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武装农业,在云南山区上演的这幕,让农业变革的信号呼之欲出

在现代化农业发展的进程中,科技一直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常言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一方面是因为科技可以改善种子萌发的内部条件,培育更加优良的动植物品种。比如这些年袁隆平团队研发的海水稻,就通过改善基因,使海水稻比一般水稻更加耐盐碱、抗涝、抗倒伏和抗病虫害。


即便是生长在环境艰苦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在PH酸碱度达到7.8的重度盐碱地上,海水稻也能创造不错的产量,据最新数据显示,新疆海水稻亩产已经达到500公斤,充分体现出育种的优良。


科技武装农业,在云南山区上演的这幕,让农业变革的信号呼之欲出


另一方面科技也可以改善农业生产的外部环境,为农作物创造更适合的生产条件。这一方面,以色列农业也是一个例子。


以色列位于地中海东南沿岸地区,全国超过三分之二的国土都是沙漠和旱地,耕地面积小,且农业用水严重不足。但是以色列却研发出了可重复使用的塑料托盘,从空中收集露水,减少农业用水成本;与此同时还大力发展微咸水灌溉和滴灌技术,成功解决了农业用水问题。


现如今,在极其苛刻的条件下,以色列也发展成了一个农业强国,粮食的自给率超过了95%,并且出口的果蔬还占据了欧洲40%的市场。


科技武装农业,在云南山区上演的这幕,让农业变革的信号呼之欲出


一直以来,科技兴农也是中国农业发展的重心,也被视为中国农业发展的短板,但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时至今日,中国农业与科技的融合也在不断加深,并且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


有数据显示,从1978年到2018年,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从27%提高到了58.3%。科技对中国农业正进行全方位的改善。


比如在云南怒江的老窝村,因为地处偏僻、群峰林立、气候条件差,原本很不适合农作物生长。当地干部左雪峰先后带领村民种植蔬菜、核桃都未能成功,但自从在拼多多的帮扶下,当地引进农业先进种苗和技术,生产得到了全面改善。


现如今老窝村广泛形成了一套企业+合作社+农户"一起拼"的发展模式,种植更加适宜当地农业环境的柑橘,行距、株距、枝叶修剪都严格按照科学化的标准进行管理,这使得柑橘苗一年就长到以前4-5年的高度,每到秋冬,四处可闻沃柑飘香,"春撒一片坡,秋收一箩筐"的传统种植结果完全成为了历史。


科技武装农业,在云南山区上演的这幕,让农业变革的信号呼之欲出


与此同时,农民收入也大大增加,农民加入合作社,拿到股权证,脸上全是笑容。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是最终却把实惠落在了人民手中,不得不说,这一刻,真的很欣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2

标签:塔克拉玛干   老窝   怒江   株距   地中海   以色列   农业   柑橘   科技   云南   现如今   呼之欲出   农作物   合作社   中国农业   海水   科学技术   山区   信号   数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