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收集家长职务信息?

马上到9月1日了,这是全国中小学生的开学日。开学就要报名,而报名,自然少不了对学生基本信息的登记,只是这个登记,在部分学校有超范围的现象。

近期,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栏目中,有家长反映,很多学校要求登记学生父母、祖父母的工作单位和职务信息,这些信息真的有必要吗?

真的有必要吗?在我看来,说没有一点点必要,似乎也不对。毕竟,登记这些信息,有利于学校,尤其是班主任对学生家庭成长环境的全面了解,也有利于学校在突发事件中,及时与家长联系。

不说别的,班主任知道了学生家长工作单位和职务信息,起码,会对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掌握,一旦需要经济帮助,甚至助学金,或者之类的扶贫资助,就能及时,且准确的确定到困难学生。

再说了,知道了家长的信息,起码,在学生学习上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措施。家长上正常班的,家长上倒班的;家长是做生意的,家长是体制内的;反正,不同的家长信息,就有不同的学生学习环境,如此,在教育学生时,就会有的放矢。

呵呵,说了半响好处,可是我依然无法说服自己。因为,从我的上学经历来看,那个时候的学校,没有,也不会收集任何家长的信息,都只是学生情况的登记,顶多,会有学生的家庭住址,紧急联系人之类。

在我看来,这些信息,对学校来说,掌握学生情况已经完全足够了。想想,贵州早在2013年,就明确要求,禁止进行超范围的学生信息收集,其中,严格禁止收集学生家长信息。

是啊,学校,或者班主任收集学生家长信息,包括工作单位和职务,无非就是方便紧急联系,但是,这哪里的小心思,也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有学生家长的工作单位和职务信息,就可以合理利用,就可以区别对待,就可以有所选择。或许,我有点小人之心吧。

但是,小人龌龊心理的我,说实话,实在想不明学校为啥要收集家长的工作单位和职务信息的。对人民网的留言,其中北京教育部门明确指出,对学生家长的工作单位和职务信息,要严格保密,不对普通教师公布,同时,正在研究是否取消父母职务信息的收集。

不管最终的研究结果如何,从北京教育部门的回应来看,也意识到家长职务信息,既涉及到私人隐私,更是需要保密的。不然的话,不会对普通教师保密的。可问题是,家长职务信息,非普通教师就可以知道了吗?

谁是非普通教师呢?这个范围有多大?非普通教师能否保密私人信息呢?诸如此类的问题,在当下很注重个人信息数据安全的背景下,不能不高度重视。

当然了,我以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必要、且不超范围收集学生信息,也是教育公平的前提。若是知道了学生家长的工作单位和职务信息,老师们肯定会有侧重,或者说有差异对待的。这就如《红楼梦》中的“护官符”一样,谁敢说不会成为学校或者老师们的“方便利器”呢?

有些话不能说得太明。反正,这非必要超范围收集学生信息,我以为实在是没有必要,更有违教育公平,及早取消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职务   家长   人民网   信息   教育部门   北京   班主任   学生家长   单位   情况   教师   家庭   学校   学生   工作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