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频发,让李佳琦“翻车”,美容仪为何仍被资本吹捧?

近日,李佳琦带货又因“翻车”上热搜了。

消息显示,他在销售一款美容仪时,因虚假宣传,被罚款30万元。


不出意外,其公关团队又祭出道歉、接受批评、整改“三件套”。


问题频发,让李佳琦“翻车”,美容仪为何仍被资本吹捧?


舆论逐渐平息,但美容仪的“坑”的确不少。其中“严重漏电”“产品瑕疵”等,是被用户吐槽最多的问题。


有意思的是,这些质量参差不齐的产品,却在过去半年中,成为资本吹捧的对象。



美容仪的“魔力”


“提拉紧致”“激活胶原蛋白”“相当于做一次热玛吉”,美容仪被主播们捧上了天。


这种宣传里,似乎消费者和Anglebaby的美貌之间,只差了几百块的产品。


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年轻人还真吃这一套。


在很多年轻消费者看来,美容仪是变美的“性价比之选”。


动辄上千的医美虽然见效快,但价格高。护肤品效果不明显,花费也不少。


相比之下,“平价”美容仪是最好的,而且是必要的选择。


国产品牌牢牢抓住消费者的心理特点,推出一系列产品。在宣传上,无一例外,它们都主打“平替”卖点。


问题频发,让李佳琦“翻车”,美容仪为何仍被资本吹捧?


这些产品的价格大多只有国际大牌的三分之一,就算是中端产品,其价格也不会超过大牌的一半。


虽然价格低,但品牌方们打出的功能却不少,提拉、紧致、美白、清洁等皆有涉及。


科技君发现,这些美容仪不仅“撞功能”,连营销渠道也几乎一样,都是采用“KOL+直播带货”方式。


小红书、微博,是他们的主要“阵地”。博主们往往会采用视频+图文的模式,亲自体验,并进行“种草”。


小红书上,相关笔记的点赞量和阅读量颇高,可见其吸引力之大。



资本为啥吹捧?


风尚之下,必有资本出没。据统计,仅上半年,全国已有23起美容仪品牌融资,金额达5.35亿元。


一些明星资本,如顺为资本、IDG、坚果资本等纷纷入场,连小米、腾讯、华为等互联网巨头也悄然入局,尤其是小米,一口气投了4家企业。


资本扎堆,原因无非是逐利。


美容仪,填补了美容领域一个相对空白的场景,发展空间巨大。


比起线下的美容院和医美,它的价格较低,而且使用更方便快捷。由于产品的功能可以高度集成,所以品牌“讲故事”的空间也比较大。


问题频发,让李佳琦“翻车”,美容仪为何仍被资本吹捧?


数据显示,去年家用美容仪的市场增速,在电器中表现突出,尤其是抗衰类型的产品,市场潜力巨大。


除此之外,这还是个低成本、高利润的生意。


从国际大牌雅萌发布的财报来看,去年其毛利率达64%,而且大多数的支出,花在了营销上,研发费用占比并不高。


在“颜值经济”大行其道的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为了美貌砸钱,大众对这类产品的接受度、认可度也在逐步提升。


所以对资本来说,现在正是入局的最佳时机。



问题频出,前景如何?


行业尚处于初始阶段,这也意味着泥沙俱下。


美容仪市场尚未规范,因此产品的质量参差不齐。


去年10月,央视报道称,在抽调的10款仪器中,2款存在低温烫伤的风险,还有6款镍释放量超标。


问题频发,让李佳琦“翻车”,美容仪为何仍被资本吹捧?


不仅如此,在黑猫投诉平台上,相关投诉多达540条,其中大多数内容是“漏电”“烫伤”“三证不全”,还有关于商家拒不退款的消息也很多。


严格来说,美容仪作为直接接触皮肤的仪器,其安全系数应符合医疗器械标准。但很显然,目前很多产品还不合格。


另外,国产美容仪抄袭同样严重。一些商家靠着山寨大牌产品,企图蒙混过关,结果吃了官司,也丢了脸。


2019年,国产品牌“金稻”就因抄袭生产Luna洁面仪的公司被告上法庭。


问题频发,让李佳琦“翻车”,美容仪为何仍被资本吹捧?


李佳琦因夸大宣传被罚,也侧面说明了行业的混乱程度。


总体来说,美容仪满足了很多人的需求,市场有较大的想象空间,但产品鱼龙混杂,尚未规范。


对于消费者来说,变美需要成本,切忌贪小便宜吃大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华为   资本   翻车   参差不齐   烫伤   小米   大牌   美貌   国产品牌   消费者   去年   功能   品牌   价格   市场   产品   科技   李佳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