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级大佬进了新手村」达音科隼Pro印象


「满级大佬进了新手村」达音科隼Pro印象

虽然它叫隼Pro,但其实,除了ID设计的延续以外,它在调音思路、甚至是声音竞争力方面,和原版的隼是有极大差别的,标题基本可以概括我对它的判断。行业在严重内卷、兵家必争之地的千元档耳塞正是卷上加卷,隼Pro的产品力在这个价位我觉得几乎是无出其右的,而且我不喜欢像以前一样用“千元级素质怪物”来形容它,隼Pro可以说既没有忽略一定的音色美感去秀肌肉、也没有在某些方面刻意去做抓耳谄媚式的调音倾向,它就像是把一个高端耳塞在素质方面稍稍做了一些缩水、下放到了千元级的价位,要素质有素质、要修养有修养,对前端友好、对曲风适应性友好——1380元的售价,对发烧友们的钱包更友好。


老规矩,简单开个箱。

「满级大佬进了新手村」达音科隼Pro印象

「满级大佬进了新手村」达音科隼Pro印象

「满级大佬进了新手村」达音科隼Pro印象

达音科的“配件大厂”不是白叫的。

啥,图里的还看不出什么?那看下一张。


「满级大佬进了新手村」达音科隼Pro印象

达音科给隼Pro标配了三种耳塞套,灰色、蓝色套大家应该比较熟悉,就是他家常用的官方套,一个偏均衡、一个偏人声,而深灰色、宽口 、上面带一些旋转纹路的是第一次用在他家的配件列表中,整体的开口直径更大,有经验的烧友应该猜到这个套子可以提升中高频的明亮度和能量感;除此之外,低频控、喜欢氛围浓一些的用户们喜闻乐见的索尼哥伦比亚套也作为标配附赠。

如果你觉得耳塞套的声音改变不够直观,那滤网作为导管尾端的部分、本身也是耳塞本体声学处理的一个环节,更会带来明显的声音变化,在出厂时达音科默认安装的是“参考”滤网,而至于“通透”、“氛围增强”,大家看字面意思也能知道如何按照自己的口味去调整了。


「满级大佬进了新手村」达音科隼Pro印象

隼Pro依旧是配备了多种可换式插头,但这次在轻量化方面做了提升,相比之前的自锁式插头来说分量减轻了一大截,已经非常成熟的膨胀MMCX插针和轻盈柔软的单晶铜镀银线体,在可靠性、美观性、收纳便捷性上都是看得见的水平。


「满级大佬进了新手村」达音科隼Pro印象

在外形上依旧还是“大腰子”的外观,佩戴舒适度很好,它在腔体内侧并不是那种主打贴合度、高度隔音的那种线条,和类公模式的耳塞相比,它和耳廓部分贴的没有那么紧、但是在重量分布方面做的较好,是比较适合久戴的那种。


「满级大佬进了新手村」达音科隼Pro印象

和老版隼的区别主要在于镜面质感、以及侧面的倒角部分加入了小型Logo元素的堆叠,并且倒角处磨砂的质感和和正面板的亮面风格起到了一定的视觉冲突、让人一眼就印象深刻。这种Logo的堆叠,许多奢侈品就挺喜欢用这种设计元素,让我想起了基友冬日里日常穿的那件Balenciaga卫衣。不过在HIFI品牌里,对时尚的跟进往往具备一定的滞后性,这个风格记得没错的话是在去年比较流行的风格,但只从结果来看,我觉得隼Pro的外观不仅具备很强的设计感、放在众多耳塞里也是很有辨识度的那副。


「满级大佬进了新手村」达音科隼Pro印象

关于声音的部分,我觉得隼Pro是足够用很多的溢美之词来夸赞它的,不过对于隼老用户来说,隼Pro完全是另一幅面孔。隼本身是一副个性很强烈、评价也比较容易呈现两极的型号,它在那个时代具备非常优秀的解析力、宽阔的声场、甜润的人声表现,但也同时具备刺激而明亮的高频、浓重的齿音、以及对前端比较挑剔,很多用户得用海绵套来压制它的能量感。

其实从隼到隼Pro的进化,多多少少有一些从禅进化到禅Pro的影子。首先我还是得肯定隼和禅在他们所处的那个发布时间、那个价位段,本身也是数一数二的高素质,尤其是禅,它无疑是去年的年度口碑好塞之一,本身我也认为并不具备非说不可的明显槽点,而禅Pro之于禅,才是真正体现了什么是“禅”——很多人吐槽他们被禅的名字给骗了,声音一点都不够“佛系”,那么饱满的能量感、丰沛的高频冲击力,和名字并不相符吧?而禅Pro则是真正做到了稳健、安定、从容,升级的是对于“克制”的拿捏、即便是收窄了自己的能量感,也依旧能够感知到, 禅Pro是更好的声音、更正确的声音。


「满级大佬进了新手村」达音科隼Pro印象

而隼Pro,对于声音能量感的拿捏和禅Pro我觉得几乎是如出一辙的,在把底子稳固好的基础之上适度做减法、反而可以提升声音的完成度和全面性。它的声音明亮、通透,但是并不刺激、即便是搭配偏数码声的前端,也有着良好的高频控制力;它的人声依旧像老版的隼一般甜润、细腻,但不见的是恼人的强烈齿音和密度方面的不足;它的低频富有弹性和动态,照顾到了低频结像与细节的保留、但对于入门用户来说,还是有着适度的氛围感与残响,随着前端驱动力的增加,它的低频甚至可以呈现出优秀的落地感;它的密度优秀、但是宽松度良好,蓬松、但是不松弛,舒展得恰巧到位,几乎处在再少一分就偏紧、再多一分就垮掉的分界线。


「满级大佬进了新手村」达音科隼Pro印象

以上的优点,可以说是隼Pro的一些“基础优势”,但它有两点我觉得是这个价位非常拔尖的,一是解析力、二是空间感。老版的隼不知道是不是达音科“生怕用户不知道自己解析高”,把高频信息量一股脑儿释放出来,在带来了高解析的同时也带来了刺激感。而隼Pro的解析是属于既内敛又暴力的那种,它完全吃得住像P6Pro、R01主板的N62这种高级前端所给出的信息量,但声音不会显得糙和颗粒感太重。解析力在够用的前提下,我也提倡大家多去选择一些鲜活度好、音色有个性的前端,比如SA700的平衡口,就能够给隼Pro的中频多带来一些绵密感,有一些“HUFI倾向”、但又没有真正的糊掉。我认为这就是目前高解析耳塞最大的意义所在,这类耳塞的声音下限始终是不低的、也经得住更加便捷的玩法来折腾,同理,我也很愿意使用老人家1795、iFi Go Blu这种蓝牙解码耳放来搭配隼Pro——我有的是解析力给你们来“损失”,没在怕的,更何况现在的蓝牙产品,解析力已经几乎不再是短板。


「满级大佬进了新手村」达音科隼Pro印象

衡量一个耳塞的空间感有诸多的地方需要注意,比如横向的宽度、纵向的深度、纵向的高度、整体的比例以及结像的位置是否有头中效应、人声和器乐的排布是否合理、边缘是清晰还是模糊、结像形体是大是小等。隼Pro的声场俨然是一副高阶耳塞的模样,虽然纵深并不是它的强项,但它在声场宽大的同时,结像是铺的比较满的那种。

如何理解上面一句话呢,其实你可以去想像一下,头戴和耳塞的最大区别在哪里?头戴式耳机所呈现出来的声音,可以被不严谨地理解为把耳塞的声音结像和声场给等比例放大了,现役的不少耳塞通过把结像形体做小、声场边缘做的模糊一些来营造“听觉感官上的大声场”,而隼Pro则属于实打实地把声场做宽大的同时、结像又显得丰满且有层次的那种,我得承认它不算开阔、但是五脏俱全,尤其是声场的顶部空间很充沛。尽管结像做的太丰满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对大编制的演绎能力,但对于绝大部分曲风、尤其是流行Live来说,隼pro的声场是具备不俗感染力的。


「满级大佬进了新手村」达音科隼Pro印象

即便是不考虑其价格,隼Pro也是一副我不愿意去挑毛病的塞子,我甚至愿意说它稳健到不论是小白还是老烧都可以放心盲狙——这句话挺打脸的,因为我一直强调音色风格、个人口味的重要性,但隼Pro就像是一个六边形战士,满分十分的话,它每一项都是8.5分(不是刻意夸张,旗舰塞和千元塞的差距本来就没有价位差距那么大),硬素质高归高,但在它宽松舒展的音色、不挑剔前端的易驱性、优秀的人声感染力面前,素质反而是我觉得不那么重要的一环,如果盲狙了这副耳塞,你或许不一定喜欢、但一定不会失望。

相比我过去所吹捧过的“千元级素质怪物”NM2+、KXXS等型号相比,隼Pro比他们在素质上强得有限、但在“内功”上力压一头是没毛病的,过去的内卷可能是拼肌肉就能拼出一片天,那么现在的内卷则是看谁能够在更低端的价位上更体现出自家的调音修养,同时还要让用户们能够感受到更高素质的存在。毕竟即便是满级大佬进新手村,不出招的时候谁也不知深浅,而隼Pro其实就是一个把“素质底子”与“素质感的呈现”平衡得很微妙的型号,也是我前文表达的核心观点之一,这同样也是我为什么说小白和老烧都能够体会到它到底好在哪里。


「满级大佬进了新手村」达音科隼Pro印象

达音科这个品牌,在以年轻用户为主、并不断入场的随身HIFI市场里,相对显得“老气”一些,或者说这个品牌缺乏年轻人喜欢的各种结合性元素,回顾他们近一年的产品,非要我说卖点的话,可能真就只有所谓“声价比”了。以上虽然听起来是褒义,但结合市场现状来说,对于一个品牌的长久生存并不见得是利好消息,而隼Pro我认为是一个能够打开局面、拥抱更广大客户群的一个“敲门砖”型号,除了打磨产品力,达音科这次让我看到了他们想要挣扎出圈的决心和执行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齿音   大佬   甜润   蓝牙   声场   低频   耳塞   音色   人声   能量   型号   印象   素质   声音   风格   新手   优秀   数码   用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