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特辑」年俗廿七 | 年俗—聊聊有趣的年俗之腊月二十七

「新年特辑」年俗廿七 | 年俗—聊聊有趣的年俗之腊月二十七


农历十二月【腊月】二十七过年的前夕的俗称。是汉族春节传统习俗,汉族民谚称“腊月二十七,宰鸡赶大集”。这一天,家家户户要宰杀自家的家禽,还要赶集、采购。与平日以购缺卖余为主要目的的赶集相比,腊月二十七赶集主要是买卖年节,如鞭炮、春联、香烛、烧纸、牛羊肉、赠送小孩子的各种礼品、女孩子的各种头花饰物等。这一天,各地的集市都十分红火热闹。

1.宰鸡

众所周知:进了二十三以后,每天都有各自的风俗。二十三糖瓜儿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糊窗户;二十六炖大肉…。那到了二十七,就是要杀年鸡啦! 


「新年特辑」年俗廿七 | 年俗—聊聊有趣的年俗之腊月二十七

这杀年鸡可是有讲究滴!

今天杀的鸡啊,必须是公鸡。为什么呢?估计很多人不懂,或者懒得去思考!这是古代父系社会的反应。在古代,是以男子为主导的,所以有了女子的三从四德等恶俗!既然男性是最大的,同样对于鸡,雄性就是第一。另外,公鸡看起来更漂亮,雄赳赳气昂昂,显得很气派!

所以,在为了庆祝这么隆重的节日,当然非公鸡不杀啦!

「新年特辑」年俗廿七 | 年俗—聊聊有趣的年俗之腊月二十七

那么为什么要在二十七杀鸡哪?这其实还是取得谐音,“鸡”同“吉”,有吉利、吉祥如意的意思,这样一说大家就好理解了吧。其实,腊月二十七杀鸡也是有讲究的。杀好的鸡,不在当天吃,要一直放到除夕才能吃,而且,除夕夜吃的时候也不能吃完,要一直留一点。因为,本身代表了大吉大利,所以节日期间,天天都要在餐桌上见到鸡,这样才算圆满。另外,因为老理讲究初一不能动刀,所以,这些东西当然也就要提前准备好了。

说到在腊月二十七这天杀鸡,不同的地区还有一些不同的讲究:像是天津,讲究只能用公鸡,因为要取漂亮的外观和其雄赳赳的气派。另外,这天宰好炖熟的公鸡要在除夕晚上的年夜饭上吃,需摆放在桌子中间,而且必须是整只放,不能切块;在北京,老北京人除了在这天要准备鸡肉外,还要准备其他的各种肉类,蔬菜等等吃食,为的就是能准备出一桌丰盛的年夜饭和家人一起分享。

2.赶大集

年谣称:“腊月二十七,宰年鸡、赶大集”,是说这天除了要宰杀自家的家禽,还要上店赶集、集中采购。春节期间的“上店赶集”虽然也有与往日集市贸易、购缺卖余的内容,但更多的是买卖年节物品,例如:鞭炮、春联、神马、香烛、烧纸、牛羊肉、赠送小孩子的各种玩具礼品、女孩子的各种头花饰物等等。总之,春节所需物品都在置办之中,因此这天各地的集市都十分红火热闹。

3、洗浴

老北京过年在腊月二十七这天仍旧继续昨天的工作洗衣服、洗澡,有腊月二十七洗疚疾,洗旧泥的习俗,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传说在这天沐浴可以除去一年的晦气,洗去一年的疾病,其实就是为了祈求来年能健健康康,无病无疾!京城也就有了“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谚语。而把腊月二十六的洗浴称为“洗福禄”。

山西省东南地区民间流传着两首过年歌谣,也是此日有趣的习俗:


二十三 ,打发老爷上了天;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蒸团子;

二十六,割下肉;

二十七,擦锡器;

二十八,沤邋遢;

二十九,洗脚手;

三十日,门神、对联一齐贴。


体现了时间紧迫和准备过年事宜的紧张。


二十三,祭罢灶,小孩拍手哈哈笑。

再过五,六天,大年就来到。

辟邪盒,耍核桃,滴滴点点两声炮。

五子登科乒乓响,起火升得比天高。


反映了儿童盼望过年的欢跃心理。


等到腊月二十七赶了大集,杀了鸡,再洗澡,腊月二十八和腊月二十九的活干净许多,不会再弄脏。


许多老习俗都是古代农耕社会的产物,随着时代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演变,已经不适应现实生活了,但其中包含的生存、生活智慧,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和祝福,却是永远不变的文化内涵。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腊月   汉族   香烛   头花   牛羊肉   烧纸   杀鸡   春联   家禽   年夜饭   公鸡   邋遢   特辑   习俗   讲究   有趣   古代   新年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