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上行供应链扯谈


农产品上行供应链扯谈

图片来源:网络

作为一个农民,曾立志要将农业“发扬光大”,包一块地种地种菜,包一块地养牛养羊,蓝天白云,做一个农场主……

说实话看到身边那些做农业的朋友,我很羡慕啊,那就是我曾经的理想,但现实的农业不是这样的啊,农产品也是一个战场;当年毕业论文写的就是农产品供应链产地直供,其实发展到今天真正实现产地直供的有多少?真能打破中间商赚差价吗?供应链能保障吗?

现在很多商业的机会点是从整体产业链条中某个小环节上发掘出来的,而不是做大做全链条,如果是环节中产生价值,那就不存在无中间商赚差价的性价比,说白了就是哪个平台都是要利润的,最终一定是品质+服务拼出来的性价

买卖市场双方在农产业行业体现的尤为敏感,因为这是民生啊。本来老百姓自己趟出来的菜篮子生意,现在开始转交平台做了,这本质上没什么不好,标准化嘛,规模化嘛。

其实关注的是,产地端价格浮动情况,市场端价格浮动情况,不能因为改变模式而改变了市场经济平衡。

农产品上行能不能做到直供?

现在基本能实现“一产地,一平台,一链条,一用户”,实现的关隘在哪?

1、产地规模和集中度,2、产地标准化和质控,3、平台能力和规则,4、供应链质量和成本,5、终端用户体验度

你看以上是不是都废话。但实际农业本来就是一个大工程啊,比如说规模和标准化怎么打造,打破小微农户,形成大农场主吗?还是政府背书统一管理?都可以试试的,但是自建平台就不要试了,没有流量没有规模达不到市场化,说白了,好多地方的自己平台都是浪费人财物的,原因就是那么个原因,市场化的平台那么多,自己做他干嘛,各环节一定要做自己擅长的事情,把不擅长的交给别人,这是“流水线”带给我们的价值实现。

农业一定要和时代接轨,新时代的特征是什么?科技能力,互联网商业,制造力,创新力

产地端要向自动化、科技化发展,市场端要向多渠道覆盖,平台端要创新发展。

产地质量把控——产品品牌包装——多平台渠道——供应链支撑——用户体验

是不是就这么个链条,为啥实现度这么低呢?

1、产业分散,中小产地居多,达不到标准化;2、品牌包装本身是做溢价的,成本管控复杂;3、平台端“压榨”上下游,市场在竞争阶段;4、供应链是能力支撑,在成本和质量间徘徊;5、用户消费习惯多样化,选择兴奋点不稳定。

又说了一堆废话。

时代给了很多机会,也抛弃了很多人,农产品行业空间巨大,求变不求稳。说了这么多落了一个词,就是“上行”,我们都知道农产品是做上行的,家电是下乡的。

下沉市场农产品不能做吗?当然能,区域差异,南水北调嘛。不信你看看,社区团已经打到农村了,农村有市场吗?有的,榴莲卖的还挺好呢(研究元家在北方)。

小的机会点就是给小的玩家切入的,如果是足够大的市场,对不起,大多数人是没机会的,趟波水,有些人带上来几件海鲜,有些人裤子冲掉了

我有时候觉得农业比物流行业还苦逼,哈哈。靠天吃饭,看市场脸色,受平台的气,挨供应链的委屈,最后还没碰到客户。

产地端越来越接触不到客户了,这其实是一个弊端,很大原因是信息流闭塞,数据竞争导致的。当然了你说是好处咱也不犟,没必要。

农业真不好做吗?并不是,做好的风生水起呢,成长空间很大,做农业上行推动的一定是地区政府,其次是招商引资。

在产品端的玩法还没聊呢,产地是产地,产品是产品,作为民生行业,不建议玩“花活”,你说大闸蟹市场咋就这样了,我怀疑是跟房地产行业学的,一个湖的蟹卖全国14亿人,一张蟹卡流转几十个用户的手,朴实的行业咱不要学这个;你说领养头牛啊,包块菜地啊还有挺多人喜欢的,玩嘛,哈哈。

从商业的本质上来说,就是供需市场,把品质把控好了,好东西基本是不愁卖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4

标签:农产品   农场主   中间商   链条   产地   环节   成本   规模   机会   农业   用户   行业   市场   产品   平台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