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本田喜欢用工程师做领导?给高学历,EMBA管理者有何启示?

2020年,对于很多汽车车企来说无疑是噩梦般的开年,2月份全国乘用车销售25.2万台,同比下降78.5%,国内汽车市场一下又回到了2000年时候的状态。危机当中肯定隐藏着希望,可是在汽车市场如此不利的情况下,我们看到日系车却成为中国汽车市场保有客户最多的品牌,同比下滑只有28%,远低于其他品牌。反观国产汽车,在这一轮危机当集体跳跌,我们不禁要反思,我们的差距在哪里?

为何本田喜欢用工程师做领导?给高学历,EMBA管理者有何启示?


本篇给大家介绍本田汽车的崛起之路,谈及日本车,大家肯定想到的是丰田和本田,丰田作为二战前就成立的汽车品牌,可能很多人认为它是吃了二战的一波红利,然后成长起来的,可是我这次介绍的本田,它成长于二战之后。而且也遇到和国产车相同的困境,市场的限制,后起步的劣势等等,如今成长为日本第二大车企,全世界前10名的汽车车企,其成长路线,可以为国内很多车企借鉴。

目前本田销售的摩托车数量是1500万台,而第二名雅马哈只有500万台。在发动机领域,本田是世界上最大的内燃机发动机制造商,年销售发动机的数量超过1400万台,要知道我们国家2019年,乘用车的销量也就2000多万台。

为何本田喜欢用工程师做领导?给高学历,EMBA管理者有何启示?


相比于通用、福特、宝马、大众等企业,本田成立时间非常晚,成立于1948年,这意味着失去二战这个快速发展的机会。二战时期,大量的国家订单,不仅让厂商们拥有了大量的资金,同时技术也在这一段时间实现了快速迭代,如果你要是错过二战这个窗口期,后面的机会就非常渺茫。

为何本田喜欢用工程师做领导?给高学历,EMBA管理者有何启示?


危机中的机遇

每一个企业的成长,都离不开创始人的基因,本田的崛起同样也绕不开本田宗一郎。本田宗一郎按照现在的定义应该是一个技术宅,他非常痴迷于汽车技术,据他讲,他闻见汽油味,听见引擎声,都让他感觉兴奋。

本田宗一郎从16岁就开始,就从事汽车修理工的工作,他在入行5年的时间里,先后获得28项关于活塞环的专利,并且开始给一些大的企业比如丰田、富士重工等供货。本田宗一郎的一生一共获得470项发明专利,150项技术专利,还被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授予大奖“荷利”奖。这个奖只颁了2次,另一次给了福特。

为何本田喜欢用工程师做领导?给高学历,EMBA管理者有何启示?

东海精机时期本田宗一郎


本田宗一郎的创业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不仅起步晚,在他的活塞公司刚起步的时候,就遭遇了一场大地震。之后他把公司卖给了丰田,也就是现在的东海精机。

1948年本田宗一郎偶然一次利用废旧的电机安装到一辆自行车上,造出了第一辆机动自行车,之后他在自行车上不断改进,并且创造出了第一辆本田摩托车。之后本田摩托车在曼岛TT摩托车大赛中,大获全胜,这让本田一举成名,之后销量也迅速攀升。

为何本田喜欢用工程师做领导?给高学历,EMBA管理者有何启示?


1960年,日本提出了一项振兴特定产业的临时措施法案,大概意思是,现在日本国内这些小企业竞争力太薄弱了,要整合在一起,提高日本企业国际竞争力。当时给汽车制造企业的名额只有3家,当时日本国内不但有丰田、日产、还有三菱、马自达等企业,任何一家企业都比本田规模要大。

如何才能证明自己比他们强呢?规模上肯定不行了,只能从技术上突破。于是本田宗一郎做出了日本第一辆F1赛车,第一年参赛,成绩肯定惨不忍睹。之后本田通过不断改进技术,第二年就获得了分站的冠军。虽然振兴特定产业法案最后没有被通过,但是却帮助本田打开了超越其他车企的一条便捷之门。

为何本田喜欢用工程师做领导?给高学历,EMBA管理者有何启示?


像现在国家颁布排放标准一样,当年美国和日本都颁布了汽车的排放标准,和其他企业聘请律师,进行政府公关不同,本田造出了第一款,符合排放标准汽车,并且日后横扫日本和美国,这款车现在依然销售,就是我们看到的“思域”。

这就是本田每次面对危机时候,起死回生的方法。它总是能够依靠技术创新,在危机当中实现技术的超越。技术创新说起来简单,可是如何去做呢?加大技术研发,还是购买先进技术?本田工程师文化又体现出来了。

为何本田喜欢用工程师做领导?给高学历,EMBA管理者有何启示?


工程师文化

在所有车企当中,本田是最特殊的一家公司,本田的CEO几乎都是工程师出身。不像其他企业要么是EMAB毕业,要么工商管理出身。不仅如此,本田为自己所选的工厂都是小城镇,比如它在美国选的是,当时只有4000多人的林肯市。

本田要求所有的公司高管都必须要执行现场、现物、现实的“三现”主义。具体操作就是要去现场做决策,一切要从实际出发。防止,人传人,话传话。对于上万人的大汽车制造企业来说,做到这一点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本田企业领导都是工程师出身,不但能够屈得下身子,还能够听得懂,不至于搞不清现场状况。

为何本田喜欢用工程师做领导?给高学历,EMBA管理者有何启示?


而且产品调研也会让技术人员和企业领导亲自参与,比如现在在北美畅销的小型皮卡,就是本田的设计师们,在美国的大型超市门口,蹲了6个多小时,发现了美国货车的一些问题。

之后本田采用了“非对称悬臂支撑结构”,让货车的后箱不但能从后面打开,侧面也能够打开,让人们上货更加容易。同时还采用了一体化焊接工艺,增加皮卡的载重能力和稳定性。在北美一上市,就被评为当年最受欢迎的车型。今天在北美市场,小型皮卡依然是本田的市场。

为何本田喜欢用工程师做领导?给高学历,EMBA管理者有何启示?


为了让这些工程师们参与到技术改进以及公司管理上来,本田时常打破层级限制,让整个会议炒成了一锅粥。日本是一个典型的奉行集体文化的社会,然而本田却要求企业内部要充分表达自己。为了彰显自己,在胸口贴的不是工牌号,而是自己的名字。

会议不会像普通会议那样强调组织、纪律,也不需要快速拿出结果方案,通常是谁都可以来参加,完全打破部门、资历还有职位的限制,大事小事都可以拿出来商议。

为何本田喜欢用工程师做领导?给高学历,EMBA管理者有何启示?


现在很多企业抱怨,企业员工没有“主人翁”意识,如果企业日常管理都没有参与进来,如何让他们拥有“主人翁”意识呢?本田的文化不是说开会仅仅是为了产生凝聚力,类似于团建活动,而是要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去落实。

而且本田不仅限于在会议桌子上讨论,而是让实验结果去说话。当时本田内部为哪一种摩托车车型进入美国市场,内部争吵不休。有些人认为美国人喜欢粗野的摩托车,因为市场上哈雷摩托就是这种类型。另外一种观点认为,小型摩托车也有可能受欢迎。

为何本田喜欢用工程师做领导?给高学历,EMBA管理者有何启示?


于是两款车型同时让经销商去试销,令人惊奇的是,美国人对这款迷你的摩托车非常着迷。人们喜欢骑着它穿越大街小巷,成为人们短距离的代步工具,这就是我们今天大街小巷所见的踏板摩托。不到5年的时间,本田的这款迷你摩托占领了美国近60%市场份额。

随着企业规模越来越大,很多企业倾向于军事化管理,这种管理模式最简洁高效,领导层的意见能够快速下达下去。可是这种类型的企业,很容易形成“一言堂”,只能听见领导人的声音,下面都是同一个步调向前走。

为何本田喜欢用工程师做领导?给高学历,EMBA管理者有何启示?


这种管理模式无可厚非,特别是大型制造企业,制造流程复杂,员工众多,如果不像军队一样管理,很难保证生产效率,以及确保产品的质量。可是这样的企业,很难确保员工能够参与到企业管理当中来,他们不是去发现问题,而是尽力去掩盖问题,以保证整体进度的往前推进。

在本田,员工有很强的话语权,尤其是工程师员工,他们甚至能够影响到公司未来的决策。比如当年关于汽车发动机是采用空冷还是水冷的选择上,本田宗一郎和工程师争吵不休。在现在的很多制造企业,这是很难以想象的,工程师和企业老板吵。

是的,不仅吵了,而且后来还吵赢了,这位工程师成功说服了本田宗一郎,并且之后技术发展,也证明了该工程师的正确性。当发动机向大功率发展的时候,空冷技术就遇到的巨大瓶颈。在当时F1赛场上,本田也是第一个采用水冷技术,实现了技术上的巨大突破。

为何本田喜欢用工程师做领导?给高学历,EMBA管理者有何启示?


这也许就是平民企业家的好处,当企业家没有显赫的地位,也没有光鲜的学历,虽然形成不了明星光环,但是低姿态,反而让员工能够参与到企业的管理当中来,很容易形成主人翁精神。

可能创始人“工程师”身份出身,导致这家企业注重技术的同时,又非常注重现场。不是利用各种分析模型,而是在实际当中找问题,去解决问题。

为何本田喜欢用工程师做领导?给高学历,EMBA管理者有何启示?


2020年我们遇到了近十年来最大的危机,各汽车企业不但销量下滑,而且国产车下滑幅度普遍要比日系车要大。人们时常说,危机背后藏着机遇,在这次危机当中,我们也要时刻反思我们企业的管理模式,以及如何打磨我们的产品质量。任何企业想要长期发展,必须以人为本,以创新为本,企业才能有不断增长的动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本田   丰田   北美   销量   日本   美国   管理者   出身   启示   摩托车   危机   员工   工程师   领导   喜欢   汽车   技术   科技   公司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