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复杂的姓氏,一共30笔,没几个会读?

说起中国的姓氏文化,很多汉字在当作姓氏的时候,就改变了读音,也没少给人添麻烦。可是还有一些姓氏,光是写出来,就让人觉得头大。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被誉为中国复杂的姓氏“爨姓”。

中国最复杂的姓氏,一共30笔,没几个会读?

爨姓

“爨”字论笔画,一共有30笔,在现今读作cuàn,在古时候读作chuàn。这个复杂的姓氏来源于上古八姓之一的“姬”姓。据了解,在周王时期,“爨”属于官职,具体的工作就是为宫廷里面火头倌的头衔,后面慢慢的有些人就以官职为姓,爨姓也就油然而生。在《周礼·天官·亨人》的记载中描述到“爨官,职外内饔之爨亨煑。”在爨官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的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爨氏。在古文中,“爨”即“炊”,二字同义通假,义同当今的“厨”,因此亦称炊氏,世代相传,后逐渐从中原迂徙到南中地区。

中国最复杂的姓氏,一共30笔,没几个会读?

爨字壁画

爨人在南中地区的不断发展过程中,逐渐融有古滇人的血统,并继承了以昆明为中心的滇文化,创造了闻名于世的爨文化,成为后世大理文化、南诏文化的渊源,后来的古大理国,就自称继承爨氏遗风,终为南诏所灭。爨人所用的“蝌蚪文”即爨文已经失传,如今无人识得其模样。

中国最复杂的姓氏,一共30笔,没几个会读?

爨底下

在现有的文献记载中,还有一种说法,说爨姓源于祝融氏,出自东汉时期班彪、班固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东汉时期,太学徐令班彪、典校秘书郎兼中护军班固、军司马班超、后妃师班昭、西域长史班勇等一大家族,是东汉历史时期著名的大臣、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因编纂了千古名典《汉书》以及《白虎通德论》,收复重开了西域,汉章帝特敕封其家族食采于爨地(今山西忻县、定襄一带),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封邑名称为姓氏者,称爨氏,世代相传。

中国最复杂的姓氏,一共30笔,没几个会读?

爨宝子碑

从现有的资料来看,爨氏作为一个有着古老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一个氏族,曾在以云南为中心的南中地区,形成相对独立的统治区域,兴盛五百余年,为古代中央政权统治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和中华民族的团结,以及国家的统一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后来随着南诏国的建立,爨氏逐渐衰落,其居民大部分失去了“爨”姓,同化于少数民族中的“彝”族、“白”族,也有一部分远去海外,其中有极少部分,流落内地,还保留“爨”的姓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南中   定襄   周礼   姓氏   西域   封邑   大理   世代相传   南诏   东汉   后裔   官职   中国   时期   地区   文化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