万人口的乐亭,在解放后走出了 9 位院士、20 多位将军,其他 行业的专家精英也是数不胜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河北省   乐亭   京畿   地热   燕赵   滦河   华北   禀赋   石家庄   河北   储量   平原   特征   地区   文化   全国   资源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