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里的“告密者”,究竟背叛了谁?

校园里的“告密者”,究竟背叛了谁?

作者 | 柳如燕


一个心地不纯正的人,即使有几分好处,人家在称赞他的时候,总不免带着几分惋惜;


因为那样的好处也就等于是邪恶的帮手。


——莎士比亚



01


前阵子,沈阳一名补课老师遭家长举报的新闻在网上引起了不少关注。


老师在外有偿补课,本来就是明令禁止的事情,何况现在“双减”风头正劲。


这个时候顶风“作案”,肯定是有违规之嫌。


但是在了解了事情始末后,不少人陷入了沉默,包括我。


沉默,是因为在思考。


先讲讲事情本身。


沈阳有一对双胞胎,6月底要参加中考,但是两个孩子的物理成绩都不是很好。


家长急了,到处求爷爷告奶奶托人找关系,终于通过中间人找到一个能补课的物理老师。


加上这对双胞胎,参加补课的,一共有4个孩子。


这名物理和另外一名老师一起给孩子补课。


补课一共15天,每天2个小时,每小时收费100元。


按照这个协商标准,双胞胎的家长,应该支付老师6000元。


但交钱时,这名家长发现,参加补课的另外一个孩子,没交钱。


对此,物理老师解释说,那是自己亲戚家的小孩。


家长心生不满,开始讨价还价,要求少交1000元。


老师没同意,这事儿原以为也就过去了。


校园里的“告密者”,究竟背叛了谁?


15天补课结束,中考成绩出来,双胞胎都顺利升学。


结果刚放暑假,教育局就打来电话,要她过去谈话。


去了才知道,双胞胎家长实名举报了她“违规补课”,其时,正值最严“双减”令出台。


这是一场有预谋的“举报”。


校园里的“告密者”,究竟背叛了谁?


原来,每次孩子去补课,家长都会事先叮嘱孩子偷偷录音。


同为证据的,还有家长给老师的转账记录。


老师无话可说,当场把费用全部退还给了家长,局里说随后再做处理,先看看家长态度。


当初给二人搭线的中间人听说了这个事情,主动找到物理老师,两人各自拿出1000元,由中间人去找双胞胎家长,恳求对方撤回举报。


家长很爽快地收了钱,答应了。


校园里的“告密者”,究竟背叛了谁?


但是物理老师后来再次收到教育局通知,叫她过去写正式材料。


有局里人告诉她,有领导听完举报后,曾意味深长地问那个家长:


“是你主动邀请老师补课的,并且托的熟人,课补完了,你来举报老师?是这样的吧?”


家长给予肯定并且补充说:


“是的,他亲戚孩子是免费的,我两个孩子为什么不能免费?”


到头来,两个孩子的学习解决了不说,还倒赚了2000元。


这实在让人无话可说。



02


看完这则新闻,我想象过,如果自己是那名家长的朋友,如果她在我面前得意洋洋地炫耀她的“战绩”,我会怎么说。


我想,那也只能惋惜地“赞叹”一句:


“你真聪明。”


这个社会,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属于聪明人的。


这也是为什么,“社会”这个词让人望而却步的原因。


老师违规补课,确实不对。


那么家长得了利益后去充当告密者的做法,是否涉及更深层的大是大非?


我相信,在这个夏天,双胞胎的心中,一定有什么东西死了。


凶手就是他们的母亲。


这位母亲,身体力行地充当了孩子最好的老师,完美地演绎了教科书级别的“过河拆桥”和“得鱼忘筌”。


孩子以后,也许会一遍遍回味她与母亲联手用偷录音频取得的“胜利”,一次次用背叛同盟来获取利益。


当践踏信义取得的好处越来越丰厚,食髓知味的人,便很难再停下“一切利己”的步伐。


长大后,他们会背叛自己的母亲吗?他们会孝顺吗?


很难说,毕竟孝顺,也需要付出很大的成本。


他们一定不会忘记,那个给补课老师悄悄录音的夏天。



03


还有一件相似的事情,发生在成都。


之前,有成都网友发称,一名女大学生在学校食堂吃饭时,因为忘记带饭卡,请求食堂阿姨允许自己用微信转账支付。


阿姨同意了,女大学生顺利打到饭菜。


可一转头,她就拿着转账记录,把阿姨给举报了。


因为学校规定,食堂消费只能用饭卡。


于是阿姨被罚款2万元,女学生则获得奖励2000元。


校园里的“告密者”,究竟背叛了谁?


事情在网上一公开,便引起了不少网友的愤慨。


见网上闹的沸沸扬扬,当事学院马上发出了一份通报。


校园里的“告密者”,究竟背叛了谁?


通报承认确有举报之事,否认对阿姨罚款2万以及对举报者奖励2000元的说法。


但有记者在成都文理学院官网上查到一份《关于发动学生共同监督食堂窗口收取现金的通知》。


通知明确表示,“凡发现食堂营业窗口收取现金的,应向后勤处膳食科进行举报,经核实将对举报人进行200元/次的奖励。”


校园里的“告密者”,究竟背叛了谁?


看来,奖励2000元不存在,200元却是有可能的。


而阿姨,即使没被处以2万元的罚款,大概率也受到了相应的处分。


校园里的“告密者”,究竟背叛了谁?


有同学校的学生在网上说:“看到阿姨眼中的泪水,很难受却不知道要怎么办。”


并表示她和阿姨有过交流,“用阿姨的话说,可能她缺钱吧。”


显然,对阿姨的同情,压倒了对女孩“正义”举报的支持。


问题是,她的告密行为和告密动机,真的具有正义性吗?


我想,很直接的一个判断点是,她有没有在对方违反规则的事件中推波助澜,并且从中获利。


违反规则,是规则意识欠缺。


但出卖帮助过自己的人去获利,却暴露出了狡诈、阴险、背德、忘义等等卑劣品性。


它摧残的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信任,从而催生出冰冷坚硬的交际和捕风捉影的猜疑。


有人这么评论这件事:


大学生还很年轻,他们并不知道历史上告密给人们带来的伤痛。


如果为了一点的眼前利益进行“举报”,这虽然只是一小步,却是向魔鬼迈出的一小步。



04


再来看看宁波一个小学老师,面对告密学生的做法。


在绝大多数中小学,学生带零食到学校都是不被允许的。


一天上午,一个学生来向她举报,说某同学带了巧克力来学校。


于是她就把那块巧克力给没收了。


但到了中午,举报者又来告状,说被没收巧克力的学生不仅骂他,还想打他。


老师就把两个孩子都叫来,问那个学生为什么骂人。


那个学生含着眼泪喊:“因为他威胁我!叫我把巧克力送给他吃,他就不告老师!我没给他就把我告了,还笑话我!”


老师立刻意识到,这并不是单纯的举报,而是有勒索性质的“告密”。


她看向举报者,发现他眼神躲闪。


细问之下,举报的学生也承认了自己的行为。


于是老师对被举报的学生说:“你带零食来学校,是不对。”


又对举报的学生更严厉地说:“你以告老师威胁同学,问人家要好处,更可耻!”


最后的处罚是,她让那个学生当着举报者的面,吃掉了巧克力。


校园里的“告密者”,究竟背叛了谁?


这名老师把事情经过分享在微博上后,获得了不少点赞。


网友们一边倒地支持她的作法,并给出评论说:


“小树就得砍,不能长歪了。”

“这个老师不能更可爱了!希望孩子们都遇见这样豁达幽默有智慧的老师!”



05


“杜肃献肉”的故事,大家应该都听过。


公元692年五月初一,武则天下诏全国禁止屠宰家畜,以示仁慈之心。


有个叫张德的右拾遗喜得贵子,偷偷宰杀了几只羊宴请亲友同事。


席中有一个叫杜肃的官员,吃饭时暗暗往怀里装了一块羊肉。


吃饱后就以此为证,跑去向武则天告密,说张德违禁宰羊。 


第二天朝会,武则天对张德说:“听说你生了个儿子,真为你高兴。肉从哪里来的?”


张德吓了一跳,赶紧叩头认罪。


武则天笑道:“朕禁屠宰,吉凶不预。然卿自今招客,亦须择人。”


意思是说,民间做红白喜事,原来就不受禁屠宰令的限制,但你今后请客,请谁不请谁还是要小心一点。


说完,武则天还将杜肃的告密信取出来,交给张德。


杜肃顿时羞得无地自容,众臣也都用异样的眼光看着他。


想必从此以后,不会再有人敢请他吃宴席了。


无独有偶,孔夫子也曾问他的弟子子贡:“你最讨厌哪些行为?”


子贡说:


“我厌恶把剽窃当作聪明的人,厌恶把不谦逊当作勇敢的人,厌恶把告密当作直率的人。”


我想,这里的告密,与单纯的举报还是要区分开。


我们厌恶的告密,皆出于私欲,出于邪恶,与“背叛”“出卖”同源。


它必定建立在举报者和被告者具有一定程度亲密关系甚至盟约的基础上。


否则,密从何来?若非获取了对方的信任或是关系匪浅,这些事情又何以知晓?


告密者看似背叛的是别人,实则背叛的是自己。


他们会越来越失去他人的信任,所有的关系都维系于利益。


人们丧失和他真心合作的意愿,时刻提防着会被这种人捅了刀子。


于是告密者的世界,变得越来越狭窄,越来越阴暗。


终有一日,兄弟反目,父子相疑。


举目望去,四顾茫然,天下之大,竟只剩自己。


没人再愿意让他蘸着自己的鲜血,谋取利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6

标签:告密者   中间人   双胞胎   厌恶   食堂   阿姨   巧克力   家长   利益   物理   事情   老师   孩子   学校   学生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