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花女: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不曾见过太阳

前段时间少东家在分享《基督山伯爵》时,挖了一个坑,说后期会分享小仲马的著作。

参考以下文章:基督山伯爵—人类的全部智慧就包含在这五个字里面:等待和希望


今天少东家把这个坑填上!

要分享的这部著作就是——《茶花女》,故事讲述了一个青年人与巴黎上流社会一位交际花曲折凄婉的爱情故事,让人扼腕叹息、无比同情!


先说说小仲马吧!

茶花女: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不曾见过太阳


小仲马的命运挺悲催的,是法国著名作家大仲马的私生子。小仲马出生于法国巴黎,他的母亲卡特琳娜·拉贝是一个贫穷卑微的女裁缝,他的父亲大仲马当时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文书抄写员。随着社会地位的提高和经济条件的改善,大仲马越来越瞧不起卡特琳娜·拉贝,他混迹于巴黎的上流社会,整日与贵妇人、女演员厮混在一起,把小仲马母子俩忘得一干二净。可怜的卡特琳娜·拉贝只好一个人起早贪黑辛苦劳动,勉强维持母子两人的生计。


小仲马七岁的时候,父亲大仲马通过打官司从卡特琳娜·拉贝手中夺取了对儿子的监护权,而勤劳善良的卡特琳娜·拉贝则就此失去了自己一手养大的儿子,重新成为一个孤苦伶仃的人。

私生子的身份使小仲马在童年和少年时代受尽世人的讥诮和羞辱,这对小仲马形成了强烈的刺激和可怕的打击,这种刺激和打击,直到小仲马的晚年还一直深刻地保留在他的记忆里。

小仲马从小就体验到了人世间的残酷和不公,也使得小仲马热切地期望着自己也能像父亲一样,扬名于文坛。

茶花女: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不曾见过太阳




小仲马的作品数量远远不及大仲马,但他的思想境界远比其父高尚,而且他扛起了问题剧的大旗,独树一帜,最终写出《茶花女》,并搬上舞台,赚取了法国及全世界无数读者和观众同情的眼泪,成了另一种类型的不朽之作。


茶花女: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不曾见过太阳



《茶花女》是小仲马赖以成名之作,却也是他本人终其一生未曾超越之作。虽然小仲马后来又发表了很多问题剧,但时至今日,爱好者都已寥寥无几。小仲马凭借《茶花女》这一部作品,取得了如大仲马一样的名声,获得了足以比肩其父的历史地位。从这一点看,小仲马的文学成就并不比大仲马逊色。

人们所津津乐道的“大小仲马”构成了法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罕见的“父子双壁”奇观。


《茶花女》是根据小仲马亲身经历所写的一部经典之作。


茶花女: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不曾见过太阳




1844年9月,小仲马与巴黎名妓玛丽·杜普莱西一见钟情。


茶花女: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不曾见过太阳




玛丽出身贫苦,流落巴黎,被逼为娼。她珍重与小仲马的真挚爱情,但为了维持生计,仍得同阔佬们保持关系。

小仲马一气之下就写了绝交信,然后出国旅行。1847年小仲马回到法国,得知只有23岁的玛丽已经不在人世,她病重时昔日的追求者都弃她而去,死后送葬的只有两个人。她的遗物拍卖后还清了债务,余款给了她一个穷苦的外甥女。现实生活的悲剧深深地震动了小仲马,他满怀悔恨与思念,将自己囚禁于郊外,闭门谢客,一年后,当小仲马24岁时,写出了凝聚着永恒爱情的《茶花女》。


茶花女: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不曾见过太阳



在法国文学史上,这是第一部把交际花作为女主角的作品,小仲马很好地继承了大仲马讲故事的能力,将一个看上去有些俗套的爱情故事写的凄婉动人。整本书装满了一个美丽女人悲苦的命运和一个不成熟的男人悔恨的泪水,其中的很多桥段被后世的爱情小说无数次地借鉴、照搬,以至于现在看来都已经俗滥了。


茶花女: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不曾见过太阳



玛格丽特,小说的女主人公,男主阿尔芒的恋人。她美丽聪明,善良无私,文雅端庄。


茶花女: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不曾见过太阳



在外人的眼中,她过着奢侈糜烂的生活,是不同有钱人的情妇,出入各种高级场所,甚至为了维持奢侈的生活欠下了巨额债务,这样的她被人所不齿。


茶花女: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不曾见过太阳



但实际上玛格丽特虽然沦落风尘,她的内心深处依旧保持着一颗纯洁高尚的心灵和独立的人格,向往真正的生活。

茶花女: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不曾见过太阳




她充满热情和希望地去追求真正的爱情,会为了爱情放弃过往奢靡的生活;而当爱情破灭之后,她会默默珍藏起那份爱,甘愿自我牺牲去成全他人。

不论命运带来的是什么,始终保持着内心的纯洁与个性的独立,敢爱敢恨。

茶花女: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不曾见过太阳



这样的玛格丽特,浑身上下闪烁着圣洁的光辉;这样的女性,简直就是令世界闪闪发光的尤物。她就像是世间千千万万女性的缩影,以至于人们一提起“茶花女”这三个字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一位美丽、可爱而又值得同情的女性。


玛格丽特原本是个贫苦的乡下姑娘,来到巴黎后,开始了卖笑生涯。由于生得花容月貌,巴黎的贵族公子争相追逐,成了红极一时的“社交明星”。她随身的装扮总是少不了一束茶花,人称“茶花女”。一次偶然结识了富家子弟阿尔芒,他疯狂地爱上了茶花女。

茶花女: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不曾见过太阳




“有时候一分钟里发生的巧事比整整一年的苦苦追求还管用。”

她送给阿尔芒一朵茶花,以心相许。阿尔芒真挚的爱情激发了玛格丽特对生活的热望。

茶花女: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不曾见过太阳



她深爱阿尔芒,在和阿尔芒离开巴黎后,公爵断绝了玛格丽特的经济来源。她坚持和阿尔芒在一起,于是偷偷典当了自己的金银首饰和车马来支付生活费用。


阿尔芒的父亲,以为这种结合有辱家族名声,影响阿尔芒的前程,亲自出面迫使玛格丽特离开阿尔芒。

茶花女: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不曾见过太阳




为了阿尔芒和他的家庭,她做出牺牲,悲痛地与阿尔芒绝交。不明真相的阿尔芒以为她有意抛弃他,多次寻找机会报复侮辱她,玛格丽特以沉默容忍的态度对待阿尔芒的凌辱,身受疾病和悲痛的双重折磨,最终含恨而终。


茶花女: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不曾见过太阳




玛格丽特曾说:“假如你爱我,你就要允许我以我的方式去爱你。”阿尔芒也曾说:“实实在在的爱情总能使人变得更加美好,无论激发这种爱情的女人是怎样的一个人。”

可是,在现实面前,玛格丽特为了爱情选择离开,阿尔芒为了爱情选择报复。两个年轻人的爱情到了生命的结束才得以升华。可惜,已成悲剧。


再美好的感情也抵不过社会和世俗的摧残。

爱情没有对错,只有理解和宽恕。


小说最后,玛格丽特以字字血泪般的书信表达着自己圣洁的爱情,阿尔芒怀着无限的悔恨与惆怅,专门为玛格丽特迁坟安葬,并在她的坟前摆满了白色的茶花。


《茶花女》首版于1848年,虽然距今170多年了,但仍然有很多读者在读它的时候,会不可抑制地为男女主人公感到悲痛和惋惜,除了小仲马那出色的文字技法之外,更重要的,恐怕还是小仲马发自内心的一腔真情。


文字因人而生,人却因文字而不朽。


后人想到小仲马,就会想到《茶花女》,想到玛格丽特。究竟是她因他而永生,还是他因她而不朽?人们只知道,《茶花女》似乎耗尽了小仲马的才华,也耗尽了他的情感,从此之后,他再也写不出这一高度的作品。


很多年后,人们还会读《茶花女》,还会爱上玛格丽特,想象她如在云端的绝世姿容,想象她的美丽善良。


茶花女: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不曾见过太阳


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不曾见过太阳!


本文首发于【智慧沙漏少东家】,更多精彩,欢迎关注!

《茶花女》 电子书 在今日头条私信 “ 茶花女”即可获取!

作者:少东家,一个有趣的灵魂

星光不问赶路人 时光不负有心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茶花女   大仲马   卡特   玛丽   小仲马   交际花   巴黎   法国   茶花   东家   悔恨   悲痛   父亲   黑暗   太阳   作品   爱情   数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