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文天祥的世界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没有文天祥的世界


说起文天祥,只要稍微读了点书的人,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中国人的宗族观念、地域观念比较强烈,谈到历史上的人物,尤其是英雄人物、文化名人,总想沾点“亲”,带点“故”,以之为荣耀。我之于文天祥,其实不过都为庐陵人(吉安人),都在“二水中分的白鹭洲”读过书。文天祥在世的时候,就已有很大的影响力。宋理宗谓其:此天之祥,乃宋之瑞也。王积翁评介:南人无如天祥者。元世祖忽必烈说道:“真男子也,不能为我所用,诚可惜哉!”因其影响力、号召力巨大,不得不杀之。然而,没有文天祥的世界,文天祥的影响似乎更大。数百年来,很多人亦如我一样受之影响颇深。

没有文天祥的世界

白鹭洲书院棂星门文天祥雕像


其人其事 激励无数庐陵后人

记得在白鹭洲中学读书的时候,学校就打出了巨大的标语:“这里是文天祥的母校”,其自豪之情流淌在字里行间,语文老师组织同学参观了在洲尾的白鹭洲书院,学过他的千古名诗《过零丁洋》;在大学时,又学习过《指南录》、《正气歌》等;来到在文化部门工作后,多次陪同领导和客人参观白鹭洲书院,听到对文天祥的讲解、介绍。其人其事,已经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细思起来,对我的影响有四:一是须立志,吉安古称庐陵,山清水秀,崇文重教,人才辈出,欧阳修、杨邦乂、胡铨、杨万里等皆出自庐陵。《宋史·文天祥传》记载:自为童子时,见学宫所祠乡先生欧阳修、杨邦乂、胡铨像,皆谥“忠”,即欣然慕之。曰:“没不俎豆其间,非夫也。”文天祥自童子时,就立誓要成为欧阳修、杨邦乂、胡铨一样的人。我虽然没有如此宏大志向,但也坚定了必须多读书,读好书,成为对国家、社会有用的人的信念。二是须务实,文天祥主张治学、处世的态度是“求为有益于世用,而不为高谈虚语”,这也是我主张的学习和工作态度,不好高谈阔论,而尚求实世用。三是须正直,无论对权臣,还是对敌人,文天祥总是正义凛然,坦然面对。这使我极为钦佩,也对我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工作和生活中,做人做事力求公道正直,有骨气。四是须爱国,“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其不为高官厚禄诱惑、逆势救国、宁死不降的爱国精神,始终震撼了我的心灵,这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也是我对文天祥最为敬仰的,我因之知道热爱生于斯、长于斯的祖国是天职、是本分,也是我们的一种信仰。许许多多的庐陵人、中国人都被文天祥精忠报国、威武不屈的爱国主义精神感动着、激励着。

没有文天祥的世界

台湾花莲天祥镇文天祥公园


其气其节 立于民族精神之巅

文天祥身逢南宋末世,国运不济,奸臣当道。“抗元”和“死节”是其一生的两大主题。开庆初年(1259年),元朝军队攻打南宋,宦官董宋臣对宋理宗说要迁都,没有人敢反对。文天祥当时刚刚入朝任命为宁海军节度判官,上书“请求斩杀董宋臣,以统一人心”,因此被权臣排斥,长期不被重用。德祐元年(1275年),文天祥接到勤王诏令,“痛自贬损,尽以家赀为军费”,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率领吉州万余兵众,起兵勤王。其后一生辗转反侧,两度被囚,屡次组织抗元,屡次失败。

没有文天祥的世界

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鹜湖大坑虎形山文天祥陵园


1278年12月,文天祥在广东潮阳五坡岭被俘后,直至在大都的三年牢狱生涯,文天祥进入到“死节”的最后岁月。期间,自杀、绝食均未能死,从南宋旧臣、皇帝,至北元宰相、皇帝等,纷纷前来劝降。面对软硬兼施、恩威并用,文天祥毫不动摇,誓死不降。厓山之战后,张弘范说:“丞相的忠心孝义都尽到了,若能改变态度像侍奉宋朝那样侍奉大元皇上,将不会失去宰相的位置。”文天祥答道:“国亡不能救,作为臣子,死有余罪,怎敢怀有二心苟且偷生呢?”同为南宋状元、官至丞相,在临安危急时弃官逃走,后投降元朝的留梦炎来劝降,被文天祥厉声斥骂。投降元朝的宋臣王积翁等写信招降他,文天祥回信说:“管仲不死,功名显于天下;天祥不死,遗臭于万年。”降元的宋恭帝赵㬎(瀛国公)往说之,一见,北面拜号:“乞回圣驾。”元朝宰相阿合马坐在馆驿召见文天祥,质问其为何不跪,文天祥不卑不亢的说:“南朝宰相見北朝宰相,何跪?”阿合马觉得可笑,南朝都没了还哪来南朝宰相?于是轻蔑地说:“你何以至此?”文天祥说:“南朝早用我为相,北可不至南,南可不至北。”阿合马凶狠地说:“此人生死尚由我!”文天祥立马说道:“亡国之人,要杀便杀,道甚由你不由你?” 阿合马劝降失败。元世祖忽必烈亲自上阵,文天祥上殿还是不跪,只是给作了个揖,忽必烈直说:“汝在此久,如能改心易虑,以事亡宋者事我,当令汝中书省一处坐者 (当丞相 ) 。” 文天祥回答:“天祥受宋朝三帝厚恩,号称状元宰相,今事二姓,非所愿也 。”忽必烈又问:“汝何所愿?”文天祥坚定地说:“愿与一死,足矣!”1283年1月,元朝在北京柴市处死文天祥,行刑前,文天祥问哪是南方?随即向南方三拜后从容就义,年仅47岁。文天祥的一生,既短暂,又悲壮;既痛苦,又高亢。在文天祥的世界里,舍身取义是他的唯一理想,“投降”从来不曾是他的选项。在囚禁期间,文天祥写下了千古不朽的《正气歌》。妻子欧阳氏为文天祥收尸,在其衣带中还发现了他的绝命诗:“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文天祥“平生自奉甚厚”,家道殷实,本来可以置国家民族命运而不顾,做一介平民而逍遥度日;也可以变节投降,继续享受高官厚禄。可他偏要执着于“死节”,这一执着,并非“愚忠”,也非书生意气,性情用事,而是他没有忘记初心,没有忘记在学宫拜谒欧阳修、杨邦乂、胡铨等庐陵乡贤时所立下的誓言,也因此成为了“君降臣不降”的突出范例。正如他在《元夕》一诗中所言“孤臣腔血满,死不愧庐陵”。这一执着使得他名垂千古,成为舍生取义、精忠报国的“卫士”,占据了国家道义和民族信仰的至高点。无论是封建帝王、领袖人物,还是士代夫或近现代知识分子,以及普遍百姓,都佩服其“坚守气节”的骨气,都感怀其对国家、对王朝的忠贞不二。无数仁人志士都因之以天下兴亡、救国救民为己任,前赴后继,抛头抛头颅洒热血。“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一曲荡气回肠的正气之歌永久唱响于中华大地。在七百多年来的历史积淀中,文天祥精忠报国、宁死不屈的“气节”,逐步成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并以高傲的姿态,立于民族精神之巅。鲁迅评论说:文天祥,是给中国人挣面子的。毛泽东说:文天祥诸辈,以身殉志,不亦伟乎。朱德赋诗道:罗岗山下罗岗祠,留下文山四首诗,忠心为国声名在,仪表堪称后世师。蒋介石给予高度评价:“文天祥忠君爱国的精诚和崇高伟大的人格,实堪代表整个中华民族之精神与人格,并为整个民族万古不变的光荣。”“他所手撰的《正气歌》,不但发扬了我中华民族伟大的传统精神,而且为我千秋万世的后代子孙,立下了忠奸顺逆决然画清的标准。”

没有文天祥的世界

北京市文天祥祠


其魂其魄 化于山川万物之中

文天祥虽然离我们而去七百多年了,但七百多年来,他的魂魄、他的浩然正气早已融化于祖国的山川万物之中,融入到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丰碑。在他出生、成长、流离和囚禁的地方,都留下了他的遗迹,留下了后人对他的祭奠和思念。位于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鹜湖大坑虎形山,始建于至元21年(1284)的文天祥陵园,矗立于山环水绕之中。入园口,依次有牌坊、石拱桥、台阶、神道、拜谒台等,神道长47米,寓47岁为国捐躯;台阶自下而上为12级、8级、3级,意为1283年殉难。一尊尊威武雄立的石俑、石马、石彪、石羊列于神道两侧,默默守护着千古忠魂。碑文书有:

志可凌云文能载道,生当报国死不低头。

天赋忠烈千秋志,祥赐英名万古存。

如今,文天祥墓已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没有文天祥的世界

文天祥墓


在北京当年文天祥被囚禁的土牢旧址,明清两代为祭祀文天祥建立了文天祥祠。江西吉安县、浙江温州、江苏南通、广东海丰及深圳也建有文天祥祠或文天祥纪念馆。广东海丰、香港新界、江西吉安县、台湾花莲天祥镇建有文天祥公园等。很多地方都有文天祥塑像、天祥招待所、天祥山庄、天祥大道、文山路或丹心映照、方饭亭等景点。北京、杭州把文天祥作为对国家、城市有突出贡献的英雄,奉文天祥为城隍,作为城市的守护神,享受千年香火祭祀。文天祥不再属于他那个时代,而是属于每一个时代;不再是那个孤独的末路英雄,而是成为千秋万代共同祭祀的圣人;不再是一个短暂闪现于历史长河中的历史人物,而是成为中华民族集体记忆的精神家园。文天祥不是一个历史符号,而是一个文化符号,没有文天祥的世界,我们仍然需要以坚忍不拔、威武不屈、精忠报国、勇敢逆行的精神,应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前进过程中的各种艰难险阻和挑战。


没有文天祥的世界

文天祥曾经就读的白鹭洲书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吉安县   吉安市   海丰   花莲   正气歌   神道   精忠报国   南朝   元朝   丞相   宰相   南宋   书院   中华民族   精神   数码   世界   文天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