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方方其人其事


《方方日记》在美国出版,在舆论场引发新一轮地震,胡锡进等社会名人和各界人士纷纷发声。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评估其人其日记呢?
大作家:当然不是。“大作家”应该是具有大视野、大气魄、大情怀,不拘于一城一地一事,而是通过一城一地一事,用大叙事的方式,反映大时代、大事件下,绝大多数人的集体状态和共同心声。《方方日记》显然没有达到这种气度和高度。至于其它作品,作为一介平民,本人还不甚清楚,但如果有这种气度和高度的作品,如曹雪芹、鲁迅、莫言等出现的大作,本人还是知道的。
名作家:当然是。一次疫情就令方方聚焦于舆论的聚光灯下,一部《方方日记》就令多少围困家中的人期待阅读。疫情之初,武汉方面确实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导致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都不得不为此买单。方方及时发声,反映了武汉人民的生存状态,赢得了民心,其日记受到了人们的追捧。其后,随着疫情的发展,《方方日记》因其失实失真受到人们的质疑和批评,日记和新闻报道一样,应该把真实性摆在第一位,其日记经人扒出,有些是道听途说,与事实不符合,因而其日记就少不了有无病呻吟、故作悲天悯人的做作。方方对此极为愤怒,表示受到了极左派和文革余孽的攻击。人们对方方的评价也呈现了两极分化。
精致利己主义者:应该是。方方作为具有官方性质的作协主席,不会一点政治头脑都没有,在中国疫情好转、美国甩锅中国的敏感时间,将敏感的《方方日记》,交给敏感的美国出版商出版,并任其打上:“来自疫情中心源头的报道”的敏感字眼。这其中,不能说没有半点算计,这种算计当然不一定是政治算计,而是名利算计。方方急于成为世界性的作家,急于用中国的人血馒头,摘取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然而,这种算计,显然让方方失去民心。文学没有国界,但文学家有自己的祖国,正如钱学森等科学家一样,始终没有忘记报效祖国。方方把个人的算计置于国家利益之上,显然会受到谴责,因而遭到全国绝大多数人的唾弃。从万民追捧到万民唾弃、责骂,这是方方自己也没有想到的事情。
忠告:作家、社会科学家等高级知识群体,是中国的精英群体。承担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应该要始终保持社会良知,做到天下为公、知行合一,带头遵守道德及法治底线,带头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带头塑造并宣扬中国文化、中国价值,为祖国发声,为人民代言,成为中华民族的脊梁。而不能沽名钓誉,为名利而发声,为能在国外发论文、出版作品而置人民生死、祖国利益而不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立命   大作家   万民   武汉   美国   民心   疫情   气度   中国   祖国   敏感   作家   评价   社会   日记   作品   数码   方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