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逝世

袁隆平逝世

崇高伟大的袁隆平袁老于2021年5月22日逝世,我在上午QQ群里听到消息时,还有点不相信,这可能是消息来源时间差造成的,但是我本人确实对消息难以接受,不相信其实是不接受的表现。下午就确认了消息,有了央视和其它官媒官宣,袁隆平逝世不但是对中国粮食界的巨大损失,也是全国人民心情悲痛的大事件,但我们华夏民族龙的子孙要继承袁老遗志,做好生产和科研,保证民族伟大复兴。

袁隆平的伟大在输入法里就有体现,在用拼音输入里,打yuanlp就能出现袁老大名,这是只有做出了突出贡献,有了海量曝光度的名人才应得的褒奖。袁老不但是名人,还是有巨大历史贡献的伟人,同时还是一个亲切和蔼的老人。

我是70后,在小时候,乱扔粮食,被母亲还教训了一顿,以前真是吃不饱啊,小时候面食很少,袁老让粮食增产,可以说是国家顺利进行改革工业化的基础,民以食为天,对于能让群众吃好饭的科学家,再怎么拔高都不为过。本文表达对袁老的追思,祝袁老一路走好。

袁老在第一代杂交水稻成功后,并没有躺在功劳簿上休息,一直还奋斗在一线,很多中年人都身体发福,但袁老一直工作,有名不图利,努力研究了下一代水稻,一直都是偏瘦的体形。我清楚记得一次采访里的原话,袁老这么说:我要多做锻炼,让脑子保持灵活,好做更多研究。袁老的勤奋工作态度源自他伟大的志向,袁老在年轻时看到国人吃不好饭,生活困苦,就立志于达成“禾下乘凉梦”,让水稻能增产,让国人能吃饱饭。在1973年百废待兴时,袁老奔波在农田和火车之上,当时的条件远非现在可比,开始也并不能确定后来的成绩,但袁老义无反顾地投入到了杂交试验和育种中,舍身忘我,历经磨难而不改初心,方有现在盛世之功。

袁老是我们中国人学习的榜样,他铭记:“简单的事坚持做到极致”,杂交要找满足要求的水稻,他带队在国内多个省跋涉千里,没有这个坚持心态,就没有今天的成就。做科学研究的国人,写软件代码的国人,我们都要牢记袁老的座右铭,“简单的事坚持做到极致”。我们后续国人的成功,才是对袁老最有力的纪念。

时不我待,百舸争流,在当今复杂的国际形势下,我们年青人要承袁老之志,点开国家的科技树,为祖国的未来努力奋斗。

最后写个小事,出生在湖南长沙的张晓勇,以高考状元身份加入清华学习,但毕业后进入宝洁公司想做科研,但被宝洁公司压制,最终只能当保安。我们中国人一向以面子为重,在做科学的道路上,面子最无用,袁老高龄参观农田时,照样穿得很普通,看面子就少了交流,交流少了,就容易视野狭隘,像张晓勇,如果平常能和同学多交流,就至少要比现在要强,在宝洁一年不行就换工作,可能就大不一样。袁老的事业,并不是一个人做出来的,我们普通人更要注重交流,少些面子。还有一些出国留学生因为面子而不想回国,更可惜的是有些有实力的华人科学家死得不明不白,这都是不可取的,也是对整个民族的打击。现在西方亡我之心不死,不是热战,可能就是生物战,基因战,每个流淌着中华民族热血的中青年朋友,要深刻认识到我们国家某些方面还是大有不足的,像转基因种子方面,猪种方面,国内还需要亟待提高,科技树的每个分支,对国家都很重要,也请上下一心,把心放到科技树上,打好未来之基。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逝世

袁隆平培育了籼型杂交水稻三系、两系法杂交水稻和超级杂交水稻,对水稻的增产代代有突破,这种巨大贡献会永远留于史册。

袁老的另外突出贡献是培养了杂交水稻的团队,袁老助手李必湖和尹华奇也都是独当一面的人才,并且其它人向袁老学习时,袁老都是认真指导,让国家杂交水稻研究一直处于世界第一。

袁老还对其它国家的水稻研究进行了指导,使其它国家的水稻种植得到了有力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3

标签:功劳簿   热战   科技   水稻   农田   极致   国人   科学家   粮食   面子   小时候   科研   民族   消息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