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中诚资本张仲韬:打通变现“场景”,科技项目才有人买单

专访中诚资本张仲韬:打通变现“场景”,科技项目才有人买单

本期嘉宾

张仲韬

中诚资本 合伙人

东方网润科技 创始人

网润商学院 院长

曾先后供职于中科院、中国网通等知名企业,先后参与创立多家企业。长期从事用户行为模型分析、大数据精准营销、智能营销方面的研究、技术开发和商业应用方面的工作。其创办的网润科技,先后为腾讯、京东、中国移动、联通、电信、苏宁、优胜教育、万国体育等数百家知名公司提供企业服务。

视频加载中...

(以下为采访内容文字版)

▍ 从创业者到投资人的契机

我们做大数据很多年,在大数据上面最大的场景应用,实际上是把数据应用于营销体系,也就是现在我们常看到的一些精准营销或者个性化营销、场景化营销。这些都建立在数据背景体系下,在这个体系下我们发现一个问题,比较大型的企业,都会建立自己的数据体系,然后去支撑它的营销系统。比如说我们常见的淘宝的“猜你喜欢”,但是对于中小企业,往往忽视了这一块。而往往中小企业尤其是一些传统的实体行业,其实积累了大量的用户数据,(而他们)不会用。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实际上从一个数据技术服务变成了一个运营支撑的服务。对于创业企业尤其是如此,因为现在整个市场,蓝海市场非常小,大家大部分都处在红海市场里面,怎么把自己花了很大代价获得的这些客户做深度化经营,往往缺的不是一个技术手段,而缺的是意识、方法加上技术,甚至在需要的时候需要一些资金介入,所以,实际上我们是从一个技术服务后开始转向运营支撑、培训,然后对于一些好的项目,我们看着不错的项目,我个人也会作为天使投资人来参与这个事情。

▍ 找不到“出口”的科技项目都会“死”

实际上这些项目,我更多看它的出口在哪?也就是这些项目实际在生活中能够变现的一些应用场景,从一个科技项目到它的产品化再到市场化,它其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看一个科技项目的时候,更多的是看它的市场化的前景,能不能把一个科技变成一个可以在一定应用场景下能够应用的产品。同时就这个项目,最终它的市场出口在哪?这个东西看通了,才会说关注这个科技项目。否则现在所谓的黑科技、硬科技很多,最终找不到出口的项目,同样很多项目死在半道都是因为这么死的。

▍ 所有的“市场”具化完后都是“场景”

我更关注场景,实际上我们在做一个产品的时候,或者说我们在开发一项技术的时候,往往会想,它一定会有市场。但实际上所有的市场具化完了以后,都是场景,在某一个场景下会应用到这个技术或者产品,或者技术和产品在某一个应用场景下会迭代原来的技术和产品,这个时候它才会有市场,才会有人买单,有人买单的项目才是真的好项目。

▍ 不一定是新技术在改变教育行业

其实在教育行业方面,我们看到很多技术。实际上并不一定是新技术或者硬科技,它改变了教育行业。前两天我看了一个项目就在讲双师教育,所谓双师教育就是说我们普通的老师很多,但是顶尖的老师会非常少,在这种情况下,既要保证顶尖老师的教育资源,能够最大限度的去应用,然后在这种情况下就会有一个双师体系,(就是说)一个尖端的老师在讲,然后在现场可能会有一个普通水平的老师去带,这个时候就需要一套这种互动直播的体系来完成双师教育体系。

其实在这里技术上并不是很复杂,它技术门槛不高,但是你要在应用上把它做得很成熟,然后现场使用起来很流畅,能够大范围的去支撑双师体系的应用,成本还要并不高,在这种情况下,它实际上就是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应用场景。如果这个体系得到比较大范围的应用,实际上就可以把原来尖端的教育资源变成普世化,然后把它整体做一个扁平化推广。

▍ 最近在读的一本书

最近在重读毛选(毛泽东选集),其实大家看看,创业企业应该学习谁,谁创业最成功,看看共产党这几十年发展的历程,从1921年走到今天,每一步走过来的路,你把它具化、映射到自己的创业历程里面,毛主席还是非常伟大的。

在这个过程中,每一步的决策,他不仅仅是一个哲学家、史学家、革命家,其实也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创业者。

— END —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红海   场景   项目   都会   科技   精准   创业者   买单   专访   资本   体系   老师   数据   数码   行业   市场   产品   技术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