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光南:英伟达并购ARM对我们非常不利,中方可能否决该并购!

美国当地时间9月13日,全球第三大IC设计厂商英伟达(NVIDIA)在官网发布长文,宣布了对全球最大半导体IP公司ARM的收购事宜。

ARM目前的最大股东是日本投资机构软银,英伟达目前已与软银达成了协议,将以400亿美元的交易价格,从软银处收购Arm公司。今年9月14日,英伟达与软银宣布达成最终协议,斥资400亿美元从后者手中收购ARM。

倪光南:英伟达并购ARM对我们非常不利,中方可能否决该并购!

黄仁勋

英伟达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黄仁勋(Jensen Huang)承诺将保持ARM的商业模式和独立性。

他承诺,ARM的总部仍将设在剑桥,并将继续作为英国科技生态系统发展的基石。英伟达计划保留ARM的名称和品牌标识。

据了解,ARM架构授权的中国客户多达150家,其中华为就获得了ARM v8的永久授权。中国基于ARM技术设计的高端芯片约有95%,中国市场贡献了ARM销售的20%左右。一旦ARM被英伟达顺利收购,那么对中国半导体行业来说,都将带来较大的影响。

对于这一并购,业内人士认为,在ARM被英伟达收购之后,美国对ARM的控制将进一步增强,“在当下这种大环境下,美国进一步加强对ARM的掌控,犹如把枪口顶在脑门上。一旦ARM授权和台积电工艺两个都被卡脖子,对于国产ARM CPU而言,等于是被拷上了双重锁链。这对国产ARM CPU而言,堪称晴空霹雳。”

值得一提的是,这项交易是否能成功还很难说,因为仍需要获得包括英国、中国、欧盟和美国等在内的监管机构批准,中国也有“否决权”。换句话说,如果中国“摇头”,这项交易最终或以失败告终。早在2016年,高通宣布以440亿美元收购荷兰半导体企业恩智浦,由于没有获得中国的批准,这项交易最终告吹。

9月27日,在“第四届信息安全产业发展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在谈及英伟达对ARM的并购时表示,“我相信我们商务部可能会否了这个并购”。

倪光南:英伟达并购ARM对我们非常不利,中方可能否决该并购!

倪光南称,目前世界上主要有两大架构,一类是英特尔,一类是ARM。“ARM原来是英国公司,后来日本控股了,现在美国已经拥有了70%的控制权,正在启动并购,如果并购成功了,肯定是对我们非常不利的”。

他接着表示:“所以我相信我们可能会否了这个并购,是不是能够并购成呢,也不知道。总而言之,ARM将来我们也不能很舒服地用”。

倪光南指出,中国无论是在传统领域,还是信息领域,都拥有最全的门类,但也有明显的短板。“其中一个短板就是芯片短板,2018年,美国不给中兴供应芯片,中兴就瘫了;然后2019年,美国这个芯片没把华为整了,就又加了软件(制裁),不让华为用操作系统,在供应软件方面加以制裁。”

在倪光南看来,“如果我们的短板不能弥补,就始终会受制于人。”但中国完全有可能通过努力,在一个新的时期内尽快赶上,把短板弥补。

“我们面临一个任务,就是要建立自己的信息技术体系,因为这个信息领域不是单项产品、单项技术,主要是要确立自己的技术体系和生态系统”,他强调,关键信息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一定要通过创新进行突破。

倪光南:英伟达并购ARM对我们非常不利,中方可能否决该并购!

倪光南还建议,芯片发展应利用我国的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因为建立生态系统技术体系必须要依靠市场。

根据中国《反垄断法》,满足下面2个条件之一的并购将被纳入中国反垄断监管范围:一是两家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营业额超过100亿元人民币,并且每一家在中国营收超过4亿元;二是两家在中国的合计营收超过20亿元人民币,其中每一家至少在中国的营收超过4亿元。

英伟达2019年营收109亿美元,其中中国大陆占比22%,达到160多亿元人民币;ARM去年营收18.98亿美元,中国占比20%左右,达到20多亿元人民币。

法理上看,如此规模的并购无法逃过中国在内世界主要大国的反垄断监管,批复流程旷日持久。

资料来源:工业互联网研习社、芯片大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英伟   华为   信息技术   英国   日本   美国   中方   半导体   中国   生态系统   不利   芯片   人民币   体系   美元   技术   科技   公司   倪光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