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旗舰”级耳塞如何选购?围绕UM的FuSang展开聊一聊


“超旗舰”级耳塞如何选购?围绕UM的FuSang展开聊一聊

先说一下我对“超旗舰”的理解吧,我认为耳塞这个品类的东西,万元档的价格就已经足够高了,而目前像大魔王、Khaos、朱鹂、以及本文主人公FuSang这些产品,即便是对发烧友来说,也无疑是“奢侈品”级的价格,毕竟这些用户真的是在用可以买一辆小汽车的钱、去买一副并不具备太高科技含量与精密度的数码产品,而且与其说是卖“音质”,这些售价超过2W元的型号更多的也是在卖“品牌认可度”与“审美共鸣度”,在整个生命周期内都注定不可能有太高销量的前提下,谁能够更加戳中一部分人的口味、并促使其买单,谁就是赢家。

作为一个从入烧时就身为减钱党、二手垃圾佬的我来说,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向预算不足的用户主动推荐这些型号、也不会去比较他们的性价比(因为根本谈不上性价比),这篇文章是对UM家FuSang音质部分的补充,也顺带借此时机聊一下我对这种超旗舰的看法、以及选购建议

之前已经发过的FuSang开箱传送门:https://www.toutiao.com/a6980597925952881156/?log_from=5b77245790584_1631290935714


“超旗舰”级耳塞如何选购?围绕UM的FuSang展开聊一聊

目前推出过超旗舰级耳塞的品牌,比如VE、UM、老人家、Noble、Empire、NG、64Audio等,除了快速崛起、相对年轻的NG外,无不是从我入烧时就如雷贯耳的、经过了长期积累和沉淀的品牌,而他们所对应的高价型号也基本上能够体现出自己一贯的家族风格,反倒是他们的“领路人”VE13大魔王在声音风格上并没有什么自家过去型号的影子,其中家族风格传承做的最为明显的我认为是UM、NG、老人家、64Audio,其中有三个都是国产品牌,绝大部分的产品从便宜的型号到最贵的型号,都能够听出自家声音风格的传承性和延续性,所以这里引出我的第一个观点,如果你是谁家的粉丝、在没有条件试听的前提下,如果非要盲狙的话,大可以放心去购买对应的超旗舰型号,至少这4个品牌,在“家族风格延续”上一定是不踩雷的。

但大家别忘了区分一下单个品牌中的细分系列,比如64家的动铁和圈铁、UM家的后期的Mest系列和低端的UM2HT开始更加迎合现在年轻发烧友的口味,以及自家还有钛合金3D打印的“钛势”系列,也已经推出了好几种型号。

“超旗舰”级耳塞如何选购?围绕UM的FuSang展开聊一聊

(更贵、工艺更好、原配线用料更好的FS)

但如果你以为我接下来会开始分析FuSang和同价位几个竞品的声音区别,那就想多了,这里引出我的第二个观点,不管是FuSang、Khaos、大魔王、苏丹、Odin、Tia Noir,以及即便是更贵的FS、朱鹂,我不认为他们的素质有什么明显差距、也并不太值得去讨论或者横评,这个价位的产品也最不应该去追求“木桶效应”,而是更应该看重希望产品哪方面的声音特质能够做到极致、尽可能地贯彻个人口味。这些型号里,说句主观的结论,我认为声音最缺乏音色个性的是大魔王和Odin(也可以理解为这2个型号盲狙踩雷的可能性较小),而FuSang在这些型号中,最突出的特质在于声音的醇润与安定,本身具备大开大合、地动山摇的本领,却有着极高的耐听度与从容的能量感,本身并不HUFI、却有着泛HUFI耳塞所具备的一些特点,而且如果你过去曾经纠结过Mason和Mentor怎么选,那么FuSang我认为是一个对这2个系列有所兼顾的声音。

“超旗舰”级耳塞如何选购?围绕UM的FuSang展开聊一聊

第三个观点,明确自己的搭配需求,尤其是,如果这副耳塞真的是你省吃俭用才买得起的,一定要考虑好搭配的相性以及尽可能贴合自己的使用场景。声音需要搭配的道理,自然是懂的都懂,而在使用场景上,也尽可能不要“勉强”自己,比如你要是对声音素质下限的容忍度很低,那一定要尽可能选一个好推的、即便是搭配上手机直推、甚至蓝牙耳挂都能出好声的型号;而如果你愿意很有仪式感地给耳塞去选择最好的前端、最好的耳塞套、最好的线材,也许VE、64家那种地摊级别的原配线和普通硅胶耳套并不会让你很在意,这种烧友会更在意声音的可玩性、潜力上限。拿我自己举例子,我对我的主力耳塞的要求是,搭配老人家1795这种蓝牙解码耳放也能够推出非常很好听的声音和并不瘸腿的素质来,不论是我常用的ST1000、ProjectY又或者是FuSang,都完美符合这一点。

“超旗舰”级耳塞如何选购?围绕UM的FuSang展开聊一聊

回到FuSang这边来,之前的开箱文中提到过了,FuSang除了标配两种硅胶套(包括一款ALZA家的)以外,原配线用料很足、也是一款我认为大可以不用折腾换线的塞子,而且FuSang虽然对推力有一定的需求,但并不那么吃搭配、算是相对省心、音色稳定的那茬,小尾巴中,只要是能达到Onyx、W2、蓝蜻蜓这种级别的,播放器中,能达到M6Pro、M11Plus这种级别的,都可以给FuSang推出不错的素质和UM家音色上的神韵来,但如果真的是只有一个入门级小尾巴或者想要手机/PC直推的话,FuSang的能量感会稍显尖锐、耐听度被削弱。

“超旗舰”级耳塞如何选购?围绕UM的FuSang展开聊一聊

在我使用FuSang的这段时间里,最常用的还是“万金油”乐彼P6Pro,在大方向上,这二者并不算是脾气秉性完全匹配的那种,骨子里都比较细腻醇润、包括对于大动态的呈现也都是随音乐而动、能量感不会在一颦一笑中给你刻意彰显出来。人声部分的FuSang被P6Pro赋予了更加细小的颗粒感与自然的人声口型与细节表现,拿提拉米苏这种甜品去举例的话,它的蛋糕胚是偏湿润的类型,入口那下是很轻松就化开的,非常绵密顺滑。这套组合具备极为充分的结像肉感和非常宽广的横向声场表现,通透有余又不会过分明亮,是兼顾了超高素质和久听不累的、暖而不糊的退烧式风格。

“超旗舰”级耳塞如何选购?围绕UM的FuSang展开聊一聊

如果你觉得和P6Pro这种风格的组合听起来略显“无聊”,缺乏冲劲儿,AK家族的许多机器是可以起到非常好的“调味”作用的,即便是相对中正的SP2000,在底子硬朗的前提下声音也更加鲜活和清透,不论是人声还是器乐都有着非常好的活生感;新出的SE180在中高频方面是更有着一股子冲劲儿的,线条不如SP2000那么扎实、但有着适当的味精感,低频也具备往下“扎”的力道,清脆、有跳跃感,注重人声的厚度和距离感的话SEM2会是更合适的选择;而KANN Alpha则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万金油,虽然它搭配旗舰耳塞时横向声场算是一个短板,但刚好戳在了FuSang的优势上——我这么大的声场,留足了余地给你去削弱,反正再怎么削也小不到哪里去,甚至在削弱过横向以后的FuSang声场反而更规整、更圆了。总之,AK家族的用户是大可不用担心FuSang的声音太退烧向、太过沉闷没有特点的,即便是SR15/SR25这种也相对四平八稳的声音,“鲜活”也一直是一个绝不妥协的基调。

“超旗舰”级耳塞如何选购?围绕UM的FuSang展开聊一聊

其实如果是一点点自己玩到这个程度的烧友们,自然是对搭配能有自己的心得的,但奈何不住腰包比较鼓的萌新们上来就冲最贵的型号,所以我以上提到的是属于肯定不踩雷、而且能有一定辨识度的搭配,虽然搭配方面大部分情况下肯定是以“还原”或者“互补”为优先,但如果你非常喜欢FuSang这种声音特质、想要进一步强化它中频颗粒感所带来的味道,凯音N8、德森瑞DTR1、山灵M8、普通版的P6等,则是属于一个“递进”级别的组合。

“超旗舰”级耳塞如何选购?围绕UM的FuSang展开聊一聊

第四个观点,明确一下自己对“产品个性”的需求,包括但不限于品牌效应、硬件配置、新颖技术、独特外观等。花这么多钱买耳塞的人,只要不是人傻钱多、都有一定的主见,就像他们在选择奢侈品时,其实心里清楚地知道这些东西性价比有多低,但他们也仍然会去考量它能够给自己带来哪方面的满足感、甚至是装逼程度。有些人买东西只认一些有名气的进口货,他们可能会优先去考虑VE、INEAR;有些人讲求明星效应,他们可能会优先购买JH、qdc、UE;有些人可能追求外观方面的辨识度,那么也许部分美得够独特、丑的很有个性的型号能入他们法眼,比如Noble家的私模、甚至是水泥佬家的产品;有些人或许单纯地追求自己付出的价钱与物料成本的比值,那么他们或许会Pass掉动铁数量不够多的型号,比如Tia系列、纯动圈产品;也有些人买东西比较追求“极客心态”,想要体验新奇的、没玩过的东西,比如追求静电单元、平板单元、多样化的可调音模块等。

“超旗舰”级耳塞如何选购?围绕UM的FuSang展开聊一聊

而FuSang的话,其实UM本身的品牌效应并不算特别具备优势的,其外观和外壳用料也并不如自家更贵一档的FS那么有花头,那么它对产品个性的满足点主要在硬件配置和新颖技术两块。截至目前而言,UM对骨传导技术的应用在超旗舰型号中应该是属于独一档的存在,而且他们在万元档、中低端型号中进行过充分的实验积累以后才正式把他用在了自家的顶级型号上。骨传导单元的原理说白了很直观,它不参与直接发声、说白了就是不能够直接听到它“响”,而是和颅骨直接接触、实现振动传声,在不影响音色的前提下能够对包括但不限于频宽、密度、清晰度等素质方面的表现进行一定的补足,而且对人声部分的声音质感有相当明显的增益,基于这个前提下,UM会敢于去大幅度拉宽耳塞的声场和层次感、又不用担心声音出现干薄、生硬、密度不足的问题。他们新一代的骨传导结构不仅增加了骨传导单元的作用频段和接触面积,也在优化了初代MEST上那不够贴合的佩戴以后、尽可能减少了不同用户体验骨传导技术的体验差异。如果你想要“尝鲜”一下骨传导在入耳中的应用、而且预算充足的话,1W档的MEST MKII和3W档的FuSang都是非常好的选择。

“超旗舰”级耳塞如何选购?围绕UM的FuSang展开聊一聊

如果和过去的产品对比的话,FuSang其实有点像是一个Mason V3+的进化版,而从素质上来说,Mason至今仍是很能打的那类,它最强大的地方我个人认为是对于细节的刻画能力,那解析,感觉多到就像是凭空变出来的一般、但仔细听下来又明明是那么真实,同样具备强大解析的U18T在细节方面就不如Mason那么克制和生动,扑面而来的表达方式非常考验前端信息量的修养程度——其实FuSang依旧是具备这么可怕的解析力,但因为蓬松度的增强,它的声音在混响与氛围的表达上略向Mentor靠了一些、但又保留了硬有的肌肉感与动态表现(据说Mentor的续作也在筹备了,这系列的粉丝可以再等等)。在曲风适应性上,我认为FuSang最大的短板还是在于亚洲系的一些甜美女声、以及对于二次元ACG的表达渲染力,而在古典、OST、泛流行、爵士方面都有着极佳的演绎,而如果你和我一样也是一个港台流行爱好者,可千万不要错过这个毒人的东西!

“超旗舰”级耳塞如何选购?围绕UM的FuSang展开聊一聊

回到之前的话题来,超旗舰级别的、价格过高的耳塞型号,我向来是处于慎重推荐、甚至是劝退的态度,但如果你真的抱着那么高的预算来问我,FuSang在我这里则会是一个在部分需求条件下可以向大家安利的一个产品,除了素质方面可以放心具备该价位的实力以外、更是因为我对UM这个品牌的审美算是有深度的“共鸣”的。关于如何去选择适合自己的“超旗舰”、以及FuSang这个型号具备什么样可能适合你的特质,可以把我前后的这两篇文字再咀嚼一遍。

这可能是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聊关于“超旗舰”的话题,低端拼内卷、高端拼品牌和审美,但说白了,一分钱也是钱、且千金难买心头好,依旧是那句我经常在评测里提及的话——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耳塞   旗舰   声场   组合   音色   人声   特质   型号   素质   声音   风格   家族   品牌   系列   数码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