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工人地位被充分尊重向往,教育焦虑或应消失

教育焦虑在我们这个国家产生了几千年。这句话这样说不足为怪。从苏秦的悬梁刺股到宋濂的手破冻砚。无不在阐释一个道理:读书改变命运,读书改变人生。

但在中国有一段特殊的时期,国人缺出奇的冷却了对读书改变命运的焦虑。那就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三十年。作为城市主体的工人,并不感到要去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反倒是十分为自己的工人身份而自豪。

这是为什么?

而今天,恐怕难以让绝大家长去接受自己的孩子将来成为一名工人。农民工?职业院校毕业生?手艺学徒?这等等都被社会贴上了低学历,冷门的有色标签。

而很多家长会说,我怎能停止教育焦虑。企业的招聘,高薪的岗位要求高学历。政府的公务员选拔,优秀的学历是起码的敲门砖。就连孩子们也会觉得成为科学家,大老板,甚至政府领导才是自己人生的追求。这样一来。教育焦虑演变成为了全民焦虑。理想上大家都想成为人上人,实际上绝大部分的人会成为人下人,或者是人中人。

所以,我们要改变

当工人地位被充分尊重向往,教育焦虑或应消失


当工人地位被充分尊重向往,教育焦虑或应消失


当工人地位被充分尊重向往,教育焦虑或应消失

一些极端和错误的认识。因为我们的命运本来就不差,何来过度焦虑的改变。比如,我们的父辈是工人,我们为何一定要突破工人这个阶层,要去上升到大老板,科学家?整个社会的金字塔底端是普通的工人和农民,这是整个社会的根基。我们是一名工人,我们如果能技术精湛,恐怕比一百个样样都通而又样样不精通的高学历人才更符合社会的需要和价值。

当青年纯粹自我的大部分流向工人的领域和岗位,社会的教育焦虑自会迎刃而解。我们一方面大力提供优质的技工教育,另一方面大力加强国企和私企对工人的保障。让社会对技工向往之,我相信人力资源的优化会更加呈现应有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苏秦   焦虑   悬梁刺股   工人   不足为怪   敲门砖   私企   技工   科学家   岗位   学历   地位   家长   人生   政府   社会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