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协反恶俗的当下,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相声?

最近曲协掀起了“反恶俗运动”,又是发倡议书,又是开座谈会,阵仗真不小。无需回避,现在相声界的创作出了大问题,需要曲协把把关、领领路。由此我想到一个问题: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相声?

曲协反恶俗的当下,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相声?

我最早接触相声还是初中时期,最早一段印象深刻的相声是师胜杰、赵宝乐合说的《小鞋匠奇遇》。说的是小鞋匠公考成绩拔尖,怕自己出身低,遭遇潜规则,到处打点关系的故事。这个作品做到了寓教于乐,一方面有现实性,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活,另一方面作品讽刺了部分官员人浮于事的不良习气。

再后来让我们印象深刻的是侯宝林、马三立两位大师。侯宝林既能说《夜行记》这样的市井题材,又能说《歪批三国》这样的文哏相声。马三立说话蔫了吧唧,但是不经意的甩个包袱就能把人笑疯,尤其是他的那段《十点钟开始》,简直是百听不厌。这两位确实是让人高山仰止的人物!

后来又接触到姜昆。这是一个让人又爱又嫌的角色,因为虽然他的艺术生命很长,但是不能做到稳定输出。他的相声质量是一条下划线,前期跟李文华搭档,质量上乘,出产了《照相》《祖爷爷的烦恼》等精品;中期跟唐杰忠搭档,质量下滑,只有一段《虎口遐想》给人惊艳之感;后期跟戴志诚搭档,水平可以用一个“糙”字概括。

姜昆日落西山,郭德纲成为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听过他一段《西征梦》,足以与《大保镖》媲美。可是这些年郭德纲的相声早已不复当年,成了段子拼盘,什么逻辑性、节奏感、人物塑造,都成了可有可无的。而且喜欢炫技,动不动报个菜名,唱段鼠来宝。其实,这也是当下很多相声演员的通病。

所以,从一个观众的角度来说,我们首先希望在相声作品里认识一个鲜活的人物、一个曲折的故事。这就要求相声创作不能投机取巧、东拼西凑,而是要有一颗敬畏之心,用编故事、写小说的态度来进行相声创作,这样才能出精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7

标签:相声   新星   人浮于事   高山仰止   鞋匠   恶俗   鲜活   搭档   曲折   深刻   印象   人物   质量   精品   故事   作品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