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花式充电大赏,“AI智能充电”近在眼前,一个新风口快来了

这几年随着科技进步,我们坐车、吃饭、社交…基本上一部手机都能搞定。所以如今,手机电量已经代替现金,成为我们外出的“安全感”。

然而手机频频告急的电量,却让人心里七上八下,以前“安全感”能维持半个月,现在一天要充电多次才够“安全”。

如果手机续航能长一点,充一次电能多撑几小时,那大家都要感激地跪着唱征服。

互联网花式充电大赏,“AI智能充电”近在眼前,一个新风口快来了

为了防止人们出门突然“断电”出事,社会各界也想尽了办法给我们提供“充电”方便。

商场里有共享充电宝,各地火车站都有共享充电桩,如今成都、上海的共享座椅,甚至还贴心配备了可供充电的共享设施。

互联网花式充电大赏,“AI智能充电”近在眼前,一个新风口快来了

还有那些千奇百怪的动能充电宝、手机充电暖手宝、手机充电风扇等等,为了让电量不告急,科技专家们也是操碎了心。

互联网花式充电大赏,“AI智能充电”近在眼前,一个新风口快来了

但随着这些五花八门的充电设备而来的,除了充足的电量,还有更高的手机用电安全危机。

就拿共享充电座椅来说,随着最近天气升温,室外共享充电过程中,如果是老化的手机电池,在高温和电流作用下就会很容易发生异常。

互联网花式充电大赏,“AI智能充电”近在眼前,一个新风口快来了

还有电磁波充电器,点电能转换为电磁波就可以无线远程充电,但问题是转换过程中,可能出现电流短路情况,也会引起手机异常。

互联网花式充电大赏,“AI智能充电”近在眼前,一个新风口快来了

这并不是在危言耸听,前不久有新闻报道,江西宜春某出租屋突发火灾,楼道内大量浓烟,给租客带来了安全隐患。

后经消防人员检查发现,造成火灾的罪魁祸首就是移动电源。

互联网花式充电大赏,“AI智能充电”近在眼前,一个新风口快来了

引起电池爆炸的原因花样百出,但其实只要电池安全的问题不解决,不管是移动电源还是室外充电桩,没有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就永远存在安全隐患。而且各位想一下,以成都、上海夏天的温度,室外共享充电又如何能保证手机温控处于安全区间?本来黑科技充电是为了让我们出门更加行动自如,如今要是因为充电温控导致的意外安全事故,那就太不划算了。

除了这些日常充电的安全因素外,还有越来越快的闪充技术,为了解决消费者电量焦虑问题,各大手机厂商自2014年绿厂提出快充概念后跟进,不断在争相提高充电功率,今天你闪充50w,明天我闪充100w,没有最快,只有更快。

那么问题来了,在“更快”这一想法的推动下,用户安全能够保障吗?

互联网花式充电大赏,“AI智能充电”近在眼前,一个新风口快来了

绿厂是最早提出闪充概念的手机厂商,7年过去了,众多厂商在经过这么久的时间,闪充技术有哪些突破呢?对于安全上做了哪些改进呢?

不可否认的是,近几年为了解决电池安全问题,手机品牌厂商们也在不断钻研。

比如OPPO曾创新性地将低压电流直充方式用于VOOC闪充技术,通过适配器控制快充流程,避免低效电压电流转换,达到降低充电温升的效果。还有业内比较常用的"内串双电芯",也是改变电芯结构,通过内串的方式提高电池容量,且保持电池的安全性。

但随着科技发展,闪充技术不断成熟后,这些安全防护措施当属于闪充1.0时代的产物,电池充电急需一场"安全改革",从根源解决问题。

互联网花式充电大赏,“AI智能充电”近在眼前,一个新风口快来了

关于闪充,最早的时候,"闪充之父"张加亮说过:"我们所追求的不只是快,不是简单的加大功率,而是要做细节上的体验,比如做到业界温升最低、最安全、最易用,这些细节功能如果能做好,那么威力可能比大功率还强。"

诚然,在大功率和安全面前,安全才是重中之重。

互联网花式充电大赏,“AI智能充电”近在眼前,一个新风口快来了

在7月22日一年一度“闪充开放日”上,OPPO今年提出了可通过智慧技术,开始逐步从电池本身解决安全问题了。

其中首创的夹心式安全电池,便是用新型的复合材料结合“三明治”结构的集流体,在内能降低短路的概率,稳定的结构又能阻碍外力对电池的耗损。

看过发布会测试的博主,都表示用针扎、重物砸都能实现100%安全,这未免也太秀了。

互联网花式充电大赏,“AI智能充电”近在眼前,一个新风口快来了

俗话说“安全无小事”,OPPO对安全的追求也不仅是换个电池这么简单,它还运用了ASIC智能安全检测芯片,应用AI算法来进行场景识别,提前检测抓取电池是否受到损伤,给用户发出提醒。

如果损伤够大,手机还能直接切断电流输入,阻止安全隐患进一步扩大。有了这种智能保护,作为消费者,真的无时无刻不充满安全感。

个人认为,未来随着这种智能检测芯片普及后,电池短路、耗损等原因产生的爆炸事故将会大幅度减少,未来甚至达到消失也是不无可能。

互联网花式充电大赏,“AI智能充电”近在眼前,一个新风口快来了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手机用户都有一种矛盾的心理,就是又想要充电“安全感”,另一边还希望充电速度能更快,电池续航能力更强。可能吗?

还真有可能,这就要提到绿厂在“闪充开放日”上的大招:闪充智慧充电技术,这也是很多网友感兴趣关注的点。OPPO推出的智慧充电技术,在安全上,能通过多种手段实时检测并控制负极电势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智能动态调控充电电流保持最大化的同时,还兼顾了充电的安全性。

在这一技术加持下,不管是充电速率、电池容量还是用电安全,对比之前都有了质的飞跃。比如此前循环充放800次剩余80%容量的水准,现在可以提升到1500次,远超国际要求电池寿命三倍有余。

互联网花式充电大赏,“AI智能充电”近在眼前,一个新风口快来了

同时,这一技术下的“满血模式”,还能将充电速度进一步提升20%,4500mAh电池过去36min才能充满,如今半小时就可以搞定,化个妆的功夫,就能带着满电手机出门了。

而它的智能温控功能,则完全打消了大家对充电安全的顾虑,手机在边用边充电的状态下,都可以实现充电速度和温升达到最佳平衡。既能保证良好的握持感,又能达成尽量快的充电速度。

关键是,这种在智能算法的充电技术加持下,不伤害电池,也就是说,在保障安全、充电速度、温控的同时,还能够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互联网花式充电大赏,“AI智能充电”近在眼前,一个新风口快来了

绿厂此次“闪充开放日”发布的相关闪充技术对于电池安全以及闪充行业来说意义重大,未来可能进入闪充2.0的时代,绿厂不仅考虑了充电速率、电池安全等方面,甚至连最易被忽视的充电环境都考虑到位。

比如:此前大多数手机为安全考虑,不允许在零下5度以下进行充电,而OPPO通过极低温充电技术,在-20℃的极限低温下,都能通过充电,在几十秒钟内将电池温度提升至10℃以上,随后就可开启正常的充电速度。

互联网花式充电大赏,“AI智能充电”近在眼前,一个新风口快来了

看完这次“闪充开放日”,我可以大胆的说,不管是从安全还是充电速率来看,OPPO已经从1.0防护时代,升级成了2.0智慧安全时代,而这也给我们带来了更多可能性。

这也让我不禁开始猜想,随着AI技术的发展,未来OPPO会不会做到通过日常检测,智慧提醒手机哪个位置出现了安全隐患?

互联网花式充电大赏,“AI智能充电”近在眼前,一个新风口快来了

比如今天手机摔了一下,检测后智慧语音提醒您,手机某一个部件需要更换?

或者闪充技术也走“物联网”路线,闪充头在家中,手机就可以在家里床上、沙发上等所有地方都能充上电?

毕竟现在为了充电,大家已经想出了各种奇妙方法,比如这个无线反向充电,应急一把好手,还不影响我们工作玩乐。

互联网花式充电大赏,“AI智能充电”近在眼前,一个新风口快来了

还有这样的又能喝水,又能充电的水杯,喝热水没问题,给手机充电也很方便;

互联网花式充电大赏,“AI智能充电”近在眼前,一个新风口快来了

特别环保的太阳能充电宝也可以了解一下,超级精巧mini,像胶卷一样收在圆筒内,需要使用时,直接拉出来摊在地上,省时省力,贼方便。

互联网花式充电大赏,“AI智能充电”近在眼前,一个新风口快来了

反正人类为了让自己活得更方便舒服和安全,充电技术和产品迭代的一点不比手机慢。

那为了解决手机“充电烦恼”,说不定他们真的会在不断钻研科技,迭代更新技术后,做到“空气”充电呢?

互联网花式充电大赏,“AI智能充电”近在眼前,一个新风口快来了

这样咱就再也不用担心手机没电了,你们觉得这技术未来有可能实现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口快   智能   近在眼前   电磁波   电量   新风   速率   室外   电流   安全隐患   安全感   电池   速度   智慧   未来   时代   数码   手机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