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雪的茶会计牛弊!做账3个月让财报“多”了1667万

定了!新式茶饮第一股“奈雪的茶“”预计于6月30日登陆港交所,证券代码为“2150”。 




早前,6月17日晚间奈雪的茶在香港召开IPO记者会,并宣布计划集资44.25亿港元至50.94亿港元。此次计划全球发售的股份为2.5727亿股,招股价为17.20港元至19.80港元之间。


而截至今日,奈雪的茶孖展暂录838.6亿港元,超额认购163.6倍。


01

3个月实现财报扭亏为盈

2020年全年净利润6217万


2015年11月,第一家奈雪茶饮店在深圳开业。如今他们在中国市场经营着556间奈雪茶饮店,覆盖国内66个城市。


另外还在日本开有一家门店。他们计划在最近2年里再开出650家门店。


奈雪的茶会计牛弊!做账3个月让财报“多”了1667万


奈雪的茶由彭心和丈夫赵林夫共同创立。上市前,彭心和赵林夫妇通过林新控股持有公司67.04%股权;同时股权激励计划持股8.32%,持有大约1.2亿股。


2021年2月11月,奈雪的茶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根据这份招股书,奈雪2018年、2019年、2020年前三季度,分别亏损6970万元、3970万元、2750万元。


6月6日,港交所信息显示,奈雪已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更新后的招股书显示:


2018年至2020年,奈雪营收分别为人民币10.9亿元、25.0亿元和30.6亿元;年内净利润分别为-6972.9万元、-3968.0万元、-2.03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5658.0万元、-1173.5万元以及1664.3万元。


奈雪的茶会计牛弊!做账3个月让财报“多”了1667万


此外,如果按照国际会计准则第17号,奈雪的茶2020年全年经营净利润计算公式:1+2-3(红色标注),奈雪的茶2020年全年实现净利润6217万。


奈雪的茶会计牛弊!做账3个月让财报“多”了1667万


在更新后的招股书中,奈雪的茶表示,剔除了“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1.33亿元、“编纂”开支1140万元、“以权益结算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开支”4546万元、“可赎回注资额的利息”3825万元、“免征销项增值税所得收入”-1.8亿元、“不可抵扣的进项增值税”1.72亿元。


这些主要是融资过程中约定的一些优先股、债转股、利息,以及期权激励、税收等带来的公司损益变化。


打个很简单的比方,公司估值水涨船高,那上市前给股东、员工的股份、期权之类的,届时兑现的金额也会增加,这就造成了财务统计中的亏损。


此前,快手的招股书也显示巨额亏损“主要是由于快手的估值上涨带来的公允价值变化所导致”。


所以,智通财经APP评价认为:“与其说奈雪这一版招股书是'财务性盈利',倒不如说奈雪最早的那版招股书是'财务性亏损'”。


02

IPO需要盈余管理

虽然合法、但一定要合理!


企业IPO进程中,为了顺利上市同时保障股价基本盘,会采用“盈余管理”的方式,来调整财报信息,让账面数字显得“更好看”。


盈余管理(Earnings Management),指得是企业管理当局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


奈雪的茶最新公开的招股书就采用了“盈余管理”的方式来调整净利润,实现2020年度财报数据扭亏为盈。


需要注意的是,盈余管理与财务造假有本质上的区别。盈余管理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要遵循合法性。


正如一些面试场景中,当面试官问你“你会偷税漏税吗”,你可以回答“不会,但我会合理避税”。如果问“你会财务造假吗”你可以回答“不会,但我擅长盈余管理”。


从盈余管理的实施手段看,可将盈余管理分为两类:披露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前者是通过会计手段实现的,而后者则是通过安排真实交易实现的。


举个披露管理下的极端例子。


一家公司买了一辆车,花了24万。假设没有任何其他收支业务。这20万怎么入账?


按理说应该列入固定资产,公司可以选择一个折旧年限,10年的话,每年需要摊销2.4万元,每月只需要列入管理费用(折旧费)2000元,公司当月亏损2000元;


5年的话,每年需要摊销4.8万元,每月需要折旧4000元,当月亏损4000元(忽略第二月才能计提折旧的会计规定)。


还可以怎么算?还可以一次性进入费用,当月亏损24万元。


还可以延迟入账时间,当月不发生任何费用,当月利润为0。


你看,0元,-2000元,-4000元,-240000元,同样的业务,不同的操作手法,得出不同的利润结果。这就是盈余管理。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能看到:虽然盈余管理属于合法行为,但由于过度的盈余管理会一定程度歪曲公司经营业绩,使会计信息失去客观性和中立性,误导利益相关者的决策。


因此,对于财会从业者来说,盈余管理不仅要合法,更要合理!


细究之下,正式招股书中的奈雪在财报上的净利润调整属于合理盈余管理的范畴。


03

估值超350亿的“奈雪的茶”

创业历程其实是一个爱情故事


有行业人士预测,奈雪估值或将达到350至400亿元人民币,大部分机构对奈雪IPO的关注度和认购意愿都比较高。成功上市后,其创始人股权身家或达193.5亿港元,有望成为中国排名前200位的富豪。


而关于其创始历程也再次被“曝光”:


85后美女创始人彭心在“相亲式”商业谈判中,说服对方共同创立公司,两人结婚后,联手开出了全国556家茶饮店。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奈雪的茶是一个爱情故事。


2010年,彭心本科毕业于江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后来在深圳一家上市IT公司做品牌经理,收入稳定。


但她一直想创业做一个个人品牌,2012年12月开始辞职创业。


像很多满怀梦想的年轻创业者一样,彭心自拟了一份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PPT有几十页,主打饮品、烘焙,兼做教学,自认为很完美,却被很多商铺业主拒之门外,担心她抗风险能力不足。


辞职了4个月,彭心还没有告诉父母,一个人在深圳扛着。


“现在回看很幼稚、很外行,方案想做的东西太多了,又没有经验和资源。”彭心回忆。


就在这时,一个朋友介绍了赵林。


2013年3月8号,两人约在福田COCOPARK见,彭心跟赵林讲一堆商业计划书上的点子,赵林听完说项目很好。


但彭心发现,“他其实说的是违心话。”原来,赵林是来相亲的。


奈雪的茶会计牛弊!做账3个月让财报“多”了1667万


遇见彭心之前,赵林是一个忙于做餐饮的大龄男青年,忙到没时间找对象,所以不是以相亲为目的的社交活动我都推掉了。


有一天一个朋友说给赵林介绍一个女朋友,他就赴约了,去了才发现对方其实是打着相亲的旗号来向其讨教问题的。


可能因为彭心知道:赵林如果不是相亲,是不会见她的。


彭心一见到赵林,就开始描绘她的开店计划,还带了一整套的商业计划书不停问赵林问题。


赵林看完彭心的计划书以后觉得这个女孩很有想法,但他心里也很清楚这个项目很难成功,没有经验是最大的短板。


通过了几个小时的沟通之后,赵林直接问彭心有没有男朋友,并说道:如果你想做成一家店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成为我女朋友。


当时彭心单身,也觉得赵林人蛮好玩的,她说可以啊!


两人心投意合,三个月之后(2013年7月)两人就领证结婚了。


从那以后,他们俩就开始一起为完成她的梦想而努力,于是就有了“奈雪的茶”。


“奈雪的茶”名字的由来是因为创始人彭心的网名叫“奈雪”。


看到这个名字有人会联想到一位漂亮的女孩子在泡茶,有人会想到漫天的飘雪,有人会想到冬天捧在手心暖暖的热茶……


总之,创始人希望每个看到这个名字的人都能联想到美好的事物。


最后,奈雪的茶上市在即,各位朋友们,对奈雪的股价走势怎么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摊销   扭亏为盈   茶会   快手   公允   盈余   损益   期权   当月   港元   净利润   创始人   财务   价值   计划   科技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