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过去,八十年代那会的生活方式、浅谈电视机

日复一日的工作

和生活

让我们忘记了快乐

忘记了

那种 自由自在的欢笑

或许

在我们灵魂的最深处

总有一个 属于

某个 时代的回忆

即使在脑海短暂的涌现

曾经那些美好的青葱岁月

仿佛 就在昨天


忆过去,八十年代那会的生活方式、浅谈电视机


记得小的时候,家庭条件不是很好,老爸辗转了几个单位,最后决定在粮食局的一个,下属单位立足。

在多年以后才知道老爸是从龙门跳进了土坑,事实证明,一个小县城的粮站,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年代是最差的单位。

也许是为了爱情?也许是为了能更好的一家人在一起。在那个年代看来,粮站工作确实不错。

在全村的好多人家庭,都吃不上大白米饭那会,只有我们家顿顿都是大白米饭,除了大白米饭其余的没啥好显摆的了。

过年才能穿上新衣服,过年才能真正的吃几顿好点的。不知道是不是那会年幼的缘故,会觉得以前的日子,会比现在过得开心一些。

即是现在物质条件都比以前要好很多。有一点是比较肯定的,之前的不论小孩大人,感觉年味都是很浓烈的。


忆过去,八十年代那会的生活方式、浅谈电视机


记得……是八几年那会,村里开始,慢慢有了电视机。我们这村不大,只有五十多户加起来两百多人。

五十多户家庭只有四五个电视机,还黑白的。那会我们家除了有饭吃,别的还是一穷二白,只能去别人家里蹭着看(哪里像现在)。

【(这一段用四川话读)一台17英寸的黑白电视机,底下黑黑黢黢的几门多看电视的。

那个时候的港剧让我们迷恋得不得了,《再向虎山行》、《霍元甲》、《陈真》,全部多是是满满的回忆。熟悉的节目预告,熟悉的主题曲音乐一响起,时间一哈就回到那个年代去了。】

后来,慢慢很多家里都有了电视机,闹心的是家的位置不对,不在高处、信号又不好。

轮到需要换台了,必须得爬到房顶上去捣鼓捣鼓天线位置,有时候画质特别清晰,没声音或者有声音却没有图像。

现在仔细想想,那会为了看一个节目,在平房上面上串下跳不知道多少次,等到调明白了,电视剧都剧终了,不是一般的悲催啊!

令人唏嘘的青春小鸟一去就再不复返了!

忆过去,八十年代那会的生活方式、浅谈电视机

电视机的出现,让大家可以足不出户,便能了解远在千里之外的事情。在那个年代,我们电视机的外观屏幕尺寸,一直都是大家都比较关心的问题。由黑白变成彩色电视机,一步一个脚印。再后来到现在的液晶电视。

通常来讲电视机的大小是以屏幕的对角线长度来衡量,比如常见的17英寸、21英寸、29英寸等等,都是按这个标准。

按照1英寸等于2.5399998厘米标准计算(这样的情况就按2.5计算),可以得出下面数据:比较常见的47英寸为例!47英寸对角线的尺寸长119.83厘米,长宽比有两种16:9和4:3。

16:9的长边长104厘米,短边长58.50厘米;

4:3的长边长95.48厘米,短边长71.61厘米;

电视机不属于某一个人的发明,而是一群人努力的成果。历史上关于电视机发明者是谁,众说纷纭。

人们通常把1925年10月2日苏格兰人约翰·洛吉·贝尔德,在伦敦的一次实验中“扫描”出木偶的图像看作是电视诞生的标志,(1883年圣诞节

德国电气工程师尼普柯夫用他发明的“尼普科夫圆盘”使用机械扫描方法,作了首次发射图像的实验。每幅画面有24行线,且图像相当模糊。)

他被称做“电视之父”。但是,这种看法是有争议的。因为,也是在那一年,美国人斯福罗金,在西屋公司向他的老板展示了他的电视系统。 尽管时间相同,但约翰·洛吉·贝尔德与斯福罗金的电视系统是有着很大差别的。史上将约翰·洛吉·贝尔德的电视系统称做机械式电视,而斯福罗金的系统则被称为电子式电视。这种差别主要是因为传输和接收原理的不同。 电视的发展纷繁复杂。几乎是同一个时期有许多人在做同样的研究。 美国RCA1939年推出世界上第一台黑白电视机,到1953年设定全美彩电标准以及1954年推出RCA彩色电视机。


忆过去,八十年代那会的生活方式、浅谈电视机


随着电视机的更新换代,原来的电视机是越大越好,越重越显摆,如同之前的手机差不多。

反过来看看现在?电视机身越来越薄反而越值钱,机身越薄画质越清晰,想看什么都可以。

选择的节目多了,反倒不知道看什么好,有时候心里感觉空空的,就如同是缺少一点什么。

(反正不是缺心眼)

现在的物质条件好多了,现在的小孩子怎么就不觉得有多快乐?到底是怎么了?

偶尔,想起小时候和玩伴一起撒欢的日子,仿佛就在昨天一样。

过去即使有眼泪,都是因为快乐让怎个面部肌肉笑的过于扭曲!

我们村地势最高的一户人家,正好家里占用到了全村五分之一电视机的份额!别的几个不怎么管用,“那会不像现在有光纤网线,就算你电视机放地下室,对画质和声音没有半点影响”。

因为那户人家处在一个很利于接收电视信号的位置。也只有他家里才能收看到好看的电视连续剧。


忆过去,八十年代那会的生活方式、浅谈电视机


特别是夏天,大家老早就吃过晚饭,晚饭简单一点少吃一点都可以,别错过了电视节目就好。到点了,那个地方就热闹得不得了。

现在过年都难找到那样的气氛。趁电视剧没开始之前,三姑六婆聚在一起摆东家长西家短,小孩就一起撒着欢的玩耍。

电视连续剧主题曲一响起,大家立马各就各位找好地方,就像训练有素一样,简直不要太神奇。

唉!现在想想,那会的人们真的是快乐都写在了脸上!


忆过去,八十年代那会的生活方式、浅谈电视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电视机   贝尔   约翰   边长   粮站   对角线   全村   大白   生活方式   画质   米饭   图像   家里   年代   电视   系统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