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gSafe野心的尽头在哪里?未来无线充电必然是大势所趋

早在2017年,苹果就通过在iPhone8中加入无线充电功能而正式加入无线充电联盟 WPC,并努力说服消费者转向使用无线充电。

但有线充电仍然主导着市场:OPPO、小米、vivo等手机厂商均已推出120W快充方案,新发布的Mate40也搭载了66W快充方案。


2020年10月,苹果引入MagSafe磁吸系统,为iPhone12配备专属磁吸充电器和卡夹,并将磁吸充电器的充电功率升级到15W。

虽然功率升级至15W,面对动辄百瓦快充功率依然弱势,但不少业内人士指出,苹果的野心远远不止如此。

MagSafe的主要意义是补齐无线充的短板,为手机全无线化铺路(苹果取消赠送充电头可见端倪),更甚至是借助无线充的优势,将应用场景拓展至更多消费电子、汽车领域、可穿戴设备领域。


MagSafe野心的尽头在哪里?未来无线充电必然是大势所趋

无线充电是未来的大势所趋吗?

据东吴证券报告测算,预计到2022年,智能手机无线渗透率将达60%,可穿戴设备无线充电方案渗透率将达70%。

虽然无线充电目前屈居下风,但放眼未来,无线充电可能正是碎片化时代最佳的选择方案。

无线充电则满足了碎片化时代手机充电的需求:摆脱有线的束缚,随取随放,随放随充,更加便捷的充电体验,能够使日常更省心、更游刃有余。


MagSafe野心的尽头在哪里?未来无线充电必然是大势所趋

无线充的优势

1、更高的安全性。

无线充电不像有线充电器一样经过线缆传输电到设备里,可有效避免触电风险,电力传送元件不外露,不会被腐蚀或者在多次插拔时产生磨损、接触不良。

2、更高的灵活性。

放下即能充电,减少插拔步骤,不必占用多个电源插座,可实现一对多充电。

3、更高的兼容性。

可同时为符合QI无线充电标准的多个设备充电,无需考虑接口类型的匹配性。


MagSafe野心的尽头在哪里?未来无线充电必然是大势所趋


无线充适用人群

对于机不离手的用户(比如学生党)来说,无线充显然不是最佳解决方案,毕竟它不如有线充电边玩边充来得方便。

但是对于大部分处于【长时间+碎片化使用手机】时,无线充电却正是最佳解决方案。

想象一下:当你正在认真工作时、开车时、或者是进行社交活动时,眼前的工作/驾驶/合作伙伴才是你关注的重点,只有在偶尔去会议室/卫生间、下楼买咖啡、查看导航、查看信息、接电话时才会将重心转移到手机上。

无线充电可以做到随取随用,没有有线数据线的束缚。

不必像有线充电那样多次插拔数据线,甚至由于间隙的活动干扰而导致忘记给手机充电,导致电量不足。


MagSafe野心的尽头在哪里?未来无线充电必然是大势所趋


磁吸无线充是无线充最佳解决方案?

众所周知,2019年3月,AirPower由于无法解决产品发热和线圈干扰问题被取消,但苹果硬件工程高级副总裁丹·瑞奇奥在道歉之余曾说:“我们仍然相信,无线化才是未来,我们仍然将致力于推动无线体验的发展。”

一年后,苹果推出MagSafe磁吸充电器。这似乎意味着苹果意图通过将磁吸技术应用到无线充上解决手机难以对准、放歪导致功率低,充电慢、发热严重等问题。

MagSafe或许正是无线充电市场的最大推动力。


MagSafe野心的尽头在哪里?未来无线充电必然是大势所趋


磁吸无线充的优势

1、解决手机对位问题。

无线充电依赖于发射线圈与接受线圈的对准,传统无线充电器无法达到随手放置即最佳的效果,放歪了会导致充电效率降低、充电慢、发热严重等问题。

磁吸无线充通过磁力引导手机自动对准充电区域,解决无法对准难题。

2、充电更便捷。

对比普通无线充,磁吸无线充进一步优化了使用体验,不打断用户的惯性动作,随放随充,随取随放,让充电的流程如动画般自然流畅。

3、更人性化的充电方式。

无线充暂未成为市场主流的原因之一就是它不能边玩边充,一旦将手机从充电板上移开,充电就会停止。磁吸无线充可以解决这个痛点,满足用户的娱乐需求。


MagSafe野心的尽头在哪里?未来无线充电必然是大势所趋

简而言之,磁吸无线充将无线充电提升到另一个层次,得益于更高的便利性,与苹果的认可和强推,毫无疑问,众多与磁吸相关的创意无线充电产品即将面世。


磁吸无线充的最佳应用场景

不同于其他跟风MagSafe的数码厂商,PITAKA早在三年前就预见了无线充电市场的广阔潜力,并针对不同生活场景研发了相对应的磁吸无线充电器,。


MagSafe野心的尽头在哪里?未来无线充电必然是大势所趋


1、车内场景——MagEZ MountQi

无线充便捷取放,无需插拔,充电安全的优势在车载场景中发挥得淋漓尽致,上车下车不必考虑有线的问题。而磁吸无线充更进一步解决了普通无线充的使用痛点。

通常来说普通夹式/感应式无线充电器具有以下使用痛点:

①需要花费时间对准充电区域;

②汽车熄火后,支架卡住手机无法取下,只得重新启动汽车;

③手机电源键被支架夹边卡住,导致关机,影响开车正常操作;

④手机尺寸不同,需调整支架尺寸来适应手机;

⑤空调风等容易误触红外感应反应系统,导致手机滑落;


MagSafe野心的尽头在哪里?未来无线充电必然是大势所趋


磁吸车载充电支架可通过磁力吸引,引导手机自动对位;

且随取随放,上车下车的便捷度再次提升;

对手机型号尺寸的包容性更强,任何尺寸手机都可以使用。


MagSafe野心的尽头在哪里?未来无线充电必然是大势所趋


2、办公场景——MagEZ MountQi Desktop和MagEZ Juice

办公桌上同样是磁吸无线充“大展身手”的舞台。

工作时手机放在一旁无线充电,偶尔离开/回到座位时随走随拿,随放随充,无需摆放繁多杂乱的数据线,数据线不挤落在地甚至是被办公椅碾压损坏,回归整洁。

PITAKA 2款办公磁吸产品都注重尽量避免打扰办公者的惯性动作,无需用户特地去关注手机充电情况,甚至是办公中打断用户专注。


①顺应用户的下意识动作。

支架+磁吸无线充的结合,使得用户除了随手将手机放在支架上之外,可同时为手机充电。

无需学习额外的充电动作,只需要重复你之前的【手机随手放下】的动作。

因为无论何时,你都要将手机随手放在哪,这个动作已经成为条件反射,自然而然。

随手放在磁吸无线充上,整个过程行云流水,让用户在下意识下完成充电,多一份用途就是多一份友善。


MagSafe野心的尽头在哪里?未来无线充电必然是大势所趋


②不打断用户行为。

使用普通(卧式)无线充时,充电中途想要看手机,需要用手拿起手机或者低头弯脖查看?

偶尔开会/去卫生间/喝下午茶时,需要多次插拔数据线,对准充电口?


MagSafe野心的尽头在哪里?未来无线充电必然是大势所趋

MagEZ MountQi Desktop和MagEZ Juice磁吸无线充提供更人性化的充电视角。

用户随意一瞥配合面部识别即可快速查看信息,离开工位时随走随拿,随放随充,简单不打扰。


MagSafe野心的尽头在哪里?未来无线充电必然是大势所趋


3、居家场景——MagEZ Bar

在床头或者客厅放置无线充,日常供自己和家人使用。

睡觉前无需插拔数据线随手放置手机即可充电,起夜时也无需开灯寻找插拔数据线,打扰另一半。

第二天随手捞起手机即是满电,安全方便;

朋友聚会时,无线充可供多人同时使用,不必多备N个充电板和排队等充电插口,兼容性高又整洁。


MagSafe野心的尽头在哪里?未来无线充电必然是大势所趋


4、出行场景——MagEZ Juice

忘记携带充电宝/数据线/充电头往往是差旅人士的心头大患,而磁吸充电宝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减轻这种情况所带来的损失。

MagEZ Juice作为2合1“免充电”磁吸模块化无线充,磁吸功能使MagEZ Juice可以完美地附着在MagEZ手机壳上,不会忘记携带。

配备2,800mAh容量的MagEZ Juice为手机提供30%的额外电量,足够你回家或到办公室,不需要快充或大容量充电宝造成资源浪费。


MagSafe野心的尽头在哪里?未来无线充电必然是大势所趋


同时它还可以作为无线充电座,“免充电”磁吸模块吸附在手机上,一同滑入无线充电支架上,就能变成无线充电器。

同时为磁吸模块和手机充电,需要使用时,随手滑出手机和磁吸模块即可,磁吸模块蓄满电,在旅途中继续为手机续航。


MagSafe野心的尽头在哪里?未来无线充电必然是大势所趋


这一套磁吸生态体验流程基本涵盖了用户日常生活中的大多数场景,并且每一款产品都能在特定的生活场景中发挥自己的优势,且使每一款产品互相连通以打造无切换的流畅体验。


“以人为本”是每个品牌屹立不败的根基,每个产品设计师都明白“无场景,不产品”,每个产品的问世都离不开其使用场景,站在用户视角去思考产品如何解决用户在各场景下面临的问题。

但往往在现实工作中,品牌忙于各种需求迭代的处理、产品参数的竞争,而忽视了对场景的思考、人性的洞察,对产品流畅体验的竞争力价值缺少重视。


PITAKA在产品设计时更多关注用户生活使用场景,并把对场景的思考落实到提升产品体验上,避免进入功能堆砌的误区。

正是由于这种场景洞察以及“以人为本”的产品设计理念,才能在对无线充的未来发展预测方面与苹果MagSafe不谋而合,在3年前引入磁吸无线充的概念,并创造了一整套的磁吸生态产品,覆盖用户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MagSafe引爆行业关注之前,做到不跟随潮流,而是引领潮流!


MagSafe野心的尽头在哪里?未来无线充电必然是大势所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大势所趋   线圈   支架   数据线   充电器   野心   便捷   功率   模块   尽头   场景   尺寸   优势   苹果   动作   未来   用户   数码   手机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