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小小的玻璃管竟然是国家文物?揭秘中国首颗原子弹背后的故事

在重庆市江津区的聂帅陈列馆里面,有这么一件镇馆之宝。

估计很多人猜不到,它看上去并不显眼,结构也非常简单,也就是一支不到十公分长的"玻璃管"。

这个小小的玻璃管竟然是国家文物?揭秘中国首颗原子弹背后的故事

但说起它的来历,却让人听了不由得热泪盈眶。

那么问题来了:

这支玻璃管究竟是做什么的?

它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这还得从第二次世界大战说起。

1939年,德国率先挑起战争,闪电入侵波兰,然后占领挪威,打下了比利时,又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法国随即战败投降,简直就是横扫欧洲!

更要命的是,德国当时已经具备了制造原子弹的必要原材。嗯!眼瞅着它准备干一票大的 - 造原子弹!

这个小小的玻璃管竟然是国家文物?揭秘中国首颗原子弹背后的故事

此时那些被德国迫害而逃跑出来的科学家们,赶紧写信给美国总统罗斯福,其中就有爱因斯坦。

咱们得赶在德国人前面造出原子弹,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于是著名的曼哈顿计划,就在这时被提出来了。曼哈顿在什么地方?就在纽约,纽约有三条河,中间有个岛,这个岛就是曼哈顿区。

跟后面登月的阿波罗计划一样,它也是人类的超级工程。当时前前后后有10多万人参与,花费22亿美元。

少么?不少了!

算上通货膨胀,相当于2020年的251亿美元。

大力出奇迹,结果就是成功研制出了世界上最厉害的武器—原子弹。

在1945年7月16日,人类首颗原子弹在新墨西哥州的荒漠中成功试爆,揭开了世界核武器时代的序幕。

这个小小的玻璃管竟然是国家文物?揭秘中国首颗原子弹背后的故事

项目的牵头人是美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奥本海默,当他看到巨大的蘑菇云升起来后,不禁感慨到:现在我变成了死神,世界的毁灭者!

纵观人类科技发展史,所有的进步都是由疯子推动的。这句话真的是很有道理!

紧接着,在随后的一个月之后,美国又先后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了两枚原子弹,瞬间就带走了10多万人的生命,建筑物也被大范围摧毁。

这个小小的玻璃管竟然是国家文物?揭秘中国首颗原子弹背后的故事

这两次爆炸让世人看到原子弹的可怕之处。真的!在核武器面前,其它常规武器简直就是玩具,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的。

幸好有了这次核轰炸,日本随后就宣布无条件投降,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到了1954 年,美国人又成功试爆了氢弹,这是一种比原子弹威力更大的核弹。

威力到底有多大?相当于在广岛爆炸的那颗原子弹的 500 倍!

顺便提下,苏联在美苏争霸期间,也成功试爆了自己的原子弹和氢弹。

这个小小的玻璃管竟然是国家文物?揭秘中国首颗原子弹背后的故事

潘多拉魔盒已经打开,而此时中国的核力量还是零。尤其是在抗美援朝期间,美国扬言要对我们进行核轰炸。

那怎么办?

饱受列强欺负的中国人明白,要想不被威胁,就要有强大的武器。

但是以中国当时的工业基础和技术水平来看,一穷二白,要钱没钱,要技术没技术,只能跑去找苏联老大哥寻求帮助。

好不容易苏联才松口答应,同意援助中国研制原子弹,同时帮助建立第一座重水反应堆和第一台回旋加速器,培养六千多名科研人员等等。

这个小小的玻璃管竟然是国家文物?揭秘中国首颗原子弹背后的故事

但是不对等国家的关系就是塑料友谊,这份表面的好景只维持了一年多,随之而来的是中苏关系恶化。

苏联撤资并撤走了大批专家,美国也对我们实行经济封锁,接着又遇上了国内三年自然灾害,很多人都忍饥挨饿。西方国家更是放出豪言:给中国二十年也搞不出原子弹!

就在这样无比困难的背景下,核武器还是必须得造。即使没有老大哥的援助,不靠苏联专家,只靠自己的力量也一样。

可以说小小的一颗原子弹,赌上了中国的国运。

于是在1959 年 6 月,中国开始研发自己的核武器,史称「596 工程」。聂荣臻元帅亲自领命,并主持原子弹任务工作,一定要尽早造出,这颗事关民族尊严的“争气弹”。

这个小小的玻璃管竟然是国家文物?揭秘中国首颗原子弹背后的故事

当时的条件有多艰苦?

这么说吧!

不但身处荒凉的大西北,先进的计算机?不好意思!没有!只有几台老式的手摇式计算机,更多的只能靠算盘和纸笔这样的的原始工具。

这个小小的玻璃管竟然是国家文物?揭秘中国首颗原子弹背后的故事

再比如原子弹到底设计成什么样?至少要在理论上说得通吧。

原子弹爆炸时核心有多少度?是百万度还是千万度?爆炸核心有多大的压强?还有用什么起爆?怎么起爆?等等这些问题我们都需要攻克。


还是那句话: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科研人员用土办法浇铸炸药部件,用普通茶水炉做成溶炸药用的蒸气锅,用马粪纸做的药膜代替金属药膜,用人工搅拌来代替机器搅拌等等。

尤其是制造原子弹的核心材料-"铀235"。在聂帅的组织和领导下,涉及全国二十多个省市,二十多个部门,900多家工厂,全国一盘棋,硬是搬走了科研路上的一只只拦路虎。

1964年中国第一瓶高浓缩铀在兰州浓缩铀厂诞生,然后又经过无数次的理论计算和试验。

这个小小的玻璃管竟然是国家文物?揭秘中国首颗原子弹背后的故事

终于在1964年10月16日,新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爆炸成功。这使得新中国成为继美国、苏联、英国、法国之后,第五个掌握原子弹的国家。

仅仅两年零八个月之后,也就是在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枚氢弹也试爆成功。

而陈列馆那支"玻璃管",它是引爆原子弹装置的关键部件。

这个小小的玻璃管竟然是国家文物?揭秘中国首颗原子弹背后的故事

中国一共研发了两枚,一枚已经随着原子弹爆炸化作烟云,另一枚留作备用则被永久保存下来。

可以说它见证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惊心动魄的历程。一点也不假!

镇馆之宝也实至名归!


从第一颗原子弹试验到第一颗氢弹试验:

美国用了七年零四个月,前苏联用了四年,英国用了四年零七个月,法国用了八年零六个月,而中国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我们的研发速度是最快的。

这个小小的玻璃管竟然是国家文物?揭秘中国首颗原子弹背后的故事

中国的原子弹建造之路走得很艰辛,当时苏联撤出的不仅是专家,还有开启核心设备的关键技术,留下了一堆无法使用的设备。

但我们靠着全国上下一条心,勒紧裤腰带硬着头皮往前走。在这一条路上,无数人挥洒了汗水、泪水还有血水。

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原子弹的建造又何尝不是那样呢?但所有的付出都得到了回报。

这个小小的玻璃管竟然是国家文物?揭秘中国首颗原子弹背后的故事

在原子弹试验成功后的第二天,中国当时还特地向受过原子弹打击的日本发函,告知其中国研发原子弹完全是为了自卫,不会率先使用原子弹,也不会对无核国家动用核武器。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被取名为"邱小姐"。

为何会以这样的名字来命名呢?

这个小小的玻璃管竟然是国家文物?揭秘中国首颗原子弹背后的故事

首先当然是为了保密的需要,其次因为中国第一个原子弹形象很"圆润",像颗皮球一样,于是取谐音"邱"。再加上原子弹连接的多根雷管线,就像女生的辫子,于是这颗原子弹就被叫做"邱小姐"。

自从中国有了原子弹和氢弹以后,就成为名副其实的核大国。中国人头顶上有了自己的核保护伞,再也不怕西方国家的核威胁了!

红云冲天照九霄,千钧核力动地摇。

可以说原子弹爆轰成功这一刻开始,中国人民才是真正的站起来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原子弹   中国   广岛   曼哈顿   核力   浓缩铀   苏联   氢弹   陈列馆   老大哥   法国   德国   核武器   美国   文物   核心   玻璃管   故事   国家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