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婚、丁克、异乡,我和我最后的倔强都变成了「真香」


不婚、丁克、异乡,我和我最后的倔强都变成了「真香」

一直记得金士杰在《剩着为王》中的对白:

她不应该为父母亲结婚

她不应该在外面听什么风言风语,听多了就想的要结婚。

她应该想着跟自己喜欢的人白头偕老的去结婚

昂首挺胸的,要特别硬气的,憧憬的,好像赢了一样

有一天就突然带着男方出现在我面前

指着他跟我说:爸你看,我找到了,就这个人,我非他不嫁。

被这段对白感动之余,铺天盖地的现实却是就连春天都被夏天驱赶着来得焦灼,柳絮都在无节奏的叫嚣着。

最近的朋友圈似乎比过年时来的更喜庆,熬过了寒冬,在老中青三代的博弈后,败诉且「修成正果」的大龄青年们,被催促着接二连三的发出了婚礼邀请函。

有说着不婚的,有想着晚婚的。

老人们有老一套的婚姻观,年轻人有新一代的价值观。

而在现实中,我们的观念往往是人生的一部草稿,扮演着主角,却不是编剧,想要的戏份被删减,不想上演的戏份却驳了观众的眼球。

就这样,出于种种原因,说着不婚的人结婚了,坚持丁克的人二胎了,在外打拼的人回乡了。

对此,我们各采访了3位「真香」人士。


不婚、丁克、异乡,我和我最后的倔强都变成了「真香」

Part 1: 不婚的人闪婚了

“番茄炒西红柿”:

我在朋友圈里是伴郎专业户,哪个哥们儿结婚,都第一时间让我当伴郎。我们那里当伴郎很惨,会被亲戚拿皮带抽,白酒一茶杯灌下去,剩下的典礼都要晕晕乎乎地进行。他们持续选我当伴郎只有一个原因——我是公认的不婚族。有一个迷信的说法,伴郎伴娘当多了,自己就不容易结婚了,反正我也不打算结婚,所以当呗,还能拿红包。

为什么坚定不结婚?这点必须甩锅给我的父母。从我懂事以来,他们几乎没有一天不吵架的,每次吵架都是因为一些非常不值一提的事情,吵凶了就开始拼命砸家里的东西,家里的碗碟从来没有成套的。刚开始我非常害怕,躲在房间里不敢出门,将音乐调到最大盖住他们的吵闹声。后来渐渐习惯了,还能出去听两句,帮他们找一下各自逻辑的漏洞,然后收拾一下他们砸碎的碗碟。

终于受不住,他们在我高三的时候离婚了。没错,就是人生最重要的那场考试的前两个月……虽然高考没受什么影响,但回顾童年和青春期,我觉得父母的婚姻就是一场闹剧,或者说所有的婚姻都是一场闹剧?

不婚与其说是不想,不如说是不敢。我真的以为自己可以这样单身一辈子,不觉得孤独,直到在工作中遇到了一个喜欢的人,我才知道真正喜欢的感觉是想每时每刻和她在一起。我们疯狂地做了一个决定,在认识三个月之后,决定立刻结婚。

让我苦恼的是,我该选谁当伴郎呢?

“扣子”:

今年30岁,策展人,独自打拼,大学时候买了车,工作之后在北京买了房,虽然按揭,但日子过的算富足,一年出国度假两三次,周末听音乐会看话剧看展,一个人虽然忙日子过的也津津有味。大学之后没谈过几次恋爱,也不想谈,这样的女生浑身散发着你养不起的味道。今年春天,扣子的奶奶脑梗住了医院,医生说情况没有很好,扣子从小跟奶奶感情非常好,心头最柔软的东西突然被触碰了,接受了一直追自己的一个高中同学,三个月闪婚。

“海风”

今年32岁,一个月薪10K矜矜业业却毫无起色的北漂蜗居IT男,身高182,没有秃顶,没有啤酒肚,长相还算过得去,在过去的7年里经历了2次失败的恋爱,一个因为异地,我怨她不理解我的志向,一个因为房子,嫌我的志向不足以以金钱兑现。就这样,前一个她是我的负担,后一个我是她的负担,为了两不拖累,不婚是最好的选择。

但是今年3月,在父母安排下我和相识一个月的相亲对象领了结婚证,女方很温柔,经济独立,没有可挑剔的缺点,也没有好奇心去挑剔我的缺点,草草的和我回到小县城的家里摆了盛大的酒席,父母很开心,他们说这辈子终于安了心,之后的心愿就是在一年内可以抱上孙子。

而与我而言,父母闪烁的眼光里告诉我——我没有权利不去履行结婚生子的义务,这样的婚姻像是一场罪过,一个挣不脱的牢笼。

Part 2: 丁克的人二胎了

“大L”:

第一次接触丁克这个词是在十三岁,当时家里召开了一个家庭会议,主要讨论我舅舅和舅妈的生育问题。我记得舅舅义正言辞地说,他和舅妈决定一辈子不要孩子,用赚来的钱好好赡养姥姥姥爷,也能享受自己的人生。末尾他说:我们就是决定做一辈子丁克。丁克?在我们那个不大不小的城市,丁克这个形容让人难以接受,但是还在上中学的我觉得,这个人群酷极了。

不知道是不是这件事影响了我,后来渐渐长大,异地求学,谈恋爱,我一直第一时间给女朋友说明我是丁克。结婚没问题,但是坚决不要小孩!当然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这个想法,做丁克是需要勇气的。其实也不是不喜欢小孩子,姐姐的小孩和我最亲,我的舅舅是丁克,如今我当了舅舅,也决定做丁克,多么有趣的一个轮回。

但是不知道该说打脸还是真香,当丁克的心态竟然说崩就崩。最先动摇的是妻子,说好的铁钉,养了只猫就母爱泛滥,突然想要小孩了。我知道年龄一到,人的想法会转变,一生就连着生了俩。看着两个女儿吵吵闹闹,我突然想起十几年前那个家庭会议,我的女儿会是丁克吗?如果是,我会告诉他们想当丁克就当,改了主意就生,因为无论哪种选择,都会获得幸福的人生。

“Mary”:

某电商类互联网公司销售总监,泽宇,Mary的老公,服装公司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两个人结婚五年,一直准备丁克。前年Mary意外怀孕,准备去医院打掉,医生跟她说:“你的子宫做过其他手术,如果这胎打掉,以后就要不了孩子了哦。”两口子想了三天,决定把孩子留下来。是一个可爱的女儿。就在今年春天, Mary怀了二胎,一枚猪宝宝(微笑脸)大家都老了啊,开始喜欢其乐融融。开始喜欢有儿有女。

“小豆”:

10几岁的时候,看着邻家3岁的孩子因为玩具汽车被家长磕破了一角,拽着家长的衣服闹个不停,哭的撕心裂肺,家长像是犯了天大的罪,整个世界都欠他的。

20出头的时候,在街上看着一个6、7岁的小男孩把小狗关在笼子下隔着笼子揪着狗毛,小狗疼得叫唤孩子笑得欢实,前去阻拦小男孩恶狠狠着目光逆反的满街打滚。

孩子简直是降临人间的恶魔,为了饶了自己,我和老公选择了「丁克」。

可是,因为婆家老意识里不停碎碎念的「怕断后」,自己父母嘴中锲而不舍灌输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刚过而立之年我却已是有了二胎的妈妈。(此刻感觉啪啪打脸

唯一欣慰的是自己孩子还算可爱(自豪脸,恶魔还是天使,其实重点在于家长的教育。

Part 3:打拼的人回乡了

“苏辛”:

高端旅游定制师,996工作模式等于放松,基本007的节奏。每天24小时在线办公,客户在海外旅行有一个困扰就部分时差地打给她。去年苏辛晕倒住进了中日友好医院,医生说是因为她颅压太高、颈椎也出了问题导致的。回家修养几天,苏辛意识到身体比什么都重要的。想了一周,决定放弃北京的一切,回家做旅游民宿,为了珍惜身体,也为了夜晚抬头就可以看到星空。

“凯希”:

我的名字是凯希,爸妈借了谐音“开心”。

我跟很多80后一样,为了响应国家政策,光荣的成了独生子。

家在张家口的一个小县城,家境还算优越,出来打拼了8年,就为了心中的执念,爸爸妈妈不想成为我的负担,从来都是“你照顾好身体,工作别太累,我和你爸身体好着呢!”,家里的事从来是报喜不报忧。

有一次姑姑在电话中说,每次父母给我打完电话,都会对着挂在墙壁上的全家福看好久,每天看着日历数着我回家的日子。

可能就是因为爸爸妈妈太过于迁就我,让我觉得自己应该更快一点的承担起做儿子的责任,于是,我在去年年底辞去了程序猿的工作,在家乡找了个并不对口但离家很近的单位,为了可以多陪陪他们,我觉得一切都值了。

“Air”:

有一个朋友给我说过一个笑话:刚工作的时候觉得星巴克是一个非常昂贵的地方,包里装了1000块才敢进去,没想到吃吃喝喝总共下来也只花了100块。我们笑完之后有点怀念当初刚来北京时候的勇敢。

这是我在北京工作的第八年,也就是今年,我决定回老家,回到父母身边。

三月的时候,家里发生了一场不大不小的地震。我家的房子是很古老的土块平房,这一震,塌了一间。当时我还在北京,担心得要命,立刻买了机票回老家。父母都没事,他们还打趣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这下可以盖新房子了。我把所有积蓄拿出来,他们却一分不要,说我在大城市很不容易,他们用自己的积蓄处理就可以了。就在那个时候我决定辞掉北京的工作,回到家乡多陪陪他们。

做出这个决定要放弃的特别多,但是我相信如果人生的意外逃不掉,至少下一次意外发生的时候,我能陪在他们身边,做他们的顶梁柱。

被采访的上述9位主人公,就是三代城郭之下的微缩景观,是他们,也是自己。


不婚、丁克、异乡,我和我最后的倔强都变成了「真香」


在采访他们的同时,脑海中也涌现出着最近再读的那本颇为现实手法的《大树小虫》:

“西北湖边,忽然就出现了现实生活真人版,走出来了两个港台青春偶像剧里的偶像,一男一女,少男少女。

至关重要的是:被他们自己看见了!激起了他们同样的共鸣!突然好想谈恋爱!

这是主人公钟鑫涛和俞思语相遇的片段。

一个出生于富商,一个出生于高干,看似一见钟情、门当户对,实则却是被双方父母精心编排的相亲,而后顺理成章的联姻。

家族结合之后呢?岁月不管钟思涛、俞思语压力山大,新年钟声一响,人类齐刷刷地,将他们的日历,翻开了新的一年。

美好的背后,催生,二胎接踵而至。

如池莉所说:

最难堪的是时间对于个人的改变。

时间使儿时的光景频繁入梦,转身却忘记了刚才拿在手里的东西是什么。


不婚、丁克、异乡,我和我最后的倔强都变成了「真香」


鲁迅文学奖、“中国作家”鄂尔多斯文学奖获得者池莉

十年磨一剑,全新史诗性长篇巨著

两个家族、三代人物的百年跌宕命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都会   伴郎   舅妈   戏份   扣子   舅舅   北京   异乡   倔强   家里   家长   父母   身体   孩子   人生   喜欢   工作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