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的华为”:你是一个保洁?不,你在和马斯克一起改变世界

马斯克的本事:你是一个保洁?不,你在和马斯克一起改变世界

“硅谷的华为”:你是一个保洁?不,你在和马斯克一起改变世界

虽然被称“硅谷钢铁侠”,但马斯克却还是一个地球人,有个6个儿子的地球人。

虽然马斯克干的几乎都是上天入地的事,造火箭、飞火星、挖隧道、给人的大脑装芯片,但即使“钢铁侠”的个人能力再强,却也无法一个人造出火箭。

若细数特斯拉和SpaceX的发展轨迹,从草根私企一路成长到改变未来,我们会发现,马斯克的公司发展路径和他对企业治理的方法,不像硅谷的谷歌或苹果,更像是硅谷的华为

华为任正非将三无的草根民企,带成了中国高科的代表,靠的正是“英雄不问出处”;而马斯克也有一个本事,即使你只是一个保洁,你也会觉得你正在和马斯克一起改变世界

“硅谷的华为”:你是一个保洁?不,你在和马斯克一起改变世界

01任正非强调“压强原则”,马斯克也让压力无处不在‍‍

在华为,高报酬的背后是高效率、高压力,任正非强调“压强原则”,“长期坚持艰苦奋斗”更是华为文化的核心之一

在马斯克的SpaceX和特斯拉,没有那么多对员工人性的关怀和尊重,有的只是无处不在的紧迫感和严格的KPI压力。

任正非在讲话中最惯常用的是军事术语,而马斯克也用“特种部队”来形容他的员工们。

“他会给你前所未有的压力——在时间上、在任务上、在精神上、在每个白天和晚上。马斯克相信这种强大的内外压力是释放个体潜能的最佳方法。”SpaceX前高管Dolly Singh用一句话精辟总结:“钻石是在巨大压力下打磨出来的,而马斯克是钻石制造大师。”

“硅谷的华为”:你是一个保洁?不,你在和马斯克一起改变世界

在马斯克的公司里,没人可以喝咖啡、晒太阳、按点打卡下班。

马斯克的工作目标和计划要求可以说是极度苛刻,甚至可以称之为超现实、超乐观版本。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和计划,只有当所有外部环境,甚至还有运气在内,都对这个业务有利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实现。

如此宏大的目标,当然就是宏大的压力。

而这样的几乎不可能实现的计划,马斯克在内部会议结束后,就通过他2800万粉丝的个人推特公布于众,于是全地球人都知道了

当然,由于目标计划太过超现实,事实上特斯拉和SpaceX也确实没办法能完全做到按计划实现日程目标,马斯克会被很多人嘲讽是“吹大牛”,总是说话不算数。

以特斯拉为例,自2003年成立的15年以来,先后开发了4款车型,无一准时,唯一的区别只是推迟交付或推迟很久交付。

“硅谷的华为”:你是一个保洁?不,你在和马斯克一起改变世界

明知道无法实现,马斯克还为什么要让全世界都知道?

一位熟悉马斯克公司的受访者说:“他当然明白。但他就是会把这个超级乐观或者说超级变态的日程公之于众,除了有利于融资和宣传之外,应该还有一个考虑——让内部的人有更大的外部压力。当华尔街、媒体、粉丝、消费者,全世界都变成了你的监工,每天给你倒计时,你还怎么敢偷懒!?

正常公司5年能做的事情,马斯克张口就说2年内完成还不让打折,然后在全世界的监督下,团队最后拼死拼活也没做到,结果3年才完成。

但这对马斯克来说,当然是个皆大欢喜的事情。

“硅谷的华为”:你是一个保洁?不,你在和马斯克一起改变世界

02华为有床垫文化,在SpaceX总部,也有很多睡袋

华为有床垫,在SpaceX总部,也有很多睡袋。

华为的奋斗者文化的一个代表案例,应该就是华为早期流传下来的床垫文化了。

据称有一位美国老板问任正非:华为在短短30年的时间里就成了全球电信巨头之一,他的秘诀是什么?任正非笑着解释说:“事实上,我们花了60年的时间才达到今天的成就,因为我们的工作时间比普通人长一倍!”

“硅谷的华为”:你是一个保洁?不,你在和马斯克一起改变世界

很简单,要在30年里干完60年的活,只有争分夺秒。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解决掉那么多困难的课题,体现在工作时间上,那就是不得不不大幅加班了。

马斯克的公司,能在短短十几年成为全球科技巨头,当然也是这样过来的。

很多人都以为,欧美的高科技公司,福利好、不加班,但在马斯克的公司,比如在SpaceX就有个说法,如果你晚上7点前就下班,会被认为在做一份兼职工作。

在SpaceX,员工每周工作70个小时是常态,工作时间接近同行两倍。每当临近重要项目节点,如重型猎鹰火箭发射前的冲刺阶段,工程师们需要一周工作100小时。

所以,SpaceX总部有很多睡袋,员工们可以晚上在办公室通宵加班的中途小憩

“硅谷的华为”:你是一个保洁?不,你在和马斯克一起改变世界

另一位特斯拉的前中国区员工,回忆她在特斯拉工作的经历时称,加班是常态,有一次她凌晨2点多才下班,一个人开车回家,父亲还以为她是出去玩了。但事实上,她是刚下班回来,准备休息一会,而且5点钟要再出发去公司继续赶工。

她父亲大概也感到难以置信,美国公司竟然也如此没人性。

03华为要为全人类服务,马斯克也要改变世界和未来

华为的使命和愿景,从创业之初的活下来”,到“成为世界一流的设备供应商”,再到上升为“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为全人类服务

华为一路走来,从没有资金、没有技术、没有管理到全球5G领先,十几万华为人在美国科技霸权打压下,更是发出誓言“宁可向前一步死,绝不后退半步生”,屹立不倒。

“硅谷的华为”:你是一个保洁?不,你在和马斯克一起改变世界

在很多知名公司,如果你随便找一位普通员工,问它公司的愿景是什么,可能绝大多数人说不清楚,只有少数人才能勉强把企业官网和入职培训材料中白纸黑字、反复灌输的那句漂亮话讲明白。

在SpaceX和特斯拉,几乎每一个员工都能一字不差地告诉你企业的使命和愿景,并且真的认同。

正是这份对企业愿景的认同,让这些员工能够高强度工作、无止境地加班,在企业遭遇重大危机和大量负面报道时,继续选择坚守。

在美国特斯拉和SpaceX工作的人,主流背景是这样的:从小出生在一个发达国家、定居加州、教育背景突出。这些人的物质基础通常都不差,自己也是名校毕业、一身本事。在美国,这样的优秀劳动力不缺大公司的青睐和丰厚的薪水。物质不稀缺,探寻人生意义、参与一项改变世界的大事业才是稀缺的。

“硅谷的华为”:你是一个保洁?不,你在和马斯克一起改变世界

和任正非一样,马斯克也非常擅长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让公司里的每个人都发挥出自己120%的光和热。

据曾在特斯拉担任高级工程师的Jamie Carlson表示,“马斯克有个本事,就算你在特斯拉只是做保洁工作,他都能让你感觉到,自己正在和他一起改变世界。”

对于这些人来说,造火箭、移民火星,特斯拉在地底畅通无阻,脑机接口……这些每一个马斯克所讲的故事确实都很有吸引力,跟随马斯克,为一段平凡人生注入英雄梦想,或许也成了每一个加入马斯克的公司的人的梦想

马斯克带领这些“充满才华和热情,对金钱不太敏感,还有一些理想主义”的人,全力投入到一项内心真正热爰、可以改变世界的事业当中,这就像“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在SpaceX和特斯拉,这种充满挑战的工作内容、自我实现的愉悦感、被高度认可的职业履历,正是他们所追求的。

当然,这位亿万富翁不只是要求自己的员工使命高于一切、疯狂加班,马斯克自己也是始终冲在第一线,牺牲个人生活和睡眠,承受难以想象的压力,把身家财富都豪赌到自己的创业公司里了。

而马斯克所做的每项事业,似乎都是为了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

“硅谷的华为”:你是一个保洁?不,你在和马斯克一起改变世界

04任正非有利益分享,马斯克也搞员工持股

即使在面临美国全面断供的压力下,华为仍然实现了2020年11%的增长,在年终给10万持股员工每股分红1.86元。华为能从一个三无草根到今天美国的国家力量打而不倒,任正非坚持的利益分享、全员持股制度,当然是一个稳定的基石

很多公司都都喜欢和员工谈愿景、讲奋斗、提倡奉献,但他们往往都是在谈责任时人人有份,但却对分享利益的机制闭口不谈。

马斯克也会总是强调这是大家的公司,从老板到保洁人员,人人有份。但马斯克不只是说,比如特斯拉员工的总报酬就由工资、福利和股权三部分组成。

马斯克的员工加班狠,压力大,但马斯克也会通过股票期权来做长期激励。马斯克的公司能短短十几年发展如此之快,与他采用华为一样的员工持股政策,密不可分。

“硅谷的华为”:你是一个保洁?不,你在和马斯克一起改变世界

在特斯拉,马斯克设计了一个员工持股计划:达到一定标准的员工,可以以折扣价购买公司股票,差值就是员工收入的一种潜在收益。

作为一家创业公司,通过稀释股权而非全额支付现金来发放员工激励,有利于降低现金支出,这和华为早期因资金紧张推行的员工持股计划如出一辙;但更重要的是,持有了自家公司股票的员工,在精神上和物质上都和公司捆绑在了一起

事实上,马斯克的特斯拉股价一路飙升,不仅马斯克自己的个人财富超越贝佐斯登顶首富,他的持股员工,也获得了极大的收益。

05马斯克还有哪些,像华为?

1、不要让完美成为前进的敌人

任正非在谈到研发创新时,总是说我们要允许梵高的存在”,“不完美的英雄也是英雄”,更是允许基础创新上可以不要求产出,允许失败。

同样,在特斯拉内部,也有这样一句话总会被强调: “不要让完美成为进步的敌人”,这一方面是体现了整个公司对速度的追求,大胆运用先进技术,再靠用户行为的数据来帮助软件优化和迭代;另外从宏观的角度来讲,其实也是和华为任正非所坚持的“大方向正确”异曲同工。

“硅谷的华为”:你是一个保洁?不,你在和马斯克一起改变世界

2、面对失败的超强乐观主义

面对巨大困难和挫折时的反应,才能体现一个人或组织真正的强大。

任正非说“十年来眼里只有失败”,和他最著名的“华为的冬天”、“华为的红旗还能扛多久”等讲话,深刻的体现了任正非和华为的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悲观的乐观主义精神。

而马斯克的融资只能支撑三次试射的SpaceX,在前三次试射全部失败了。

2006年,第一次试射失败。 Space X的工程师们非常坚强,擦干眼泪,继续干。

2007年,第二次试射失败。 Space X的工程师们非常坚强,再次擦干眼泪,继续干。 2008年,第三次试射失败。

在这三次之前,实际上还有两次难堪得都算不上试射的试射,因为火箭还没离地就崩溃了。

投资人的钱都烧完了,似乎一切都要结束了。

“硅谷的华为”:你是一个保洁?不,你在和马斯克一起改变世界

面对糟糕的结果,现场的SpaceX团队万分灰心。

但就在这个时刻,已经20多个小时没合眼的马斯克,站出来发表了一场即兴演讲,他说:“我们知道这会很艰难,不然这也不叫火箭科学了。”

然后马斯克列举了六七个火箭第一级试射都没能成功的国家名字,并鼓励大家振作起来,拍拍身上的尘土往前走,前面还有好多事要做。

马斯克带着坚韧和激情的语气说:“就我个人来说,我绝不会放弃,永远不会……只要我们在一起,一定会取得最终的胜利。”

马斯克的一番话讲完,大楼内的情绪一下子从万念俱灰变成了众志成城,开始向前看。

“硅谷的华为”:你是一个保洁?不,你在和马斯克一起改变世界

3、让身处一线的员工解决问题

任正非在华为,为了解决一线耗费大量时间在协调资源上的问题,发起了一场“让听得见炮声的人做决策”管理变革机制,“决策前移”,确保及时解决问题。

同样,马斯克也反对“一路向上汇报,再一路向下传达”的“命令链”式协调机制,他要求做出大幅度的减法,缩短沟通路径。

马斯克要求,第一个遇到问题的人可以直接找到另一个部门的相关基层员工,点对点沟通,让身处前线的人自己去解决问题。

写在最后

对比一下华为和任正非,我们发现,无论是管理和马斯克的个人风格,都可以称作是“硅谷的华为”。

在马斯克的公司,即使你只是个保洁员,马斯克也能让你感觉到,你正在和他一起改变世界。

或许,伟大的企业,都有一些共同点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7

标签:华为   硅谷   特斯拉   世界   睡袋   美国   本事   火箭   员工   压力   目标   计划   工作   科技   公司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