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冲向医院,是为了架起“救命”通信

疫情之下,最危险的地方便是医院,而最重要的地方也是医院。作为抢救生命的第一线,医院是中国电信上海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电信”)的通信保障重地。每一次,当医院发出需求,上海电信的网络维护人员总是第一时间勇敢地冲向那里,发热门诊、隔离病区、定点收治医院,上海电信抢修人员义无反顾,迅速为医院架起“救命”通信。

为发热门诊装电话、宽带

1、1月24日 仁济医院南院

1月24日大年三十11点,仁济医院南院发来紧急需求,由于发热门诊量激增,要申请新装2门CENTREX电话。

很快,这个安装工单转到了正在值班的上海电信莘闵局浦江分局装维人员范良手上。他和测量室的同事唐志凌立刻一起出发了。唐志凌赶往五、六公里之外的机房进行线路调通,而范良赶到七、八公里之外的仁济医院南院。

范良戴着口罩,跨入仁济医院南院门诊大厅,穿过输液区,只见密密麻麻的病人都戴着口罩在输液。找到医院相关负责人后,他准备去位于地下室的机柜,这位负责人递给了范良一套医生穿的防护服、护目镜、手套,“全副武装”之后,才让范良开工。

穿着防护服虽然保护好了自己,但也给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比如机柜架子比较高,需要扶梯爬上爬下,范良穿着连体衣,爬梯子的速度比平时慢了一点,也要更加小心;在用斜口钳进行连接端口等精细操作时,戴手套也稍稍影响一点手速;由于呼吸,护目镜上经常会起雾影响视线,要经常擦拭。不过好在接通非常顺利,半个小时不到,线路就调通了,医院把这两部CENTREX电话装到了发热门诊。

2、2月2日 第六人民医院

发热门诊对通信的需求此起彼伏。2月2日中午,第六人民医院的发热门诊申请安装宽带。上海电信立即协调专线EIP电路开通事宜,一路“绿灯”,仅用了3个多小时就打通流程,15:30,只剩下风险最高、难度最大的上门安装环节了。

上海电信南区局漕河泾分局装维人员王伟接下了这个工单。实际上,这不是王伟第一次去六院,大年初一,他曾和同事一起去六院员工宿舍安装宽带。王伟知道,这次和前一次不同的是,六院已经收治了新冠肺炎确诊患者。

半小时后,王伟到达医院,开始施工。光纤最终要从发热门诊病房的走廊机柜中牵出,在此之前,王伟需要操作布线、跳纤等一系列工作,再把光纤从弱电间拖向走廊机柜,这段距离约四五十米。由于光纤要从天花板上穿过,王伟不断地在梯子上爬上爬下,用力掀开扣得死死的天花板,一点点地把光纤伸向走廊机柜。碰到穿不过去的地方,还需要在墙壁上打洞。这段四五十米的距离让王伟耗费了一个多小时,在梯子上上上下下不下六七十次。虽然是冬天,医院里也没开空调,但王伟还是在流汗。在他忙碌的时候,不断有医生护士从旁边匆忙经过,这更坚定了王伟的决心:不仅要速度快,而且还要保证质量。

终于,光纤从机柜中“探出了头”,好在调试很顺利,宽带成功开通。此时,已经是晚上7点多了,王伟在六院忙了3个小时。

“医护人员防控疫情非常辛苦,能为他们做点事情,这点风险不算啥。”王伟说。

在隔离病区施工半天

3、2月3日 仁济医院

仁济医院是上海第一时间接到抗疫任务的三甲医院,隔离病区收治疑似病人,一旦确诊就要将病人转移到位于金山的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2月3日上午,上海电信浦东局维护中心的马雄文接到了仁济医院安装分机的紧急需求,需要在当日晚上7点前完成,其中就包括新建的新冠肺炎隔离病区。马雄文很快就与另两名装维人员组成了三人工作小组,于中午11点抵达医院。

进入“重灾区”对马雄文来说是第一次。在这里,医院为每位装维人员都准备了一套包括体征测量、全身检疫和全身防护在内的保护措施。量完体温,消完毒,再穿上从头到脚都包得严严实实的防护服,三个人“全副武装”。

这套准备工作花费了45分钟,马雄文的心里有些焦急,因为裹在防护服里的感觉非常闷,肢体动作也会受到制约,他不由得担心,7点前能顺利完成任务吗?

除了行动不便之外,隔离区的线路不规整也增加了施工难度。由于该病区刚刚完成基建,弱电系统只做了一半,电话线都还没有放上配线架。剥开铜缆,看到的不是一束一束捆成了“小辫子”、打上了编号的线对,而是一堆密密麻麻的线束,要在这一堆线里找出3对正确的电话线无异于“大海捞针”。为此,装维人员只能一根一根地进行排摸。不仅戴着手套整理线束、接打电话有诸多不便,而且脑袋被防护服包住,拨号音也很难听清楚,稍不小心就会影响放号的准确性。

光是隔离区的装机工作就花了他们4个多小时。等防护服脱下来,马雄文早已大汗淋漓,身上的棉毛衫也湿透了。尽管比平时多花了一倍的时间,他们依然赶在院方要求的节点前完成了全部6门电话的装移机工作。马雄文不禁感慨道:“我现在更加理解武汉的医生一天下来的工作状态了。”

自制防护设备进医院

4、2月3日 浦东肺科医院

2月3日上午10点56分,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浦东新区肺科医院紧急报修,向上海市卫健委汇报疫情的传真电话专线发生了中断!浦东肺科医院是疑似病人定点留观医院,为此他们将部分建筑改建为医护人员临时宿舍,但施工人员匆忙中将通信机房的光缆不慎损坏。而第二天,疑似病人就将转移入院,恢复通信迫在眉睫。

上海电信网络运行部传输线路维护中心正在值班的王伟、崔立炜、张东、瞿斌4人迅速组成4人抢修小组,快速查看报障链路,判断故障点就在医院内。必须立刻去医院!然而由于医疗资源紧张,医院无法提供专业防护服给抢修人员。没有专业防护器具,就DIY自己做:防护服,用雨衣雨裤代替;护目镜,用公司发放的防毒面具代替。再戴上N95口罩、医用手套,穿上双层鞋套,带上消毒液,一套完整的防护设备诞生了。

中午12点多,4人小组来到浦东肺科医院。他们迅速展开光缆布放、抢通熔接工作。由于光缆长度不够,抢修人员只能将凳子放在水池上,将光缆熔接机放在凳子上,每个人轮流站在设备箱上,弯腰弓背地工作。

“快点快点,病人马上就要到了!”下午4点不到,正在工作的抢修人员接到了病人即将提前到来的通知。他们只有一个念头:赶快恢复通信!由于戴着口罩、面罩和手套,平时驾轻就熟的工作,此时变得有些困难。几位抢修人员相互配合,一点点将断了的光缆重新接上。

终于,下午4点18分,他们恢复了通信线路的畅通。

出了医院,4人立刻脱下雨衣雨裤和防毒面具,塞进汽车后备箱。回到单位后,他们迅速将这些东西拿出来晾晒,将需要扔掉的物资统一打包定点处理,对汽车后备箱、工作环境开展消毒。全部工作结束后,时间已是晚上6点多。此时,他们才想起,从早上到现在,饭都没有吃上一口。

当天,浦东肺科医院专门向上海电信发去感谢信,感谢上海电信抢修人员“不畏疫情、克服困难、冲锋在前,及时恢复了疫情专线”。

文字:潘少颖 李蕴坤 钱奕昀

他们冲向医院,是为了架起“救命”通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通信   护目镜   医院   病区   防护服   机柜   疫情   光缆   光纤   门诊   上海电信   手套   病人   人员   数码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