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长「有砟高铁」:陕西段试运营,西安年底新开高铁

2020年9月3日,「西银高铁」陕西段试运行。这标志着,距离年底开通已进入倒计时。

「西银高铁」,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八纵八横”重要组成部分,西北重要的高铁大通道。由于地理环境等各种因素,「西银高铁」采用“有砟轨道”,成为中国第一长的“有砟高铁”。

中国第一长「有砟高铁」:陕西段试运营,西安年底新开高铁

中国主要城市高铁通达城市排名◎制图/城记智库

「西银高铁」一旦开通,西安高铁通达主要中大城市数量将进一步提升,进入全国前十。

进度:西银高铁试运行

西银高铁全线9月开始联调联试,

10月开展相关安全评估,

11月试运行,确保12月具备开通条件。


2020年9月3日上午,「DJ1101次」综合检测车从西安北站驶出,开始对「西银高铁」陕西区间高铁行车设备进行联调联试。

「西银高铁」陕西段联调联试,是利用综合检测车在规定测试速度下,对轨道、路基、桥梁、列车空气动力学响应、电力牵引供电、通信、信号、客运服务系统、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检测系统、综合接地、电磁环境、振动噪声等项目进行综合测试和动态验收。

测试期间,通过验证路基、轨道、道岔和桥梁等结构工程的适用性,评价振动噪声、声屏障、电磁环境等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要求。根据综合检测结果,对线路设施设备进行精调,确保达到运营条件,为正式开通奠定基础。

中国第一长「有砟高铁」:陕西段试运营,西安年底新开高铁

跨越渭河的「西银高铁」◎图源/中国铁路

中国第一长「有砟高铁」:陕西段试运营,西安年底新开高铁

驶入西安北站的「西银高铁」◎图源/中国铁路

作为高铁开通前的重要工作,联调联试工作涉及单位、部门和环节众多。这一次,「西银高铁」同样不例外。

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西安铁路局”)成立「西银高铁」联调联试指挥部,组织西成客专公司、银西客专公司、铁一院、铁科院、中国铁建电气化局,以及西安铁路局相关专业处室、站段共同参与,开展综合检测试验、逐级提速试验、模拟场景试验等项目测试。

公开新闻显示,联调联试工作预计11月份结束,之后将进入运营前的各项准备和试运行阶段。

中国第一长「有砟高铁」:陕西段试运营,西安年底新开高铁

声源识别设备及噪声研究◎图源/西安发布

中国第一长「有砟高铁」:陕西段试运营,西安年底新开高铁

不同位置布置的噪音测点◎图源/西安发布

中国第一长「有砟高铁」:陕西段试运营,西安年底新开高铁

联调联试噪声测试◎图源/西安发布

从「城记数据」来看,西安航空“朋友圈”中,榆林、银川等位居前十一位。这说明,高铁这一更为便捷的交通动脉,将使西北来往更为频繁。

开通运营后,将形成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和以银川为中心的沿黄城市带之间的便捷通道,进一步完善西北高速路网结构。至此,西安西北的中心枢纽地位,将进一步得到强化。

记录:中国第一长的“有砟高铁”

「西银高铁」,是中国国内建成里程最长的“有砟客运专线”。中国第一条350公里的有砟轨道高铁,是2019年底通车的京张高铁。

「京张高铁」,是世界上第一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高寒、大风沙高速铁路。所谓有砟轨道,通俗讲就是轨道下铺设“枕木”。目前,我国已运营的350公里时速的高铁,都属于无砟轨道

所以,「西银高铁」成为我国近些年新开工建设第二条设计时速超250公里的有砟高铁,也是西北地区首条有砟高铁。

中国第一长「有砟高铁」:陕西段试运营,西安年底新开高铁

有砟(zhǎ)和无砟区别

▶有砟轨道:路基上面使用石渣作为道床,要求构造均匀、坚硬、耐风化。优点是冲击韧性好,富有弹性,有利于排水等。

▶无砟轨道:路基上面没有石子,采用整体式预制化的道床板。构造时速高,铺设速度快。列车运行更平稳,造价更高。

从施工上讲,高铁轨道结构主要类型为“有砟和无砟”轨道。有砟轨道是铁路的传统结构,随着资金增加和技术提升,无砟高铁是当前主流。

德国出版的《轨道概论》中,详细描述了两者区别。对「西银高铁」来说,有两点至关重要:

首先是投入问题:无砟轨道的投入,要远高于有砟轨道,且后期建设和维修亦需要极高的投入;其次是施工限制:无砟轨道不能在“粘土深路堑、松软土路堤或地震区域”铺设。

中国第一长「有砟高铁」:陕西段试运营,西安年底新开高铁

陕西其它高铁均为“无砟高铁”◎制图/城记智库

客观评估,在西北特殊的自然环境下,「西银高铁」采用有砟轨道,有着造价低、寿命长、养护简单等优点。

2019年10月15日,国务院总理曾专门到西银高铁(陕西段)建设现场,这不仅体现对这项国家重点工程的重视,也侧面反映了西银高铁的建设施工难度之大。

「西银高铁」,主要经过渭北、陕北、毛乌素和银川等区域,整体沿线可划分为六大地貌单元:渭河高阶地及渭北黄土原区、陕北黄土梁峁沟壑区、黄土台塬区、环江宽谷区、沙漠及半沙漠区及黄河冲积平原区,施工难度极大。

总长618公里的「西银高铁」,新建特大、大中桥188座计244.4公里,隧道34座计143.85公里,桥梁隧总长388.25公里,桥隧比达62.97%。

中国第一长「有砟高铁」:陕西段试运营,西安年底新开高铁

号称“天下黄土第一塬”的董志塬◎NEWS

中国第一长「有砟高铁」:陕西段试运营,西安年底新开高铁

董志塬的上阁村隧道◎NEWS

其中,世界面积最大的典型黄土高原地貌——董志塬,成为「西银高铁」建设过程中的一大难题。

董志塬,属黄土高原、陇东高原的一部分,号称“天下黄土第一原”。其地下水分布较为特殊,加上黄土的大孔隙和复杂结构性,给以长距离慢坡隧道形式穿越这里的西银高铁,带来极大挑战。

例如,全长6.78公里上阁村隧道,就恰处董志塬的极强湿陷性深厚富水黄土地质带,黄土层为世界最厚,极易发生沉降、变形、突水、涌泥、塌方等工程灾害,堪称是“雨里挖掘,泥里支护,在黄土泥里打隧道”。

不难看出,受地理环境限制,陕西在建设高铁网络等对外大交通工程上,难度往往超出想象。以西成高铁为例,秦岭地区山体厚,相对高差达1000米以上,穿越地区地质条件复杂,还要考虑尽可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数据显示,西成高铁在穿越秦岭山区时以桥隧为主,桥隧比高达92.1%,建成了包括亚洲最长的高铁双线隧道——天华山隧道在内20座隧道组成的126公里的秦岭隧道群。

线路:打通陕甘宁的高铁动脉

「西银高铁」南起西安,向西北经陕西省咸阳市、甘肃省庆阳市、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后,接入银川市。

线路全长约618公里,设计时速250千米/小时(预留350千米/小时),共设车站20处,2015年年底开工建设。届时,从西安乘坐火车到银川将由现在的14小时缩短至3小时左右。

中国第一长「有砟高铁」:陕西段试运营,西安年底新开高铁

中国第一长「有砟高铁」:陕西段试运营,西安年底新开高铁

起止 | 西安北-银川

投资 | 823.4亿

长度 | 618km

速度 | 设计时速250km/h,预留350km/h

站点 | 车站20座,包括越行站2座

西安北、咸阳北塬、礼泉南、乾县、永寿西、彬州东、宁县、庆阳、庆城 、曲子、环县、洪德(越行)、 甜水堡、惠安堡、白土岗(越行)、吴忠、灵武北、河东机场、银川东 、银川

目前,西银高铁陕西段咸阳北塬、礼泉南、乾县、永寿西、彬州站共五座站房主体建设已全部完成,转入内部装修阶段。站房总面积共23000㎡,每座车站结合地方文化特色,实行“一站一景”。

▼西银高铁陕西段站点

中国第一长「有砟高铁」:陕西段试运营,西安年底新开高铁

▶咸阳北塬站:总建筑面积3000㎡,站房中间候车大厅1层,两侧功能房间2层,建筑高度15.9m。旅客进出站采用“下进下出”模式,通过两条地道分别进出站。

中国第一长「有砟高铁」:陕西段试运营,西安年底新开高铁

▶礼泉南站:为中间站,车站设在直线上,为横列式布置,设到发线6条(含正线2条),设岛式站台2座,跨线设施2处,综合维修工区1处。

中国第一长「有砟高铁」:陕西段试运营,西安年底新开高铁

▶乾县站:西银高铁陕西段站房面积最大的站,距离乾陵景区仅9公里,工程建筑规模达8000平米,整体造型体现出浓厚的大唐历史文化。

中国第一长「有砟高铁」:陕西段试运营,西安年底新开高铁

▶永寿西站:中间站,车站设在直线上,为横列式布置,设到发线4条(含正线),设侧式站2座,跨线设施1处,综合维修工区1处。

中国第一长「有砟高铁」:陕西段试运营,西安年底新开高铁

▶彬州东站:规划为中间中型站,预计全年旅客发送量近期为46万,远期61万,最高候客人数约1200人。

未来,关中城市群核心与沿黄城市带的时空间隔被极大缩短,西安至银川耗时将从原先的12小时减为至3个多小时。

随着西安高铁枢纽能量层级将进一步放大,打通西北和西南高铁各自运营的局面,使得整个西部高铁通络,也提升了西安的高铁枢纽地位。实现与全国高铁网络的互联互通,快速通达华东、中南、西南等地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陕西   乾县   永寿   西安   渭河   黄土高原   中国   银川   礼泉   路基   时速   噪声   黄土   隧道   轨道   年底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