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少年班——中国教育领域神一般的存在!来看看有多少大牛?

中科大是招收尚未完成常规中学教育,但是成绩特别优异的青少年接受大学教育,其实就是学习天赋很高的学生,我们所谓的“天才型”。这是我们目前我们的高考教育之外,非常难得非常新的一种培养人才的方式。

这些年中科大一直有人说这种教育方式是拔苗助长,也有过一些负面的舆论压力。但是这些年的教育成果已经证明这种方式的成功和创新,而这些超级学神门也成为各行各业的顶梁柱,甚至为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截止到2014年,我们的中科大坚定了中国科大继续办好少年班的决心。成功招收少年班(含零零班)共招收2412人,毕业1879人,其中少年班招收1261人,毕业1070人,零零班招收1151人,毕业809人。而且36年的办学供培养了202位教授,但是有106人在美国就职,其中2人是美国科学院院士,7人是美国物理学会会士等等,所以这些天才的培养非常成功,但是没有留在祖国作出贡献

这或是我们的人才损失。

所以我们看到这个教育的个性化处理,对于学霸和学神们超常教育让我们的科技创新人才延续,但是我们或许也要留住人才为自己祖国做贡献。我们来看看这些学神:

中科大少年班——中国教育领域神一般的存在!来看看有多少大牛?


中科大少年班——中国教育领域神一般的存在!来看看有多少大牛?


中科大少年班——中国教育领域神一般的存在!来看看有多少大牛?

#曾辛辛#

1978年3月,在李政道、杨振宁和丁肇中等著名科学家的倡导下,领导人给予大力支持,中国科大创建少年班并招收了第一批21名学生,平均年龄14岁,最小的11岁,这期就包括当时大名鼎鼎的宁铂、谢彦波等少年。

中科大少年班——中国教育领域神一般的存在!来看看有多少大牛?

2014年的时候,做过一个统计,中科大少年班36年走出202位教授。106人美国任教就职“境外大学的教授”指的是担任终身教职序列或终身教职助理教授以上的学者;“少年班教授”在美国人数最多,有106人。

中科大少年班37年来共毕业2910名本科生,90%以上考取国内外研究生。其中19%供职于科教界,超过200人成为国内外名校和科研机构教授,其中2人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7人当选美国物理学会会士、5人当选美国电子电气工程师学会(IEEE)会士;另有72%活跃在企业界、金融界,在世界500强任职的约35%,对于到目前为止仅仅不到3000人的毕业生总人数来说,这样的人数还不如现在一所普通大学一年的毕业学生数,而仅仅这些毕业生,其中的大多数已经都成为各个领域的佼佼者,高端成材率相比于一般高校而言实在是高的惊人。

“少年班教授”们执教的学科涵盖物理与力学、计算机软件与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电气与自动化、化学、地球与环境、机械工程等诸多领域。

2012年,少年班两位校友骆利群(81少)、庄小威(87少)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骆利群同时当选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

骆利群院士:

中科大少年班——中国教育领域神一般的存在!来看看有多少大牛?

1981年初中毕业后考取中国科大少年班。1985年,他被中科院生化所免试录取为研究生,1986年1月获中国科大本科生最高荣誉奖——郭沫若奖学金,1987年8月CUSBEA赴美留学,在美国Brandeis大学生物系攻读博士学位,1992年6月获博士学位。

1987年起骆利群先后在《美国科学院学报》《神经元》《神经科学》《基因与发展》《细胞》《自然》等世界的学术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1997年,获得斯坦福大学Sloan奖。2001年,他任美国《神经元》杂志副主编。2005年3月,他当选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HHMI)研究员。同年9月,他获得Jacob K. Javits奖。2012年骆利群当选多个权威学院院士:2012年2月18日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在授予骆利群会士荣誉;4月17日,美国人文与科学院公布骆利群当选院士。5月1日,他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

庄小威院士:

中科大少年班——中国教育领域神一般的存在!来看看有多少大牛?

1987年庄小威考进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 ;1991年19岁时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之后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留学;1996年博士毕业后进入斯坦福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师从朱棣文;2001年进入哈佛大学任教,先后担任助理教授、副教授;2005年被聘为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2006年被聘为哈佛大学化学和物理双学科正教授,并在哈佛大学建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单分子生物物理实验室;2012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201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庄小威主要研究工作为发展和使用单分子生物学及生物成像技术以及超高分辨生物成像技术,用以研究体外及活细胞中生物分子及其分子组装过程。

庄小威也是离诺贝尔奖最近的一个人,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后,多位科学家撰文质疑评选结果,称华裔女科学家庄小威亦应分享这一奖项。 北京时间10月8日,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3位科学家因对发展超分辨率荧光显微镜作出重要贡献共享此奖。但该领域多位科学家撰文质疑这一评选结果,称与获奖者同时发表论文的华裔女科学家庄小威亦应分享这一奖项。

尹希:

中科大少年班——中国教育领域神一般的存在!来看看有多少大牛?

尹希生于1983年12月出生,1996年,不到13岁的尹希以572分的高考成绩成为中科大少年班最小的学生。

2001年尹希赴哈佛大学攻读物理学博士,于2006年获得博士学位;同年,哈佛大学打破本校博士不得在本校继续博士后研究的惯例,破格允许尹希博士留校继续研究工作。2008年后,他在哈佛大学物理系先后任助理教授、副教授。2013年2月15日,尹希荣获2013年美国斯隆研究奖(Sloan Research Fellowships)。

2015年9月晋升哈佛大学物理系正教授

2016年12月5日,尹希获2017年科学突破奖-物理学新视野奖。

他的研究工作包括:量子引力中的黑洞熵、弦论中的超对称束缚态、与物质场耦合的Chern-Simons理论及其在M摸中的应用、高自旋场论及其在引力/规范场对应中的应用等,是被国际物理学界寄予厚望的青年物理学家之一。

曹原:

中科大少年班——中国教育领域神一般的存在!来看看有多少大牛?

曹原1996年出生,籍贯是四川成都。2010年,14岁的曹原从深圳耀华实验学校考入蜚声中外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学院,并入选“严济慈物理英才班”。

2014年,曹原荣获中国科技大学的郭沫若奖学金。

目前麻省理工博士生在读。

2018年3月5日,国际顶尖期刊Nature连刊两文,以背靠背长文形式在网站刊登了麻省理工学院Jarillo-Herrero教授课题组墨烯超导重大发现。此外,Nature在网站还配以Eugene J. Mele的评述。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本次两篇重磅文章第一作者是来自中国的博士生曹原。曹原本科毕业于中科大少年班,令人惊讶的是,这位博士生今年年仅21岁。

其他的还有:

中科大少年班——中国教育领域神一般的存在!来看看有多少大牛?

牛人太多,数不过来,互联网上比较熟悉的是张亚勤这些。


来源:悟空问答 算法与数学之美(ID:MathAndAlgorithm)整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少年班   中国科技大学   斯坦福大学   郭沫若   哈佛大学   诺贝尔   美国   研究工作   物理学   院士   中国教育   中国   科学院   科学家   教授   物理   领域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