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限速120KM/H这么多年了,还不提速吗?

高速限速120KM/H这么多年了,还不提速吗?

其实我国不少高速已经具备了提速的硬件基础,未来高速提速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为什么要限速120

高速公路的限速是参考了多方面因素综合来定的,这大家都能理解,那什么叫“多方面因素”嘛?

其中之一就是驾驶人的生理特性。

长安大学林贵宝所著论文,《基于驾驶人视觉特性的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研究》,里面有讲到过。

高速限速120KM/H这么多年了,还不提速吗?

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有80%的交通信息是驾驶人靠视觉获得的,视觉嘛,开车主要靠眼睛。

驾驶人的视觉又分成什么?静视力和动视力。静视力是在静止状态下,测试出来的视力,上下左右,对不对?

动视力就是在人和视标相对运动的时候,检查出来的视力。

驾驶人在行驶过程中的视力都是动视力,动视力又会随着车速的增加而下降。

根据论文里面的数据来看:静视力总是比动视力要高出10%到20%的,某些特殊情况甚至可以高出30%到40%的。

好比说:一个人平时拿手机打字,1分钟是可以打个几十个字;如果一边跑步一边打字,你可以1分钟打几个字?十几个不错了,有时候还会打错,对不对?

高速限速120KM/H这么多年了,还不提速吗?

对于32岁以上的驾驶人,速度超过每小时120km的时候,动视力会降到0.6以下,是存在事故隐患的。

所以说:高速公路的限速大多是设置在每小时120km以内的。

此外,目前中国高速公路的硬件条件,也是限速设置在每小时120km的原因之一。

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里面的记录,道路的限速和道路的级别有关。

高速限速120KM/H这么多年了,还不提速吗?

而道路的级别就是根据车道载荷、路基强度、车道数量及宽度、车流量等等硬性条件来决定的。

按照国内最高等级的标准来建公路,限速就是120km/h,再高就有可能出问题的。

就好比:一个体重秤设计制造的时候,上限就是200kg,超过了200kg,你一踩,要么没用,要么秤踩坏掉了,对吧?

有没有可能提速

不过高速公路的设计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高速的提速有利于提高通行效率,开得更快了,对不对?是可以提升社会效益的。

河北工业大学韩冰有篇论文,分享给你,《高速公路提速域值研究》。

高速限速120KM/H这么多年了,还不提速吗?

上面说:虽然目前《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1-2014的道路标准,把高速公路的限速设成了每小时120km,但实际上已经留有了不少余量。

从高速公路的弯道半径、坡度、坡长、平曲线等规定来看,其实我国不少高速公路已经具备了提速的硬件条件了。

所以,未来高速公路提升限速是完全有可能的,发布个行政指令就是可以的,有些是做得到的。

而不是说,要快了,得再造一条,未必。

高速限速120KM/H这么多年了,还不提速吗?

能提到多少?什么时候提

至于具体能提多少,还是刚才的《高速公路提速域值研究》里面说。

它对实际的样本进行了一个深入计算,结果是这样的。

以京港澳高速京石改扩建段采集到的数据来看,京港澳高速完全可以提速到每小时130km。

如果我国高速未来真的提速了,每小时130km了,有可能是一个相对还比较现实的数字。

高速限速120KM/H这么多年了,还不提速吗?

不是120变成220,对不对?120变成130。

不过就算未来高速真的是要提速,也不太可能是近几年的事情。

马海韵发表在《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上面的论文,《政策生命周期:决策中的前瞻性考量及其意义》。

上面介绍:一项政策是从原初政策问题进入议程开始,要经过当局的规划、决策之后才能够执行。

高速限速120KM/H这么多年了,还不提速吗?

也就是说:政府的决策不是拍个脑门、想做就能做的,一些政策在制定之前要经过论证的。

你说,饭店开发个新菜,不是说厨师拍了个脑门说明天卖了就卖了,对不对?

能不能上菜单?价格定多少?这个菜平时买不买得到?做出来好不好吃?换个人来烧烧看,味道能不能一样?一样好还是不一样好?

作为特色菜,要拍照片还是拍视频?一大堆事情的,最终通过之后才能上个菜单,对不对?

政策制定要相当地慎重,所以说,在规划的时候,也会什么?充分地考虑未来的发展变化。

蒋璜发表在《北京工业大学学报》上面的论文,分享给你,《漫谈我国现代化公路建设问题》。

高速限速120KM/H这么多年了,还不提速吗?

上面有个介绍:不同国家对公路远景交通量的预测一般是20年。

这样一来,2014年签发,15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还远远没有过时了。

硬件条件已具备,但提速还需要时间

所以总得来讲,现在在建的高速,其实有不少已经具备了提速的硬件条件了。

高速限速120KM/H这么多年了,还不提速吗?

但想要提到130,可能没有那么快。

高速为什么不装路灯

说到高速的老传统了,除了永远限速120之外,还有一个就是:怎么有的地方装路灯,有的地方不装路灯的?

是看造路的人穷不穷呢?还是说有什么技术标准或者是安全的问题?

然后你看,高速现在是不都是黑黑的路面,对不对?

怎么开开开,开到收费站那一截就是灰灰白白的,就变成水泥了?是想省点钱呢?还是怎么样?

还有一趟高速跑下来,会不会觉得车子变通透了、舒服了、顺畅了、动力变好了?什么原因呢?

想知道这些很简单,关注「备胎说车」,回复关键词「高速」就可以了。

每天会给你一段汽车实用小干货,文字、音频、视频都有,挑自己喜欢的版本就可以了,「备胎说车」等你来玩哦。

参考文献

[1] 林贵宝.基于驾驶人视觉特性的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研究[D].长安大学,2016.

[2] 马海韵.政策生命周期:决策中的前瞻性考量及其意义[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

[3] 蒋璜.漫谈我国现代化公路建设问题[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1981.

[4] 韩冰.高速公路提速域值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6.

[5] JTG B01-2014,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S].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驾驶人   备胎   技术标准   视力   公路工程   高速公路   特性   道路   视觉   条件   未来   我国   政策   硬件   数码   论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