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成熟了,你看谁都顺眼

“没什么,我就是看不惯她那做作的样子,看不惯她显摆炫耀,看不惯她油嘴滑舌,看不惯她吹牛嘚瑟......”

生活中,你会经常遇到看不惯的人和事吗?

当看别人不顺眼时,到底是什么心理在作祟?

想要克服这种心理,又该从何做起?


当你成熟了,你看谁都顺眼


多姿多彩,才是世界的本质。

万千世界,无奇不有,勾勒出了丰富多彩的模样。

著名哲学家罗素说:“须知参差多态,才是幸福的本源。”

如果天空永远只是蓝色,我们便无法看到绚丽多彩的黄昏和晚霞;

如果所有花朵都只有一个颜色,我们便看不到姹紫嫣红的春天;

如果所有人都一个样,那这个世界该有多无趣?

老子早就道出了这个本质: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世间唯一保持不变的,就是一直在变,保持多样而共存。

看别人不顺眼,本质来源于不认同,即观点或意见的相左。

其实,大多数事情本无绝对的对错之分,每个人的认知都来源于各自不同的生活经历和体验。

把自己的价值观当唯一,甚至固执地要求别人按照自己的标准行事,只要跟自己不同,便看不惯,这是狭隘和局限。

正如,在正常人的认知里,一年有四季,众所周知。

可蚱蜢春生秋死,一生只经过三季,从没见过冬天,在蚱蜢的认知系统里,一年也只有三季。

当你成熟了,你看谁都顺眼


相传,这是孔子弟子子贡和蚱蜢化身的绿衣人之间的故事,却说的颇有道理。

我们讽刺别人:“见识短,不跟小人计较。”

但反过来想想,是不是自己眼光狭隘而不自知呢?

越成熟理智的人,越能看到世间万物的多面性,便越能包容和尊重他人的差异性。

正所谓“君子和而不同”,在具体的问题上不必奢求一致,但却不妨碍彼此之间互相欣赏。

北宋两大名相都有此胸襟。

司马光,保守派。

王安石,改革派。

两人互为政敌,彼此都认为对方的主张荒谬至极。

司马光落魄时,皇帝让王安石评价司马光,王安石对其人品、能力、才学都给予了高度的赞赏,司马光因此得以全身安然而退。

后来,王安石遭到弹劾时,皇帝寻问司马光建议,他恳切地说:“嫉恶如仇,胸怀坦荡,忠心耿耿,有古君子之风。”

后人将他俩的这段渊源美誉为“君子之争”。

当你成熟了,你看谁都顺眼


有利益之争的人尚且能如此,更何况在生活中,看不惯的大多是无关紧要之人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罗素   孔子   改革派   和而不同   嫉恶如仇   政敌   蚱蜢   胸怀坦荡   狭隘   顺眼   认知   君子   皇帝   本质   世间   成熟   心理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