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陷入泥淖?“断舍离”一下,或许可以有新的突破

岁末年初,一部小众的韩剧《恩珠的房间》可谓是真正点题了当下时节的一个热点话题“辞旧迎新”,辞别旧的,新的才会邂逅在你的生命里,无论是物件还是人,学会好好地做告别才能拨开冗杂,捕捉内心的真谛。

生活陷入泥淖?“断舍离”一下,或许可以有新的突破

剧中的恩珠生活和房间一样一团糟,她有很多不整理房间的理由,“姐姐,虽然这看起来像没收拾,但是都有自己的顺序”,“姐姐,时尚都是轮流转的”的种种借口,维持着现有的脏乱差状态,说完之后那些不穿的衣服还是成年累月、纹丝未动地挂在衣柜里占据空间。直到新的男室友的入住,彻底改变了她的房间,也改变了她的生活。

生活陷入泥淖?“断舍离”一下,或许可以有新的突破

其实 “断舍离”的概念早在2010年时候已经开始在全世界风靡起来,

其中“断”指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舍弃多余的废物。离=脱离对物品的执着。很多时候我们喜欢囤货、无法舍弃的主要原因:

生活陷入泥淖?“断舍离”一下,或许可以有新的突破

一是现代买买买社会中像洪水一般诱惑你的商品

二是对我们生活所需要的物品数量估测不足

三是上个时代的价值观的影响,谁没听妈妈说过这些话呢“还能用呢,别浪费了”。但正是这些观念,导致我们对物品的评价信念是“它是否有用”而不是“我们是否需要”。

我们这样一头扎入物质过剩的时代不置可否地被各种物品塞满生活,没有喘息的空间。和人体一样,有进有出才能形成一个有效的循环系统,生活被堵塞,久而久之,思绪也被堵住,负能量积聚在体内,人生的负重感也会越来越强。

对此,山下英子提出“断舍离”要首先从房间开始,给出了5种收纳方法(这里我们介绍3种):

1.“三分法”

把自己想分类的杂物按“大中小”分为三类,然后再重复三遍,小分类部分完成才正式进入“收纳”阶段。大分类中的分类一定不能交叉,不然后续分类会出现很多问题。分类方法没有绝对的答案,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建立自己的“三分法”。

这里我们给出一个厨房的分类模板:

生活陷入泥淖?“断舍离”一下,或许可以有新的突破

2.“7·5·1法”

即“看不见的收纳空间”占七成,“看得见的收纳空间”占5成,“展示型的收纳空间”占1成。

像衣柜、壁橱、抽屉等关上门就“看不见的收纳空间”所放杂物的量基本上占整体空间7成。这样是为了留出通道,余下3成空间会让人提起“收拾”的劲头。

像带玻璃门的橱柜等关上门依然能“看得见的收纳空间”所放杂物的量基本上占整体空间的5成。“美观度限定量”为5成,既不“炫耀”又不“隐藏”,空间才能自然地流露整洁美好的印象。

像玄关鞋柜等水平面上的“展示性的收纳空间”上所放的杂物基本上占整体空间的1成。以“1成空间放一点”的思维去装饰空间时,即便是不起眼的日常小物件也会带出空间的美感,行程别具一格的装饰品。

3.“自立、自由、自在法”

在收纳杂物时要有“立”意识,衣服等无法“立式”收纳时使用的“自在”的方法,例如底裤袜子等团着折叠扔进收纳盒中,自在滚动。“自由”则是指“选择自由”,我们在取放时可以自由拿取。

生活陷入泥淖?“断舍离”一下,或许可以有新的突破

按着这样整理一遍之后,看见成果你一定会心里很痛快。处理掉不需要的物品,专注于那些与自己生活关联度高的物品上,思维和观念就会越发清晰明确。“关联度的质量上升”,带动“思维的质量”上升,进而带动“行动的质量”上升,最终带来“结果的质量上升”。整个生活的质量都会有非常大的提升。

生活陷入泥淖?“断舍离”一下,或许可以有新的突破

放手一个无用之物,就腾出一点空间。处理一件多余之物,就减少一份负担。减少一次浪费,就恢复一份精气神。然后,翻开人生新篇章。


编辑推荐:

生活陷入泥淖?“断舍离”一下,或许可以有新的突破

新版《断舍离》

全新断舍离,不止物品整理,50%以上修订

生活美学“断舍离”创始人山下英子400万册“断舍离”畅销书系集大成之作

对稻盛和夫、宫崎骏、张德芬、杨澜、李冰冰、林依晨等影响至深的减法哲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大分   鞋柜   玻璃门   冗杂   泥淖   杂物   物件   多余   自在   思维   房间   物品   质量   自由   方法   科技   空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