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为啥对推动中欧投资协定这么积极?

就在2020即将结束的时候,中国和欧盟突然向世界甩出一个大彩蛋,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完成。这个彩蛋来的太突然,以至于大家都还有些懵,这像极了1979年中美宣布建交时的样子,只不过,这次发生在中国和欧洲之间,而且是恰好发生在中欧建交45周年之际。向来先知先觉的资本市场率先做出反应。A股在反复震荡了将近半年之后,突然向上突破,上证几日下来创出新高,占领3500点高地。资本市场的反应为什么如此之大,中欧投资协定完成又意味着什么?我们老百姓又能从中得到什么好处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些问题。

德国为啥对推动中欧投资协定这么积极?

众所周知,资本市场是实体经济的晴雨表,从资本市场的反应来说,协定的完成一定是会对实体经有好处的,要不然反应也不会这么猛烈。那么到底有哪些好处?最显而易见的是,能加快全球经济复苏的步伐,对欧亚经济的繁荣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目前,欧盟对华投资仅占中国吸收外资比例的5%左右,而中国对欧投资也仅占欧盟吸收外资的3.4%,欧盟眼下总共27个国家,GDP规模约为18.4万亿美元;而中国,截止2019年末GDP约为14.3万亿美元,中欧两大经济体的体量大约是全球经济规模的40%左右,然而相比之下双方的互相投资却少之又少,意味着什么呢?


当然,连我们都看的明白的事,人家专业搞研究的学者、企业、政府官员不可能不知道。从2012开始,中欧双方就开始谈判,我们和欧盟27个成员国一个个谈,谈了七年35轮,过程可谓跌宕起伏。为什么谈这么久?

德国为啥对推动中欧投资协定这么积极?

主观上,意识形态的不同而导致的对市场规则制定的态度不同,到最后甚至都不是经济的问题,而是政治的问题;客观上,美国、英国从中间离,也让欧洲各国举棋不定,那为什么在这个时间点突然谈成了呢?

我认为,首先是大环境所逼,欧洲这几年经济持续下行,尤其是几个核心大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经济更是萎靡不振,这些国家急需找到新的拉动经济突破口。

事实上,从2019年1月份开始,欧盟的PMI就经常低于50的"荣枯线"。欧洲三驾马车中,德国的PMI在这两年就没超过50,2019年9月份甚至下降到只有41.7。经济形势如此糟糕已经令欧洲各国首脑很是头疼,没料新冠疫情又来凑个热闹,这可怎么办。靠美国吗?以前可能可以,但是从2018年开始就靠不动了,2018年美国经济实际增长2.9%,2019年2.3%,2020年的数据还没出,根据IMF的预测,负增长是没有啥悬念了,人家自己都在退步,哪里还有空扶你。靠英国吗?更不可能,英国一直觉得在欧盟里一直被人占便宜,为了自己不再吃亏,一直急着要脱欧,再说它自己日子也不好过。

德国为啥对推动中欧投资协定这么积极?

政治理念上,欧美之间确实是亲兄弟,在大多数的场合都很团结,但是特朗普以美国优先的理念执政,这几年背后没少给欧盟挖坑。欧盟这些年也真的是憋屈,小国家不敢吱声,大国也互相的忌惮,始终没有敢主动开口。

德国为啥对推动中欧投资协定这么积极?

好在德国这几年开始强硬起来,之前,德国外长马斯就曾警告说,德美关系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在与俄罗斯能源合作以及军费开支上都没有被美国牵着鼻子,这次,趁即将把轮值主席国给葡萄牙之前又赶紧推动欧盟和中国把协定签了,立场已经相当明确。估计特朗普已经被气的吐血了吧。

德国为啥对推动中欧投资协定这么积极?

不过我这么说,并不是意味着德国对咱们有多好,现在有很多媒体因为德国在这次谈判最终落定中发挥积极作用就表示感激,我倒是觉得很可笑,有什么好感激的?应该感激我们自己很"稳"。虽然全球经济下行,中国的经济也受到影响,但我们总体来说还算比较稳定,二来我们把疫情控制住,正常的经济活动也在恢复。这样优秀的合作伙伴谁不想合作,当然德国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那就是在这件事上,能有自己的态度了!的确,加起来总共占全球经济4成体量的两大经济体在一起合作难道不香吗?

最后一点,这个高大上的协议落地,对百姓有啥好处?

两个不同制度国家要做生意,会在很多方面存在不兼容的问题,就像是在苹果的系统里运行WINDOS软件,这是不行的,这时就需要一个协议就是来解决兼容性的问题的。中欧投资协定就是起到这个作用。协定涵盖了市场准入承诺、公平竞争规则、可持续发展和争端解决四方面内容。可以说这个协定所涉及的领域已经超越了一般的双边投资协定。

有市场预测称,中国将向欧盟企业开放包括制造业、金融服务、房地产、建筑和支持海运和航空运输的辅助服务等多个领域市场,而这些领域正是欧洲企业的强大需求。

同时,欧盟拥有领先全球的可再生能源、旅游服务、电子等产业能力,这都利好我国的新能源、新材料、数字化经济等行业。

德国为啥对推动中欧投资协定这么积极?

去A股看看,最近相关行业的股票是不是涨疯了,对,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因为中欧投资协定的签署。

另外,一直被美国卡脖子的电子通信行业,这下我们就不慌了,因为又多了一个选择,你美国可以不和我合作,我可以去和欧盟商量更合适的合作。其实,这种形势下,美国一定会调整在这一问题上对待中国的方式。

欧洲的技术、管理制度进来,一定会产生鲶鱼效应,举两个最简单的例子,新能源汽车水平一定会提高,价格会下降,这是不是对消费者来说是件好事;另外用工制度方面,人家朝九晚五加双休的制度还不把阿里这种说996是福报的公司一网打尽,人才不跑路才怪呢。

咱们国家如今能把事情做到这个份上真是下了大决心,毕竟,事情做的再高大上,对老百姓没好处那就是白搭。

2020年,世界给中国一手烂牌,然而,现在看来,中国用了一年,硬核的把一手烂牌打好,通过RCEP-对亚洲开放,通过CPTPP-对欧洲开放。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未来可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中欧   德国   协定   彩蛋   欧洲   英国   美国   资本市场   中国   全球经济   欧盟   感激   好处   国家   经济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