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凶猛,助贷艰难

银行凶猛,助贷艰难


今年银行各项业务狂增,挣钱凶猛。


从A股3839家上市公司的2020年一季度财报来看,疫情之下商业银行是A股赚钱最凶猛的板块,2020年一季度最赚钱的前20家上市公司,银行便占据了13个席位,前10更是直接占了9个,剩的那个是保险里面有银行。


银行凶猛,助贷艰难


其中,“宇宙第一大行”工商银行(601398)2020年一季度的净利润超850亿元,与此同时810家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净利润总和为190.3亿元,仅有工商银行净利润的22.4%。


Wind数据显示,2020年一季度,A股36家上市银行的营业收入、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7.9%、5.7%,实现超预期增长。


疫情之下,众生皆苦,除了银行,你大爷还是你大爷。


银行这么风光,照理给银行跑腿的助贷行业也该好过,然而并不是,从我近期跟各助贷机构的了解看,今年,各家机构日子都很艰难。


疫情之下,银行能够逆增长,浙商证券研究所认为有两方面原因:


首先,疫情期间,央行猛然加大了信贷投放规模,其次,银行的资产质量较好,且信用风险尚未完全反映。


但银行的放款规模里,有很大一部分是房贷,尤其是一手房贷,这蛋糕助贷机构吃不着。


而对于助贷机构而言,今年虽说政策上承认了他们的存在,但日子艰难还是有几大原因的。


首先:主动借款个人及企业均减少


银行贷款可分为个人信用贷、抵押贷及企业贷等不同情况,主动贷款即个人出于投资、或企业出于扩大经营买设备等需求借款。


但疫情之后,人们对于未来信心一时还没那么足,不光缩减消费,也变得不敢借款,尤其是政策对借钱用于购房、炒股等严令禁止,这想借钱的就更少了。比如今年还有多少人愿意再一成首付弹个新车出去装逼的,旧车也挺香。


企业同理,此前我借钱用于生产后可能很快收回,今年正常业务都没了还搞什么扩大再生产,借钱给工人发工资?那不如直接倒闭算了,借钱发完工资没有订单还是要倒闭,反倒多了几十万贷款要老板还,这谁也不傻不是。


一位武汉的贷款中介表示,今年客户看似很多,很真正能做的并不多,小微企业叫苦叫难一大堆,宁可赴死也不借钱。比如他一个客户,在武汉开连锁餐饮,每天睁眼就亏4万多,就借款能多撑多久,一位搞酒店的客户,二十多年经营的产业,毁于一个看不见的病毒。


一个典型的例子,人保助贷险都已经停了,可见坏账率已经高到保险公司都不能忍。


这种情况谁还在借呢?大概率是此前就借钱如今到期要还的用户,只能借新还旧,等于做了个展期。这种叫被动借款,市场有限,而且这种人有经验,部分人可以甩掉助贷直奔银行。


其次:流量价格高,转化差


最近在跟做信息流的机构交谈中,都会发现同一个问题,流量价格太高。尤其是上海等机构集中的城市,竞争更大,获取一个助贷注册用户成本都能飙到百元上下,再到放款至少是个4位数。


今年监管对于金融行业的整顿让很多流量收窄了对金融尤其贷款短额流量,比如上海的短信渠道基金搁置,线上流量没有持牌机构或对应资质也很难开户。


而来之不易的流量还有下一步转化的问题,随着疫情进展,不少人的征信出现了问题,无法通过银行风控,但前期的流量成本已经付出,所以部分纯做线上流量的代运营机构出现了亏损。


有从业者表示,如今做银行助贷流量的机构并不纯粹,因为不赚钱,以此为幌子,给其他机构导点量的不少。


此前流量转化的重要渠道是电销,很多人都接过关于是否需要银行贷款的骚扰电话,今年这些电话就少了很多,一是智能外呼系统被限制,二是有问题的数据来源已经被掐断,而疫情原因,今年很多电销机构开工就远远晚于往年。


最后,助贷客户不良率上升,或影响与银行的后续合作


助贷不是新事物,已经存在了很久,只是此前大家还有网贷干着,但今年华山只剩了助贷一条路,所以千军万马都奔来了。


助贷的最终效果还是要通过银行来呈现,规模是上来了,但不良率也上升了。


据消金时代报道,最近,对接助贷业务的银行人士有点“坐不住”了,因为最近一个月的新增不良率超过了之前一年。这还是来自借呗、度小满等互联网巨头的流量,人群也相对优质。


以上海银行为例,其2019年的个人消费贷款不良率为1.15%,比2018年提高了0.63%。


借呗、度小满的不良率也从去年10月开始突增,今年仍在上升之中。


此前银行、大平台的不良率低,有客户优质因素,也有各类现金贷平台的功劳,为了不上征信,借网贷/现金贷还银行的大有人在,现在接盘侠被整顿了,这逾期就反映上来了。


但不管什么原因,只要不良到了一定程度,银行必然收紧与各助贷机构的合作。


城市不容易,是否农村市场的广阔天地就大有可为呢?


依然只是看起来很美,城市套路深,农村路更滑。


一位在西部做农村金融的表示,农村要放款,要有村委的说明和推介,虽然有专门针对农民的贴息贷款,但村委黑点的要收上10个点,而外部的助贷机构根本没有插手的余地,虽然他们才收差不多两个点。


中国的农村基本还是熟人及人情社会,农民宁可承担10个点的成本,也不相信第三方,要么信村长,要么信银行,中介都是骗子。


现在加入助贷行列的,有此前的P2P及现金贷机构,戴顶助贷的帽子被招安。也有此前服务于P2P及现金贷的流量机构如贷超等,主雇改了或进去了,他们也跟着改。


更多的,是多如牛毛的线下中介机构,上海的陆家嘴、人民广场附近,埋伏着大量这样的公司,如同毛细血管一样给银行源源不断的输送着客户,虽然骂名不断,但还真不可或缺。其他城市或地区也一样,这从放贷的被严打后,很多地方办公楼几乎空了可以看出来。


如今的银行虽大举放贷,但一来人员有限,二来养尊处优,脏活累活还需要民间机构承担,而且很多银行并不欢迎直客,什么都要教,反倒中介带来的客户一切都准备齐了,部分大的机构还会给银行提供担保,放起来更稳。


无论如何,由于对金融行业的强监管,助贷都是很多机构必定要走的一条路,如何寻找优质流量、提高线上、线下的转化、拓展与银行及持牌机构的合作都是重中之重。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有做助贷的专业人士,可私聊群主,建了个专门的银行助贷群,沟通流量、推广、商务合作等事宜,不在群内的后台留言。


加群条件:发送名片+转发本文至朋友圈截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银行   小满   疫情   净利润   上海   凶猛   上市公司   此前   贷款   现金   流量   艰难   不良   原因   客户   机构   科技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