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GHz的十核i9-10900K为何姗姗来迟,说说Intel牙膏厂的前世今生

如今的桌面级平台,无论是主流级别还是HEDT,Intel都被AMD占据了上风。5.3GHz的十核i9-10900K可谓让Intel粉丝热血沸腾,可是尽管它在网络上被炒得沸沸扬扬,但始终是犹抱琵琶半遮面,迟迟没有解禁。

5.3GHz的十核i9-10900K为何姗姗来迟,说说Intel牙膏厂的前世今生

5.3GHz的十核i9-10900K为何姗姗来迟,这个问题,要从Intel牙膏厂的前世今生说起。

5.3GHz的十核i9-10900K为何姗姗来迟,说说Intel牙膏厂的前世今生

IBM成就了Intel牙膏厂

靠存储器起家,开发第一个商用处理器4004

英特尔一开始并不是做CPU的,虽然早在1971年,英特尔就开发出它们的第一个商用处理器4004,但一直以来Intel的主营业务都是储存器。4004作为Intel第一款频率为740KHz四位宽微处理器,从现今的标准来看,不仅慢得要命,还完全没办法与当今的电脑操作系统和程序兼容。

5.3GHz的十核i9-10900K为何姗姗来迟,说说Intel牙膏厂的前世今生


X86架构的8086处理器诞生

​直到1978年,Intel才推出了著名的16位处理器8086,才给之后四十年CPU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个8086处理器的架构是现今X86架构的鼻祖。一开始的话,8086 还没有引起业内的轰动。

5.3GHz的十核i9-10900K为何姗姗来迟,说说Intel牙膏厂的前世今生


但到了1981年,业内大佬IBM为了尽快地搞出PC,但没有使用自制的处理器,而是直接采用Intel的8086。这么一来,英特尔随着IBM的成功而一举成名。

5.3GHz的十核i9-10900K为何姗姗来迟,说说Intel牙膏厂的前世今生


第二代PC处理器80286诞生,X86地位逐渐崛起

​在一年后又做出了和8086完全兼容的第二代PC处理器80286,它用在IBM PC上。到了1985年,康柏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IBM PC兼容机,此后兼容机厂商们像雨后竹笋一样涌现出来。但是为了和IBM PC保持兼容,它们的处理器都得使用X86的,于是英特尔就这样幸运地壮大起来了。

5.3GHz的十核i9-10900K为何姗姗来迟,说说Intel牙膏厂的前世今生


开始称霸PC市场

​同一年,英特尔研制出32位的微处理器80386。其实1985年发布的386 DX是英特尔的第一款32位X86处理器,主频高达33MHz,支持最高寻址4GB的系统内存。这个限制在随后的20年都没有突破。借着IBM的东风继续高速发展,可以说当年的英特尔靠80386,简直就是称霸了PC兼容机市场。

5.3GHz的十核i9-10900K为何姗姗来迟,说说Intel牙膏厂的前世今生


​90年代PC黄金时代,Intel面临挑战

​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到了90年代,可以说是PC黄金时代。但这既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英特尔开始面临一些挑战,一方面是和RISC的竞争,另一方面宿敌AMD快速崛起了。

5.3GHz的十核i9-10900K为何姗姗来迟,说说Intel牙膏厂的前世今生

与RISC的竞争

当时编程非常复杂,既没有现在所谓C语言和Python这样高级语言和实用的工具,只有基础的汇编语言;也没有也没有复制粘贴这种操作,重复的语句就要重复地编写,编程效率非常低下。

5.3GHz的十核i9-10900K为何姗姗来迟,说说Intel牙膏厂的前世今生


于是科学家就想到了把常用的指令和算法做成一套标准,要用的时候可以直接调用,这不就大大减少了程序员的工作量了。这套标准就成了我们现在熟知的“指令集”。英特尔的8086就是通过加入大量的指令集,大幅提高了运行效率。

5.3GHz的十核i9-10900K为何姗姗来迟,说说Intel牙膏厂的前世今生

但是有了指令集还不够的,当时许多专家提出了8020理论,计算机80%的工作是由仅仅20%的指令集完成的,剩下80%的指令集经常无所事事。因此他们带来了一种更为精简的指令集,就是RISC,包括IBM的Power处理器、摩托罗拉的处理器还有今天的ARM,他们其实都是基于RISC的。而英特尔的X86所使用的完整指令集就叫做CISC。RISC由于指令集减少,能耗比更高、体积更小,设计难度也更低,因此在业内占得上风。

5.3GHz的十核i9-10900K为何姗姗来迟,说说Intel牙膏厂的前世今生


Wintel联盟的诞生

​Intel为了对抗RISC咄咄逼人的挑战,做了一个至今都影响全世界的决定,就是建立Wintel联盟—Intel和微软在硬件和软件层面上强强联合,共谋天下。

5.3GHz的十核i9-10900K为何姗姗来迟,说说Intel牙膏厂的前世今生

英特尔和微软建立联盟之后,Windows系统只能在X86上运行。这个简直是英特尔的救命药啊,X86的CPU也随着Windows系统的成功而保住了市场地位。计算机没有软件的支持、优化,就像一个人没有一条腿,RISC的企业再怎么牛逼也斗不过Intel。

之后,X86内部不断地激烈竞争,Intel和AMD的军备竞赛,导致RISC的众多对手都被甩在了后面,最终被耗死在两千年的经济危机里了,Intel成功地解决多个竞争对手。

5.3GHz的十核i9-10900K为何姗姗来迟,说说Intel牙膏厂的前世今生

Intel一手培养出来“傀儡”对手AMD

起初,AMD是从仿制Intel一颗处理器而诞生的,​AMD这个对手说白了也是由英特尔一手培养出来的。当年IBM在采购8086的同时,为了防止英特尔垄断,要求英特尔授权第二家厂商,能够造出8086,这就有了AMD。AMD一路跟着模仿英特尔,也算是混得不错。和Intel瓜分X86天下,日子可谓过得滋润。

5.3GHz的十核i9-10900K为何姗姗来迟,说说Intel牙膏厂的前世今生


奔腾诞生,Intel黄金时代开始

但到了90年代,Intel对于AMD的山寨X86越来越不爽,为了和竞争对手的X86做个区分。Intel就想办法给自家的处理器打造品牌形象,于是“奔腾”就这样诞生了。

奔腾系列还向X86增加了多灭提拓展指令集,之后又出现可超频的奔腾处理器,赛扬300A处理器因为易于超频且超频性能出色而闻名。根据Anandtech 1998年的文章来看,它的表现甚至于更昂贵的450MHz奔腾二代在同一档次。

5.3GHz的十核i9-10900K为何姗姗来迟,说说Intel牙膏厂的前世今生


奔腾三代带来了SpeedStep技术,让处理器在闲置时能以更低主频和能耗运行。同时的话也是英特尔首次在芯片内集成了旨在快速访问常用数据的二级缓存。也是英特尔首款(虽然是否是业界存在争议)第一打破了1GHz主频的处理器。

5.3GHz的十核i9-10900K为何姗姗来迟,说说Intel牙膏厂的前世今生


由于性能强劲,再加上英特尔疯了一样地给奔腾打广告,这就导致当时就连完全不懂电脑的普通人都知道奔腾处理器,由于营销非常成功,英特尔的名声也是口耳相传。再加上PC在90年代开始大规模地普及,靠奔腾赚发了的英特尔,甚至在1999年突破了5000亿美元的市值。

5.3GHz的十核i9-10900K为何姗姗来迟,说说Intel牙膏厂的前世今生


21世纪初,Intel开始被AMD捶打

AMD速龙64,令Intel闻风丧胆的处理器

进入新世纪后英特尔的日子就没有那么好过了,Intel万万没想到,自己一手培养出来竞争对手会给自己带来几乎灭亡的威胁。

先有互联网泡沫破灭,再有被AMD抢先突破1GHz主频,之后奔腾4的高频低能和奔腾D的胶水双核,更是把英特尔拖入了舆论的深渊,时任CEO的贝瑞特甚至在一场峰会上当众下跪道歉。

5.3GHz的十核i9-10900K为何姗姗来迟,说说Intel牙膏厂的前世今生


AMD处理器出现天价,Intel颜面尽失,无地自容

到了2005年,AMD的速龙64已经把英特尔全家吊起来打了。由于Intel的萎靡,而AMD的旗舰FX57和后来的FX62甚至卖到了1万元人民币天价,Intel这个处理器“老大”可谓颜面尽失,无地自容。

5.3GHz的十核i9-10900K为何姗姗来迟,说说Intel牙膏厂的前世今生

酷睿诞生,Intel“卷土重来”,开启挤牙膏旅程

​酷睿来了,Intel满血复活,“卷土重来”

正所谓“胜败乃兵家常事,卷土重来未可知”!重重危机之下 英特尔痛定思痛,在2006年带来了全新酷睿2处理器,运行效率大幅提升。强到什么程度呢?当时的酷睿2 E6300,只有1.86GHz主频 65W的TDP却能打败功耗上百瓦、频率高达2.8GHz的奔腾D。这一战直接让英特尔满血复活、至此英特尔总算是要回了PC领域的王座。

5.3GHz的十核i9-10900K为何姗姗来迟,说说Intel牙膏厂的前世今生


酷睿继续强化,AMD无力回天,Intel开始挤牙膏

酷睿架构的成功,使得Intel充满激情。随后,不断在酷睿中加入虚拟化技术、快速通道互联技术(QPI)和速度稍慢的直接媒体接口(DMI)、睿频加速技术、北桥集成到CPU从而优化内存频率技术等等,使得酷睿也像奔腾辉煌时代那样深入民心。

5.3GHz的十核i9-10900K为何姗姗来迟,说说Intel牙膏厂的前世今生

反观AMD,虽然也在发力,之后开发了所谓什么打桩机、推土机架构,但是相对于酷睿,是一款高频低能、高功耗的失败产品,因此被冠以“农企”的称号。AMD这边可真是有心竞争,却无力回天。不知道是Intel良心发现,还是担心AMD破产死去。Intel发扬了“得容人处且留人,凡事都给人一条活路”的“优良作风”,开启了将近十年的四核八线程挤牙膏旅程。

5.3GHz的十核i9-10900K为何姗姗来迟,说说Intel牙膏厂的前世今生

锐龙架构来了,AMD重新崛起,Intel又被捶打

​锐龙架构来了,八核成为主流

2017年,第一代锐龙诞生,苏妈把主流八核心带给了我们。这时候,i7 7700k成为史上最后一款四核八线程旗舰,Intel长达十年四核八线程挤牙膏旅程宣告结束。

5.3GHz的十核i9-10900K为何姗姗来迟,说说Intel牙膏厂的前世今生

Intel开始慌张,急忙推出自家主流八核

在一代和二代锐龙的强强威逼之后,Intel无奈推出自家的第一款主流八核十六线程处理器i9 9900K,总算把两代锐龙给压下去了。

5.3GHz的十核i9-10900K为何姗姗来迟,说说Intel牙膏厂的前世今生

三代锐龙,似乎让Intel回到奔腾胶水时代

三代锐龙的来势汹汹,主流16核32线程。这把主流八核心i9 9900KS性能完全压下去,除了基本的游戏性能。这个辉煌瞬间大家现在都在经历,不用我多说了的。

5.3GHz的十核i9-10900K为何姗姗来迟,说说Intel牙膏厂的前世今生

5.3GHz的十核i9-10900K为何姗姗来迟

​5.3GHz的十核i9-10900K为何姗姗来迟,回顾历史我们知道,Intel目前在短时间内还没能拿出新架构的桌面级处理器。i9-10900K的架构依然和i7 6700K架构一样,并且都是14nm工艺。都是基于Skylake内核,只不过做了一些优化,但是沿用多年了,这个架构已经非常老旧了。

5.3GHz的十核i9-10900K为何姗姗来迟,说说Intel牙膏厂的前世今生

Intel知道,就算i9-10900K拿出来,超频到爆,14纳米9-10900K的综合性能依然打不过16核心的锐龙3950X,再加上全球疫情影响PC产业链和PC业务的惨淡,所以这个我们期待已久的CPU已经没有什么值得期待的了。

5.3GHz的十核i9-10900K为何姗姗来迟,说说Intel牙膏厂的前世今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9

标签:姗姗来迟   上风   超频   英特尔   挤牙膏   黄金时代   卷土重来   主频   牙膏   线程   架构   处理器   前世   今生   主流   性能   时代   数码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