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的进程,焦虑正在毁掉一代人!

1994年,是电影史上难以超越的辉煌年份,也是极富有张力的一年。诸如《阿甘正传》、《肖申克的救赎》等世界经典电影喷涌而出。也正是那一年,刚刚结束第五部电影拍摄的张艺谋,便迎来了公认的巅峰作品《活着(1994)》。

有人说,这是张艺谋拍的最好的一部电影,没有之一。也有人说,这是一部遗憾的作品,因为至今不能公映。在张艺谋的导演生涯里,几乎每一个剧本都会大肆改动,但却唯独《活着》,除了结尾略作修改之外,其他部分均与原著相差无几。

中国历史的进程,焦虑正在毁掉一代人!

《活着(1994)》,张艺谋,1994年


如果把余华的原著比作一杯烈酒,辛辣刺喉、激荡心肠。那么张艺谋的电影,便是在烈酒之上,稍添了一番滋味。整部影片以新中国为历史背景,以男主角福贵的一生为叙事点,反映了上世纪40-70年代,一代中国人的命运。

1


40年代,那是一个动荡的年代,生活在那个年代中的人,每一步都受着时代的制约和影响。而主人公福贵,出生于富家人家,但为人不学无术、嗜赌如命,终于在皮影戏领班龙二的骗局下,败光了家底,气死了老爹,连怀孕的妻子也带着女儿离家出走。

中国历史的进程,焦虑正在毁掉一代人!

福贵(左),葛优饰演;龙二(右),倪大红饰演


一年之后,妻子回来,他洗心革面,与同村的好友春生,一起操起了皮影戏的营生。但好景不长,1945年战争爆发,福贵先是被军队拉去做了壮丁,后又糊里糊涂的当了俘虏,好不容易获释回乡,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妻子、儿女,一家团圆。

随着时代变迁,命运的滚轮在悄然运转。解放后,千方百计谋到了福贵宅子的龙二,被判了地主,他看到要没收那院房时不服气,打了干部不说,一把火烧掉了那所宅子,便被判处枪决。而作为原宅子主人的福贵,却连承认也不敢。

中国历史的进程,焦虑正在毁掉一代人!

剧照,《活着(1994)》


逃此一劫后,福贵一家又历尽艰辛,但是残酷的生活还是让他失去了儿女亲人,剩下的只有活着。福贵的命运在历史的大河中沉沉浮浮,他在不同的时代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一个纨绔子弟,一个悔恨丈夫,一个幸运逃兵,一个悲痛父亲,一个执著老人...

与其说影片《活着》是缩减版的历史,倒不如说是精减后的现实。四十年,不过弹指一挥间,无数黄面孔的、沉默的、坚韧的国人就这么无声无息地继续活着。

余华的原著中表达了一个思想“我们如此顺从这个世界,世界却背叛了我们。”每一个人就像影片中那皮影戏般,被命运、被时代操纵,不得动弹。到此,影片结束,而现实却刚刚开始。

2


曾谣传着这么一句话:“柳林是山西的缩影,山西是中国的缩影,而邢利斌是煤老板的缩影”。八十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国家把山西作为能源基地来定位,鼓励投资建设煤炭产业。到了1983年,国家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乡镇煤矿的八项措施》,提出要“积极发展地方国营煤矿和小煤矿”,倡导“大中小煤矿并举”。

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年仅23岁的邢利斌凭借敏锐的嗅觉,租赁经营了柳林县金家庄乡办煤矿,并对手里的矿厂进行重大技改,一个曾经年产10万吨的矿,摇身一变,每年产出提高到了60万吨以上。

当时的60万吨是什么概念?有网友算了笔账:当时的柳林,一个10万吨的煤矿租赁价格约10万元/年,煤炭价格约100-180元/吨。60万吨意味着,扣除租赁费用,邢利斌每年的营收约6000万元至1亿元。而八十年代的“万元户”便已是土豪的象征。

中国历史的进程,焦虑正在毁掉一代人!


到了1997年,山西光是公家煤矿的数量就达到10971座,私自开采的小煤窑更是无以计数。由于过度开发,市场恶性竞争,价格秩序混乱,甚至形成价格踩踏,煤炭行情急转直下,一吨煤的价格甚至不到50元,要知道,那时候一坛上好的杏花村酒也就50元而已。

村里的煤矿企业办不下去的,就找人来承包,但也只有那些家里地少,走投无路的人,才选择去挖煤。当然也有见识远的,只需要给村领导送一条红塔山烟,便能搞定一个不小的矿井。

2002年,财政收入仅有2亿元的柳林县决定转让兴无煤矿,邢利斌以8000万元的“白菜价”获得了这个全柳林最大、储量1.5亿吨的兴无煤矿的全部股权。也就是在这一年,煤炭行业迎来了拐点,被称为“煤炭黄金十年”的时代正式开启。从此煤价一骑绝尘,以疯长的态势直线上窜。

中国历史的进程,焦虑正在毁掉一代人!

山西省GDP及增速情况,1999-2016年,wind


靠着煤炭资源拉动经济的山西,也变了天。2000年,山西省GDP的增速名列全国倒数第一,四舍五入仅为0.1%。到了2003年,GDP的增速一下子就到了22.1%,成了顺数第一,GDP总量从2003年的22位升到2005年的16位。煤炭成了山西的兴奋剂。

这种爆炸式的增长,自然也创造了大量的暴发户。光是2005年,在胡润能源富豪榜上,就有11位煤老板入选,9位来自山西。钱多了,怎么花便成了问题。

2012年3月, 邢利斌花费7000万巨资在三亚丽思卡尔顿酒店为女儿举办大型婚礼,专门从北京请了最专业的婚礼策划机构策划,更是包下了丽思卡尔顿、万豪、希尔顿等几家全球顶级五星级酒店。

而这一年,煤炭行业再次迎来了拐点,与以往不同的是,邢利斌失去了幸运女神的眷顾。这一年,煤价首次出现大幅下跌,每吨达到了200元,甚至出现煤炭企业在电厂门口堵门卖煤的情况,煤炭行业就此结束了黄金十年,进入下行期。

2013年底,邢利斌执掌的联盛集团债务危机爆发。2014年3月,邢利斌本人被警方从太原武宿机场带走,接受调查。从风光无限到黯然失色,少了煤老板的山西,在2014年全国GDP增速榜上,排名倒数第一,之后的连续两年里也都是倒数第二,仅仅好过辽宁。

煤老板作为那个时代的象征,因历史的潮水而生发,也因历史的潮水而消亡。对于见证过太多煤炭造就命运浮沉的他们,剩下的,唯有焦虑和迷茫。

3


2014年6月份,经历过两次“黄金十年”的房地产行业,因当时作为万科二把手的郁亮,在官媒上的一篇撰文引发了轩然大波。文章的内容写道:房地产行业已经度过了最黄金的岁月,但也绝不是就要撞上冰山的泰坦尼克号。只不过,人人弯腰就可以捡到黄金的时代结束了,房地产行业进入了“白银时代”。

就在这场机遇与危机并存的局面下,万科采取了保守的策略,降杠杆、放缓节奏、龟缩一线城市、寻求新的增长点。而孙宏斌却带领融创,用杠杆撬开了属于他的“砖石时代”。就这样,二者分道扬镳,事后有人这么评论道:万科,错过了一个时代。

中国历史的进程,焦虑正在毁掉一代人!

孙宏斌,某会议照片


五年已过,融创实现了业绩的全面爆发,销售规模更是从全国第12名提升至第4名。大获成功的孙宏斌,不忘在武汉的一次峰会上怼了万科一把:“说房地产进入白银时代太扯了。”他还说:“房地产的上半场还会持续5年、10年。这是我说的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上半场,我们一直是引领者。”

回头来看,与其说孙宏斌判断对了方向,倒不如说是赌对了国运。2014年下半年,央行放水,房地产政策全面放开,让无数人的命运为之改变。率先开涨的是市场化程度最高的深圳,热钱很快又蔓延到北京和上海。当一二线城市抬高到不能再高的水位后,限购限卖令颁发,被驱赶出来的资金,又疯狂涌入三四线城市。撕裂和焦虑成为了2016年的代名词。

中国历史的进程,焦虑正在毁掉一代人!

某地产销售首日,民众抢购的火爆场景


干了不到两年地产销售的张伟(化名),仍然清晰地记得那个下午,一个穿着黑大衣的中年男子从辆轿车上下来,径直进入售楼处的大厅,简单地沟通了20分钟后,便爽快地交了6套房子的定金。光是这一单,张伟就挣了将近一百万,相当于他几年的工资,这来之不易的第一桶金,也促使他踏上了炒房的末班车。

凭借着熟悉暗箱操作的套路,以及在销售一线的敏锐嗅觉,张伟手里很快攒了几套房产,由于房价疯狂上涨,其收益也在不断攀升,就在他为之兴奋的同时,却不知房价疯涨背后的危机在慢慢显现。

2017年是房地产调控力度和广度前所未有的一年。这一年,在“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思想定位下,各地方因城施策、差别调控等组合拳接连出击。到了2018年,调控已经深入到三四线城市,“坚决抑制房价上涨”的基调也已深入人心。而类似张伟这样的炒房者,彻底被锁死在了楼市中。

千百年来,中国人对土地的执着与迷恋,从未消减。如果说这个时代,房价造就了像恒大、融创、碧桂园这样的企业,但毫无疑问,它也毁掉了一代年轻人的梦想。

4


2018年,渐入尾声。站在今天,回望过去,中国式的发展更像是一种焦虑式的发展,这种焦虑体现在方方面面,小到碰瓷占座,大到抢煤抢房,当一种怪异的事情被习以为常,这个社会剩下的,便只有为了维系生活和尊严,剩下的最后一丝挣扎。

张艺谋在一次访谈中留下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语:“如果我只拍《活着》,可能活不下去。”在这个时代的浪潮下,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但若明白了生命不只于此,剩下的,便都是生活。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在这个时点,这句话,送给你们,

我想,恰如其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柳林   焦虑   柳林县   山西省   皮影戏   宅子   山西   缩影   原著   煤炭   煤矿   房价   进程   命运   黄金   时代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