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全合成”机油,到了国外不认?国外只认“德国标准”?

前阵子,遇到2位车友@我几乎相同核心思想的留言,觉得有点意思。他们认为:国产的全合成机油远不如国外,是因为国内对于“全合成”的定义太过于宽松;而国外则很严谨。此外“半合成”的说法在国外是没有的。有一位车友还声称“国外机油类别划分是按照德国标准”而定的。


中国的“全合成”机油,到了国外不认?国外只认“德国标准”?


那么真相究竟如何?——我当时直接给出的回复是这样的:机油究竟是“半合成”还是“全合成”,以及怎样的机油才能够被称之为“全合成”其实全世界都在执行美国的区分标准,而且是全球通用的标准。世界上并不存在“德国标准”。


中国的“全合成”机油,到了国外不认?国外只认“德国标准”?

贵的、便宜的都叫“全合成”

到底什么是“全合成”机油?


事实上关于“矿物油”、“全合成”、“半合成”机油如何判定,说来还是有故事的。上世纪的机油,按照基础油的不同,分为“矿物油”和“全合成油”2大类。——那个年代“全合成油”基本指的是“以PAO作为主要基础油的成品机油”,所以那个年代“全合成”是很贵的。


中国的“全合成”机油,到了国外不认?国外只认“德国标准”?


但是PAO本身是没润滑能力的,因此得兑入矿物油混合使用,此外还需要大量依靠添加剂。刚好在上世纪末时,“加氢裂解基础油”工艺得到完善,经过对比发现“加氢裂解基础油”并没有比PAO差多少,既然如此,那“加氢裂解基础油”能否算是“全合成油”?


中国的“全合成”机油,到了国外不认?国外只认“德国标准”?


为此爆发了一场著名的“世纪官司”(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搜一下相关故事)。官司一路打到美国最高法院,最终法院判决结果是:采用“加氢裂解基础油”作为主要成分的机油,可以称之为“全合成机油”!——这就成了“全合成”判定标准一直沿用至今的全球标准了!


中国的“全合成”机油,到了国外不认?国外只认“德国标准”?

基础油分类就5大类

1类、2类叫做矿物油


因此全世界开始将基础油分类,我们就有了1类、2类、3类、4类、5类的说法。这里我们科普一下:

1类油——物理提炼矿物油;

2类油——溶剂萃取+氢气精炼矿物油;

3类油——加氢裂解油;

4类油——聚α烯烃(PAO)油;

5类油——酯类(POE)油。


中国的“全合成”机油,到了国外不认?国外只认“德国标准”?


首先,目前“矿物油”主要是采用2类基础油为主调配而成的。1类基础油如今只是被用作“黏度改进剂”使用,没有机油会使用1类油做基础油。


中国的“全合成”机油,到了国外不认?国外只认“德国标准”?

“半合成”划分较混乱

因为没有严谨的判定标准


至于“半合成”一说,原本指的是“2类+4类”的混合配方。然而既然如今3类油也被划入到“全合成”,所以“2类+3类”当然也可以被称之为“半合成”了。——所以上“半合成”概念的定义一直都不够严谨,比较混乱,无论国内国外。


中国的“全合成”机油,到了国外不认?国外只认“德国标准”?


因为世界上从来没有任何一条法规来描述“半合成”的基础油,矿物油与合成油的比例究竟是多少这个问题。比如“50%矿物油+50%合成油”或者“40%矿物油+60%合成油”又或者“60%矿物油+40%合成油”到底谁才“更标准”,世界上从来没有一个明确说法。


中国的“全合成”机油,到了国外不认?国外只认“德国标准”?


这个尴尬的事实不只是发生在中国,其实全世界都一样。因此对机油稍微挑剔一些的车友,一般见到“半合成”都敬而远之。当然,眼下部分廉价的所谓“合成技术”机油,本质上和“半合成”比较类似,通常对机油有要求的车主一般不会选择这一类产品。


中国的“全合成”机油,到了国外不认?国外只认“德国标准”?

“全合成”更多是“混合配方”

于其研究成分,不如研究级别


而“全合成”机油的情况就简单的多了:因为上面说过,“世纪官司”之后全世界对于“全合成”机油的认定标准就一个:采用3类油作为主要成分的机油,就可以称之为“全合成机油”!(当然,因为3类油比起4类的PAO基础油便宜的多,所以如今“全合成机油”价格比上世纪便宜太多太多…)


中国的“全合成”机油,到了国外不认?国外只认“德国标准”?


也正是因为当初的那场“世纪官司”,全人类对于“全合成”机油的认知也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以往“只认PAO”的误区里走出来了。因为世界上压根就不存在“纯PAO机油”即使是眼下标注“PAO配方机油”其实也是“PAO+3类油”的混合配方。


中国的“全合成”机油,到了国外不认?国外只认“德国标准”?


原因很简单:依然是PAO本身没有任何润滑能力!PAO在机油中起到的作用是提供剪切性能和高温抗氧化能力以及高黏度系数。真正的润滑保护还得依靠其他东西。而且随着GTL、PAG等一系列新技术基础油的发明,“全合成”家族会越来越壮大。


中国的“全合成”机油,到了国外不认?国外只认“德国标准”?


因此我们再抱着上世纪的知识来看今天的机油,确实是不太合适了。国内国外对于机油是什么类别这件事,判定标准其实都一个样。还是那句话,于其研究机油成分,不如直接看机油的级别认定。比如同标号的机油,款式A是SN级别而款式B是SP级别,那B好于A是铁板钉钉的。


中国的“全合成”机油,到了国外不认?国外只认“德国标准”?


举个例子:近期刚与消费者见面的“源力Racing”旗舰系列全合成机油,它涵盖了0W-20、0W-30、0W-40三大黏度级别,懂机油的同学一看便知,从标号看0W比5W更高端,这是其一。


中国的“全合成”机油,到了国外不认?国外只认“德国标准”?


其二这个系列的机油所有标号,是全系列符合ACEA的C级别认证的!通常来说一款机油中个别标号能达到C级,就已经显得挺高级了,而“源力Racing”旗舰系列是全系达标!这就非常难了!尤其是0W-20标号的油品更是达到了C6级别!在机油行业里也算是极为罕见了。


中国的“全合成”机油,到了国外不认?国外只认“德国标准”?


这是因为“源力Racing”旗舰系列机油采用了世界顶尖的润英联的技术,专有FLO智修复功能,令机油的高温润滑保护能力远超出ACEA的C级别机油的考核要求。因此“源力Racing”旗舰系列还达到了:雷诺、奔驰、宝马、捷豹、路虎品牌的机油认证水平,是真正意义上的高端油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德国   机油   国外   矿物油   标准   黏度   标号   中国   官司   旗舰   配方   严谨   称之为   级别   基础油   系列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